导读当我们纠结武磊该不该留洋,隔壁日韩9名前锋的答案却相当一致!最佳答案北京时间1月27日,多家国内外媒体曝出了西甲西班牙人队有意签下武磊的消息。经过一整天的发酵,武磊的这...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李升佑西甲,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当我们纠结武磊该不该留洋,隔壁日韩9名前锋的答案却相当一致!

当我们纠结武磊该不该留洋,隔壁日韩9名前锋的答案却相当一致!

最佳答案北京时间1月27日,多家国内外媒体曝出了西甲西班牙人队有意签下武磊的消息。经过一整天的发酵,武磊的这桩转会传闻似乎已经板上钉钉。

不过,对于武磊该不该留洋,国内球迷们之间却还存在着许多争议。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我们邻国日、韩的前锋们,在这个问题上都用自己的脚给出了怎样的答案。

韩国队在本次亚洲杯中,累计有5名前锋有过登场纪录。其中,打进了两粒进球的黄义助,是韩国的这些前锋中进球最多的。

中国球迷对黄义助应该不陌生,中韩大战中我们丢的那粒点球,就是被他进的。目前,黄义助效力于日本J联赛的大阪钢巴队,据多家韩国媒体的报道,黄义助前往欧洲踢球的意愿非常强烈,不过媒体们同时也均指出26岁年龄,将成为黄义助留洋梦最大的障碍(武磊27岁留洋,或许可以作为黄义助的激励吧)。

刚刚过完自己23岁生日的黄喜灿,在这届亚洲杯上4次首发登场,贡献了1球1助的成绩。

黄喜灿的经历与我国的张玉宁有些相似,他在很年轻时就自行前往欧洲踢球了。出道于奥地利第二级别联赛球队列夫林的他,在2015年被奥超豪门萨尔茨堡红牛队看中,本赛季他则是被租借到了刚降入德乙的汉堡队。

现年27岁的池东沅,在本届亚洲杯中扮演着替补的角色,4次出场均是替补且场均只有19分钟。

不过,池东沅可算是老资格的留洋球员了,早在2011年他便以240万欧元加盟了英超的桑德兰队,之后他曾辗转过多支德甲球队,并一度在德甲豪门多特蒙德呆过一个赛季,但在多特蒙德他并没有获得哪怕一次出场机会。本赛季池东沅效力于奥格斯堡队,是球队板凳上的常客。

现年21岁的小将李升佑,在本届亚洲杯上仅获得过两次替补登场的机会。

网络上曾流传着自2002年以后,便再也没有意大利球队会要韩国球员了。不知真相究竟如何,但李升佑却真真实实的效力于意乙的维罗纳队。别看他在韩国队只是替补,但他可是"出身名门",李升佑出道于巴塞罗那著名地拉玛西亚青训营。

韩国足坛最重量级的前锋,还得当属效力于英超热刺队的孙兴慜,虽然他在本届亚洲杯上仅贡献了一个助攻,但他还是在场上体现了相当有效地牵制作用。

从俱乐部的表现上来看,孙兴慜是如今亚洲足坛唯一能在五大联赛豪门球队打上主力的现役球员,亚洲一哥的称号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孙兴慜在很小的时候便自行留欧踢球,其职业生涯开始于德甲的汉堡队,之后在勒沃库森打了两个赛季,于2015年以2500万欧元的身价加盟了他现在的东家热刺队。

截至亚洲杯四分之一决赛,日本队目前共派出过4位前锋。其中,打进两球的大迫勇也是这些前锋中进球最多的,不过他在首战比赛中就遭遇了伤病,直到八强对阵越南才替补复出。

现年28岁的大迫勇也,于2014年的冬窗以50万欧元的低价加盟了德乙弱旅慕尼黑1860,半个赛季后他被科隆队看中带到了德甲赛场,本赛季他则是效力于云达不莱梅队。

现年24岁的南野拓実,是日本队本届亚洲杯的主力前锋,目前其已有4次首发登场,贡献了1个助攻。

南野拓実出道于大阪樱花,2015年冬窗当时年仅20岁的他以80万欧元的身价,加盟了奥地利豪门萨尔茨堡红牛,并效力至今。

在大迫勇也受伤后,武藤嘉纪逐渐接过了前者的位置,扛起了日本队的进攻大旗。

现年26岁的武藤嘉纪,于2015年夏窗加盟了德甲的美因茨队,接着在去年夏天又以600万欧元的身价加盟了英超的纽卡斯尔联队。武藤本赛季在纽卡扮演着轮换球员的角色,不过在对阵曼联队时的进球,也曾让他惊艳全场。

现年22岁的北川航也,是日本队本届亚洲杯阵容中的轮换球员,5次登场其中仅有2次是首发。

北川航也目前效力于J联赛的清水心跳队,上赛季为球队贡献了13球8助的出色成绩。在出征阿联酋之前,清水心跳与北川航也完成了续约工作。

从上文我们可以发现,日韩两国的这9位国脚前锋们,仅有1位在本国联赛效力,多达7名球员则是选择了前往欧洲。留洋还是留守,他们用脚给出的答案显而易见。

当然了,在思考球员留洋问题时,也不能忽视中日韩足坛不同的足球环境。 那么,对于武磊应否留洋,大家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越南皇帝世系表

最佳答案越南世系表

丁朝[大瞿越](公元968-980年)

丁部领结束了十二使君之乱,建立第一个独立王朝丁朝。国号大瞿越,被北宋封为交趾郡王。

世系: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事迹

丁先皇(大胜明皇帝)丁部领 968-979年 父子同时为杜释杀,尊为先皇。

南越王 丁琏 968-979年 为丁部领长子,同时被杀,并未登基。

丁废帝 丁璇 979-980年

前黎朝(公元980-1009年)

黎桓为丁朝十道将军,趁丁废帝年幼试图篡位。宋太宗派军来救,黎桓趁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并败宋军。黎朝分全国为十道,并立佛教为国教。

世系: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天福帝 黎桓 980-1005年 天福、应天 黎桓死后诸子争立。

中帝帝 黎龙越 1005-1008年 应天、景瑞

帝龙铤 黎至忠 1008-1009年

李朝(公元1010-1225年)

李朝定都升龙(今河内),并分全国为二十四路,第一次引入科举制度。李朝亦为佛教国家,国王多出家为僧。李朝建国后,仿效中国唐朝和宋朝而采取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模式。在太祖、太宗、圣宗、仁宗四代君主在位的117年里,越南进入了政治集中、国家统一、国势强盛的时期。李朝前期多次与宋朝、真腊、占城发生战争,占领了大片领土。公元1127年仁宗去世后,越南国势开始衰弱,国内封建诸侯相互交战,争夺权力。李朝末年,发生了范猷之乱和陈嗣庆、陈承兄弟专权的场面。最后权臣陈守度趁李昭皇年幼,篡夺政权而建立了陈朝。

世系: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李太祖(神武帝) 李公蕴 1010-1028年 顺天 李公蕴原本是前黎朝权臣、亲卫殿前指挥使。公元1010年,李公蕴趁前黎朝发生内乱而自立为帝,改元顺天,定都升龙(河内)。

李太宗 李佛玛(李德政) 1028-1054年 天成、通瑞、乾符有道、明道、天感圣武、崇兴 败诸弟叛乱而释之,试图支持侬志高反宋,最终不成功。

李圣宗 李日尊 1054-1072年 龙瑞太平、彰圣嘉庆、;龙彰天嗣、天祝宝象、神武 改国号大越

李仁宗 李乾德 1072-1127年 太(泰)宁、英武昭圣、广佑、会丰(符)、龙符、会祥大庆、天符睿武、天符庆寿 派李常杰十万大军陷宋三州,终为郭逵所败。

李神宗 李阳焕 1127-1138年 天(大)顺、天(大)彰宝嗣 仁宗侄,国势始衰。

李英宗 李天祚 1138-1176年 绍明、大定、政(正)隆宝应、天感至宝 宋始封为安南国王。

李高宗 李龙翰 1176-1211年 宝符、天资嘉瑞、天嘉宝佑、治平龙应 陈守度开始专权。

李惠宗 李旵 1211-1224年 建嘉

李昭皇 李天馨 1224-1225年 天彰有道 惠宗女,唯一女王。

陈朝(公元1225-1400年)

1225年,掌握李朝大权的辅国大尉陈承与殿前指挥使陈守度,强迫年幼的女皇李昭圣让位于陈承之子陈炬,并强迫李姓一概改为阮姓。陈朝分全国为十二路,抵抗了蒙古人的三次进攻。

世系: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陈太祖(初谥徽宗,太宗追崇) 陈守度 1225-1264年 终身为太师,未登基。

陈太宗 元孝皇帝 陈日煚 1225-1273年 建中、天应政平、元丰 守度侄,以李昭皇为后,蒙古第一次入侵。

陈圣宗 宣孝皇帝 陈日烜 1273-1279年 绍隆 以李昭皇为后,为乱伦之举。

陈仁宗 睿孝皇帝 陈日燇 1279-1293年 元朝第二三次入侵,仁宗臣服于元朝,为安南国王。

陈英宗 仁孝皇帝 陈烇 1293-1314年 擒占城国王制至。

陈明宗 文哲皇帝 陈日爌 1314-1329年 开泰 被迫禅位。

陈宪宗 陈旺 1329-1341年 开佑 国势始衰。

陈裕宗 陈日煃 1341-1369年 绍丰、大治

昏德公 陈日熞(杨日礼)1369-1370年 大定 被废被杀。

陈艺宗 英哲皇帝 陈顷 1370-1373年 绍庆 胡氏开始专权。

陈睿宗 钦皇 陈日煓 1373-1377年 隆庆 征占城阵亡。

陈废帝 陈晛 1377-1388年 昌符

陈顺宗 元皇 陈日焜 1388-1398年 光泰

陈少帝 陈(上安下炎)1398-1400年 建新

胡朝(1400-1407年)

陈朝八朝老臣,官至辅国太师,废陈少帝自立,自称虞舜之后,姑国号大虞。袭杀明朝送来继位的陈天平,为明朝所败,以安南为郡县。第一次统一度量衡。

世系: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帝胡季嫠 1400-1401年 圣元

帝胡汉苍 1401-1407年 绍圣 开大

后陈朝(1407-1413年)

世系: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简定帝 陈頠 1407年—1409年

重光帝 陈季扩 1409年—1413年

新陈朝(1427-1428年)

世系:

姓名 在位时间

陈皓 1427年-1428年

北属明朝时期(1407-1428年)

1406年成祖派八十万大军南下,灭安南,分其国为十五府。后宣宗退出安南。

后黎朝(1428-1789年)

黎利于1418年起兵反明,终至1428年迫使明朝退出安南,建国号大越。黎朝时期分占城为三小国,彻底击垮了古占城国。分全国于五道,后改十二道。然而1527年后莫氏占据北方建国,黎朝偏安南方,权力尽归郑氏。为越南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后郑氏于1592年虽胁持黎皇短暂统一,但也陷入了和南方阮氏的争斗。1789年黎朝为西山阮朝所灭。

世系:

后黎朝前期(1428-1527)

庙号 溢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黎太祖 高帝 黎利 1428-1434年 顺天 倡儒学,贬佛教。

黎太宗 文帝 黎元龙 1434-1443年 绍平、大宝 阅兵途中而卒。

黎仁宗 宣帝 黎邦基 1443-1459年 大和、延宁 为兄所弑。

前废帝(谅山王)黎宜民 1459-1460年 天兴 弑仁宗,为臣下所杀。

黎圣宗 淳帝 黎思诚 1460-1498年 光顺、洪德 俘占城王,分其国为占成,华英,南蟠三小国。

黎宪宗 睿帝 黎晖 1498-1504年 景统

黎肃宗 钦帝 黎敬甫1504-1505年 泰贞 在位六月。

黎威穆帝 黎谊 1505-1509年 端庆 莫氏开始专权,为襄翼帝所弑。

黎襄翼帝 黎潆 1509-1516年 洪顺 被明使称为“猪王”。

中废帝 黎光治 1516年

黎德宗 建帝(昭宗追崇) 黎镔

黎明宗 哲帝(昭宗追崇) 黎漴

黎昭宗 神帝 黎懿 1516-1527年 光绍

黎恭帝 黎椿 1527年 统元 为莫登庸所杀,多有重臣骂莫氏而死。

黎朝复辟时期(1533-1789年)

庙号 溢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黎庄宗 裕帝 黎宁 1533-1549年 元和 郑氏始祖郑检立其于哀牢,后回国。

黎中宗 武帝 黎喧 1549-1557年 顺平

黎英宗 峻帝 黎维邦 1557-1578年 天佑、正治、洪福 为郑检所杀。

黎世宗 毅帝 黎维潭 1578-1600年 嘉泰、光兴 郑氏灭莫朝。

黎敬宗 惠帝 黎维新 1600-1609年 慎德、弘定

黎神宗 渊帝 黎维祺 1619-1643年 永祚、德隆、阳和

黎真宗 顺帝 黎维佑 1643-1649年 福泰

黎神宗复辟 1649-1663年 庆德、盛德、永寿、万庆 永寿

黎玄宗 穆帝 黎维禑 1663-1672年 景治

黎嘉宗 美帝 黎维禬 1672-1676年 阳德

黎熙宗 章帝 黎维祫 1676-1705年 永治、正和

黎裕宗 和帝 黎维禟 1705-1732年 永盛、保泰

后废帝(昏德公) 黎维祊 1732-1732年 永庆

黎纯宗 简帝 黎维祥 1732-1735年 龙德

黎懿宗 徽帝 黎维祳 1735-1740年 永佑

黎显宗 永帝 黎维祧 1740-1787年 景兴

黎佑宗(愍宗追崇) 黎维禕

黎愍宗 愍帝 黎维祁 1787-1789年 昭统 郑氏被西山阮朝所灭,愍帝逃往北京。

莫朝(1527-1677年)

莫登庸为后黎朝太尉,杀黎恭帝建立莫朝。但是郑氏扶黎朝后裔复国于南方,莫朝即为南北朝之北朝。1592年莫朝为郑氏所灭,但是莫氏仍盘踞高平一地,直到1677年。莫氏甚为畏惧明朝,莫登庸曾经带数人北上请降,同时安南国被降为安南都统使司。一直为越南所谓史学家所忌,称为国贼。

世系: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莫太祖 莫登庸 1527-1530年 明德

莫太宗 莫登瀛 1530-1541年 大正

莫宪宗 莫福海 1541-1547年 广和

莫宣宗 莫福源 1547-1562年 永定、光宝、景历

王 莫茂洽1562-1592年 淳福、崇康、延成、端泰、兴治、洪宁、朝安 为郑氏所杀,莫氏一蹶不振。

莫景宗 莫铨 1592年 武安

莫闵宗 莫敬止 1592-1593年 康佑

莫代宗 莫敬恭 1593-1623年 乾统

莫光祖 莫敬宽 1623-1638年 隆泰 降郑氏。

王 莫敬完 1638-1677年 顺德 高平为郑氏所夺,康熙命其归还而不从,敬完逃中国。

郑主(1539-1787年)

郑氏在黎帝时就专权,为莫登庸所迫。莫氏篡位后,扶立黎朝于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始终未曾称帝。1592年消灭莫朝,但是又与新兴的南方阮氏政权冲突,七次大战。历时半个世纪没有结果。后西山三兄弟起义,郑氏于1787年灭亡。

世系: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事迹

郑世祖(谅国公,明康王) 郑检 1539-1569年

俊德侯 郑桧 1569-1570年

郑成祖(哲王,平安王) 郑松 1570-1623年 灭莫朝。

郑文祖(谊王,清王) 郑梉 1623-1657年 取高平,后康熙命其归还。

郑弘祖(阳王,西王) 郑柞 1657-1682年 灭莫氏。

郑昭祖(康王,定王) 郑根 1682-1709年

郑禧祖(仁王,安都王) 郑 1709-1729年

郑裕祖(顺王,威南王) 郑杠 1729-1740年

郑毅祖(恩王,明都王) 郑楹 1740-1767年

郑圣祖(盛王,靖都王) 郑森 1767-1782年

奠都王 郑杆 1782年

端南王(思王) 郑楷 1782-1786年

晏都王 郑槰 1786-1787年 亡于西山阮朝。

前阮朝(1533-1777年)

世系:

庙号 溢号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阮肇祖 嘉裕皇帝 阮淦 1533年-1545年

阮太祖 靓帝 仙王 阮潢 1558年-1613年

阮熙宗 孝文皇帝 佛王 阮福源 1613年-1635年

阮神宗 孝昭皇帝 上王 阮福澜 1635年-1648年

阮太宗 孝哲皇帝 贤王 阮福濒 1648年-1687年

阮英宗 孝义皇帝 义王 阮福溙 1687年-1691年

阮显宗 孝明皇帝 明王 阮福淍 1691年-1725年

阮肃宗 孝宁皇帝 宁王 阮福澍 1725年-1738年

阮世宗 孝武皇帝 武王 阮福阔 1738年-1765年

阮睿宗 孝定皇帝 定王 阮福淳 1765年-1775年

废王 阮晹 1775年-1777年

西山阮朝[归仁阮朝](1778-1802年)

1771年,爆发了由阮岳、阮惠、阮侣三兄弟领导的越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西山农民起义。经过20年的斗争,起义军于1776年推翻了南方阮氏政权,1787年灭郑氏,1789年击退了清朝军队的干涉,统一了越南。l787年,阮岳在归仁称帝,统治从广南至顺化的中部大片土地。次年,阮惠在顺化称帝,年号光中,建立西山王朝,统治越南北部。后来兄弟反目,互相攻击,终至灭亡。

世系: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中央皇帝 阮岳 1778-1788年 泰德、明德

孝公 阮文宝 1793年-1802年

光中帝 阮惠 1788-1793年 光中

帝 阮光缵 1793-1802年 景盛、宝兴 光中帝子。

后阮朝 (1802-1907年)

阮福映为原广南王阮福淳的侄儿,十七岁起兵,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人的帮助下,建立了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国号南越。后嘉庆帝以为不合常理,令其改国号越南。阮氏分全国为二十三镇四营。

世系:

庙号 溢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事迹

阮世祖 高帝 阮福映 嘉隆1802-1820年 1803年,阮福映改安南为越南国,清政府命广西按察使齐布森出使越南、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这是“越南”作为国名的开始,同化水真腊。

阮圣祖 仁帝 阮福晈 明命1820-1841年 即位后,渐渐地有排斥法国势力的举动,越法双方关系越来越恶化。于是在咸丰、同治年间,法军尽占南圻(按:越南是一个狭长形的国家,分为北、中、南三部份,北圻即北越,中圻法人称之为越南本部,南析即南越,一称下交趾),禁止传教。

阮宪祖 章帝 阮福暶 绍治1841-1848年

阮翼宗 英帝 阮福莳 嗣德1848-1883年 西贡条约,割让东三省给法国。

阮恭宗 惠帝 阮福膺 1883年

郎国公 阮福升 协和1883年

阮简宗 毅帝 阮福昊 建福1883-1884年 由于与法国殖民者签定第二次越法《顺化条约》卖国,朝野气愤,即位不到一年就被大臣所废。清朝放弃了宗主国地位,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阮宣宗 出帝 阮福明 咸宜1884-1886年 由于不甘心听命于法国殖民主义者,于1885年7月5日发动顺化起义,但有于准备不充分而失败。咸宜帝阮福明被法国流配至北非阿尔及利亚,越南被分为三个国家。

阮景宗 纯帝 阮福昪 同庆1886-1889年

成泰帝 阮福昭 成泰1889-1907年

阮继帝 阮福晃 维新1907一1916年 由于不愿做傀儡,参与越南光复会起义的策划,被法国殖民者逮捕流放法属留尼汪群岛。

阮弘宗 宣帝 阮福昶 启定1916—1925年

保大帝 阮福晪 保大1925一1945年 1945年8月30日,保大帝向越南独立同盟的代表交出权利,宣布退位,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的结束。

文字

姓氏来源—李

最佳答案畲族李姓 畲(she),意为烧榛种田,即在播种之前将田中的草木烧去,以灰作肥料。畲族即因从事畲耕(即刀耕火种)而得名,他们自称“畲民”或“山客”,1982年统计约有36.8万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6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他们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关系十分密切。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记有“唐光启二年(886年),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为乡道官,由海来闽”,这说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姓。元末有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据说就是畲族人。

犹太人中的李姓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公元前13世纪曾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来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公元前11世纪建立以色列王国,创犹太教。公元1至2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绝大部分被赶出住地,其中散入欧洲的受到迫害屠杀,或与当地民族结合。犹太进入中国,约始于唐代;有较多的人来中国,是在北宋中叶。北宋时进入中国的这一批犹太人,其先祖在公元前2世纪 70年代离开犹太本土,流徙到印度的孟买地区,在那里定居了1100多年之后,于 11世纪中叶或后叶,又循海道向东推进,到达了中国。他们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向皇帝殷勤致意,并进贡西洋布。皇帝接受了他们的贡品,同意他们“留遗汴梁”。于是,这一支犹太人就在开封定居下来,并分别取了汉人的姓。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犹太人散居于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地,但人数最多是住在开封的犹太人。住在开封的这一支犹太人移民,以李姓为首,共有李、俺、艾、高、穆、赵、金、周、张、石、黄、聂、金、张、左、白等 17姓,其中两李、两金、两张为“同姓不同家”。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他们在开封上市子东南(今南教经胡同)购置土地,建筑寺院,取“清者精一无二,真者正而无邪”之意,名为清真寺,通称礼拜寺,作为开封犹太人宗教活动的中心。这所寺院,是中国历史上创建最早、保存时间最长、最为著名的中国犹太人的礼拜寺。到了明代,开封犹太人进入鼎盛时期,教徒发展到500余户,约4000余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九月,明军掘黄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义军,使开封沦为泽国,开封犹太人逃亡各地,直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开封城时,幸存的犹太人才随同汉、回民返回开封,后又在寺院旧址上重建了清真寺。

清初,开封犹太人有李、艾、赵、张、高、金、石7大姓,李姓仍居首位。现在,开封犹太人尚有4姓,仍有李姓,他们已完全接受了中国文化。

三、赐姓改姓

封建社会的赐姓,是最高统治者出于自己的意志,将别人已有的姓抹掉,换成另一个姓;因皇帝的姓最为尊贵,称为“国姓”,所以,皇帝赐给臣属的姓大都是自己的姓。皇帝赐姓,往往出于褒赏、恩惠、笼络,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被赐姓者来说,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会使全家全族感到无尚荣耀。唐朝皇帝赐姓之风,盛于以前咨朝,自开国皇帝李渊开始,至末期的昭宗李晔,一直绵延不断。

李勤(594—669) 本姓徐,名世-勋,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家富有,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被唐高祖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单名(责力)。

李粲 滑州人,本姓丙,在隋朝任屯卫大将军,唐高祖李渊入关后,率众归唐,被授宗正卿,封应国公,赐姓李。

李子和 蒲城人,本姓郭,原在隋朝做官,曾以罪徙榆林,唐高祖武德初年献款,被任为灵州总管,后又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刘黑闼起义,因有功,被赐姓李,封夷国公。

李抱玉 河西人,本姓安,唐高祖时功臣安兴贵的后裔,原名重璋,善骑射。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战河西有功,为他改名抱玉。安禄山叛乱时,安抱玉镇守南阳,上书朝廷,说耻与逆臣安禄山同宗,要求改姓,于是唐玄宗赐他姓李。

李忠臣 蓟人,本姓董,名秦,少年时从军,憨直不通书,但努力奋斗,因有战功,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赐名忠臣。

李国臣 河西人,本姓安,膂(1u)力过人,积功升任云麾大将军,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

李宝臣 奚族人,原为范阳守将张锁高的养子,名忠志,字为辅,为安禄山、史思明的部属,随安、史叛唐。761年,史思明死,他献恒、赵、深、定、易5州,唐代宗李豫升他为礼部尚书,赐姓李,赐名宝忠,封赵国公。

李光进 其祖先为河曲(今青海省东南境黄河曲流处)羌族,姓阿跌氏,唐朝贞观中期内属,以其地为鸡田州,光进随从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有功,于大历年间被唐代宗李豫赐姓李。

李元谅 安息人,本姓安,少为宦官骆奉仙所养,冒姓骆,名元光,勇敢有谋略,唐德宗时与李晟收京师,贞元年间因守备有方,避免了一次与吐蕃的战争,被赐姓李,赐名元谅。

李全略 本姓王,名日简,以功累官横海军节度使、沧德棣州观察使,被唐穆宗李恒赐姓李,赐名全略。

李茂勋 回鹘(即回纥)族阿布思后裔,降唐后,受到兵部尚书张仲武的重用,后因积功较多,被唐宣宗李忱赐姓李名茂勋。

介绍文件

李姓迁徒史

李姓迁徙史

先秦时期

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古书有的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就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么大岁数。《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据《新唐书》记载:李姓始祖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儿子叫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叫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帝王或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李耳的父亲和母亲。李耳的后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国做官,被封于段,为干术大夫。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李恪的儿子李洪,任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字贵远,在赵国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后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昙有4个儿子:崇、辨、昭、玑。他们及其后代因分别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李崇,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封南郑公,为陇西房;四子李玑,战国末任秦国太傅,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在赵国做官,定居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为赵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39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3组。

李耳以后,李姓人口逐渐增多。春秋时晋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理狱官李离、战国时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迁入今山西境内的李姓人;战国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迁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孙李同,到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做官,是最早迁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孙李恪的儿子李洪,到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做官,是最早迁入今陕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孙李昙,在秦国任御史大夫,其长子李崇开创陇西房,四儿子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开创赵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两大支派。

两汉、三国时期

两汉、三国时期,李姓人又在许多地方开辟出新的聚居点。西汉时,李姓有徙居今山东、江西者,如李耳裔孙李解,因在胶西国做官,留居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更始初任军师将军的李淑为豫章 (今江西南昌)人。到东汉、三国时,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东北已发展至今辽宁一带,如东汉时率乡勇抗击海贼的李久为辽东 (今辽宁辽阳)人;向西北已发展至今宁夏一带,如东汉末车骑将军李催为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人;向东南又发展至今江苏,如东汉时善风角占候之术的李南为句容 (今属江苏)人;向南已发展至今广东、湖南、湖北,如东汉时交趾刺史李进为高要 (今属广东)人,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为襄阳(今属湖北)人;向西南已发展至今云南,如三国时蜀汉兴亭侯李恢为俞元(在今云南澄江县境)人。

三国时,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设大中正,郡设中正,执掌用人权,从此形成把持政权的土族制度。在这个任人以“家世”为重的时代,“士族”行列里没有李姓。东晋、南朝时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级,把北方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在一郡之内的大姓望族称为郡姓,列王、崔、卢、李、郑为大姓。因为士族门第大抵是由祖先有声望、代代保持富贵、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习礼教的形式和表现异于常人的风尚、能谈论、有文章等各种因素构成的,说明李姓已经崛起。但是,这里所列的大姓仅限于“山东”地区,说明当时李姓还不是全国的大姓。十六国时,先后出现了两个李姓政权——大成国和西凉国,从而提高了李姓声望。

隋唐时期

陇西李氏自西魏、北周至隋代,世代为皇亲国戚,官位显赫,至隋末,在朝廷内外已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因之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一历史时期,李姓除分布于上文所述的地区外,又有今内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区的李姓人载入史册,但总的来说,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在这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内,虽然也有人在朝做官,但因知名度不高,所以,几乎是默默无闻。

随陈化父子入闽 唐朝初期,朝廷派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往闽南镇压“蛮獠啸乱”,后其子陈元光继任,平定了局势。固始籍将佐李伯瑶随陈氏父子入闽开发漳州,功绩卓著,留居当地,其子孙散处龙溪、漳浦诸县。

武周时避祸南逃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690年废睿宗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牵连冤杀。为了避祸,宗室李姓部分人从长安、洛阳逃到比较安静的江南定居。

避“安史之乱”南迁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历时八年方被平定。这场战乱,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难,其中有一批李姓人。

李光弼徙居金陵唐朝大将、营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天宝末年任河东节度使,与郭子仪一同平定“安史之乱”,因功被封为临淮郡王。762年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从此子孙蕃盛,形成金陵李氏,后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李德裕贬死崖州 始于唐穆宗时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间将近四十年的斗争,史称“牛李党争”。唐武宗即位后,任李德裕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黜。到了唐宣宗时,牛派得势,李派则全遭罢斥,李派首领李德裕被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县东南)司户,于850年病死,其子孙有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随王氏兄弟入闽 唐末至五代年间,因中原地带长期动乱,河南因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最后在福建创建闽国。河南一些李姓人随王氏兄弟入闽,定居于莆田、晋江,后又分支宁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进而又向西发展,分布于广东、广西的一些地方。

两宋时期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代“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4月,金国贵族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及其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并掠走大批珍宝器物、皇家藏书,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1127年5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即宋高宗),史称南宋。同年10月,南宋政府南迁扬州,后又逃到镇江,再逃至杭州。这一时期,中原人因之多次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的足迹,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其中有许多李姓官绅士民。此外,还有抗金义军中的李姓人辗转南迁。如王屋(今河南济源)人李兴,领导一支抗金义军转战于黄河两岸,因作战失利,李兴率领所部义兵万余人南渡归附南宋。迁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其次还有迁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者。例如,覃怀(今河南武陟)人李曾伯,举家渡江后居嘉兴 (今属浙江),宋理宗宝佑年间举进士,后累官治海制置使;李芾从开封徙居衡州(今湖南衡阳),恭帝德佑初知潭州;开封饮食业以烹饪羊肉著名的厨师“羊肉李七儿”、以善于用肉和各种莱肴做汤闻名的“杂菜羹李婆婆”等南迁后在杭州重操旧业。

明清时,李姓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

移居台湾

明代,李姓已基本上遍布大陆各省,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东渡台湾海峡,到台湾岛求生存与发展。明朝天启年间,颜思齐与福建南安人郑芝龙设寨于台湾的笨港(今北港),郑芝龙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汉人到台湾垦荒。当时有李魁奇为郑芝龙守寨,这是入台最早的李姓人。

1661年,郑芝龙之子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进入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经过8个月的战斗,赶走了荷兰侵略者,于1662年2月1日收复台湾。此后,郑成功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随从他前往的将士,也都留在了那里,共同开发台湾。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5个月后病死,其子郑经嗣位,据守台湾至1680年。郑氏父子入台、治台时期,有许多李姓人追随左右,在收复台湾的战斗及开发台湾的事业中,做出优异的成绩。仅收入《台南市志·人物志》中的李姓人物就有:延平郡王府兵都事李胤,思明知州李景,右先锋镇李茂,守卫澎湖的右先锋镇领兵副总兵李锡,右冲镇李昂,为郑经袭位立有大功的李思忠,水师二镇先锋营副将李富,总理官李瑞,中提督下副将李芳,果毅中镇下部司李升,游兵镇中营守备李忠,游兵镇管炮守备李受等多人。《台湾通史》等文献也有许多篇幅记述明郑时期李氏的在台活动,如:永历(南明桂王朱由榔年号,始于1647年,郑成功及子经、孙克块沿用至1683年)十八年,明朝遗臣李茂春随郑经入台,定居承天府永康里;永历二十二年,平和人李达入垦大糠榔西堡潭;永历三十七年,淡水通事李沧,获准前往卑南(今台东)采金。

清政府领有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不久,闽、粤李姓移民接踵拥至台湾中部;雍正、乾隆时入台人数日渐繁多,垦殖地不断扩展。至清末,台湾的平原和盆地已经被开拓殆尽,入台的李姓人只好向山区求发展。对此,《台湾篇》等文献有较详细的记述,如:康熙二十四年,李婴进入鹿仔草堡开垦;康熙二十九年,闽人李阳,入垦他里雾堡田头庄;康熙三十二年,闽人李云龙,入垦学甲堡(今台南县学甲镇);康熙六十年,粤籍义民李焕挺,居于下淡水港,平定朱一贵之乱有功;康熙末年,粤人李贞镐,入垦哆哕咽堡前大埔庄;康熙年间,龙溪商人李元,入台湾府(今台南市)开设糖廊,号“李胜兴”;康熙年间,南安人李碧,与黄放合垦于大糠榔西堡港尾寮庄;雍正九年,粤籍义民李伯寿,居于彰化阿束庄附近,大甲西社番变时不幸战死;雍正末年,李、陈、郭、蔡、尤等姓,合垦于苗栗二堡苑里;嘉庆初年,李、谢、林三姓入垦东螺西堡宝斗庄;嘉庆十七年,李享等人入垦奇莱荒埔(今花莲县);嘉庆二十三年,李、王、张三姓计140人,合力开辟井子脚的新盐田;道光七年,李合吉等人入垦奇菜荒埔……总之,三百多年来,闽、粤李姓络绎不绝于台海道上,他们定居台湾后,披荆斩棘,凿山辟田,为开发和建设台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走向世界

李姓向海外发展,早于向台湾移民,除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早已形成的越南李姓和朝鲜李姓外,最早移居海外的是明朝初年由福建徙居日本的李姓人。这些人熟悉水性,善于驾船,去琉球国(日本西南部琉球群岛)后,有李荣、李杰、李敬、李进、李隆、李陆、李珍、李华、李弥、李叶等人,曾受琉球国的派遣,作为出使明朝、清朝的通事。《明会要》记载的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赐给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其中就有李姓人。这些李姓人,后来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

清代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南方沿海一些居民开始渡海远徙,到南洋(亚洲东南部地区,即“东南亚”)谋生,其中有许多李姓人。据有关史料显示,早期下南洋的人,主要是福建漳州、泉州、福州及广东广州、惠州、潮州、嘉州、琼州(今海南岛)等地的男性青壮年,他们通过香港、澳门、厦门、汕头等口岸出境,乘船南行,历尽艰难曲折,到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由于他们无力支付路费,绝大多数是以“佣工”的身份,通过中介机构被转贩到南洋的。当时的香港合安栈、新加坡广福泰栈等,就是专门从事拐卖、贩运华工的机构。他们到达南洋诸国后,基本上都是做苦工,经过一番艰苦劳动后,有的在经济上稍有积蓄,便做点小本生意,待有一定资金时,转而经营商业,赴南洋者并非都能获得成功。尽管如此,奔赴南洋人仍络绎不绝,以致一浪高过一浪。在南洋诸国拥有较多人口的李姓华人,就是这一时期迁入的。

李姓远涉重洋到大西洋西岸的欧、美各国,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1848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由于缺乏采矿劳力,便在中国东南沿海招募华工,其中有闽、粤等地的一些李姓青壮年,这些华工为美国西部的早期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闪耀世青赛,中国梅西何时出现拯救中国足球

最佳答案2017年5月21日,U20世界杯正式在韩国打响,其中在已经进行的第一轮小组赛上,代表亚洲出战的四支球队里除沙特外,有4支球队保持不败,分别是A组的东道主韩国3-0大胜几内亚,C组的伊朗1-0小胜哥斯达黎加,D组的日本2-1力克南非,E组的越南0-0闷平新西兰。

其中,韩国队和日本队两国最受瞩目的两大新星李升祐和久保健英都在首轮小组赛上表现突出各自球队赢得开门红。首日出战的东道主韩国U20以3-0大胜几内亚,两名巴萨新星李升佑、白升浩各入一球。

而次日出战的日本队迎战南非队,比赛中15岁的久保健英第59分钟替补登场,并在第72分钟送出制胜一记助攻,大阪钢巴18岁新星堂安律完成绝杀,日本2-1击败南非拿到首胜。

久保健英出生于2001年6月4日,此前在拉玛西亚青训营踢球,不过由于巴萨受到FIFA处罚,久保健英不得不回到日本加盟了FC东京,2017年4月13日,在日本J3联赛FC东京U23对阵大阪樱花U23的一场比赛中,久保健英打进一球,他就此以15岁10个月11天的年龄刷新了日本职业联赛最年轻进球纪录。

而来自韩国的李升祐,效力于巴萨U19队,被外界赞誉为韩国梅西。由于年龄的差距,李升祐跟久保健英在巴萨并没有在同一梯队训练比赛,此次世青赛则为两国梅西的对抗提供了平台,当然韩国媒体也认为世青赛只是两名希望之星对抗的开始。

比起日韩两队连续多届参加世青赛,中国国青队已经连续6届无缘世青赛了。2016年的亚青赛上,中国U19国青分别0-1澳大利亚、0-2塔吉克斯坦、0-0乌兹别克斯坦,小组赛3战1平2负一球未进,小组垫底出局。而在中国国青队无缘世青赛之时,曾经是鱼腩队的越南队,现在比我们更机会参加世青赛,想想就觉得很懊恼。

看到韩日球员在世青赛舞台大放异彩,尤其是两队都有未来的核心球员崭露头角,再对比看看如今中国的年轻球员,他们中的佼佼者,大部分还需要依靠政策才能登上中超、中甲舞台,而且至今还没有发现真正有潜力被外界誉为“中国梅西”的新星出现,也不知何时会出现来拯救中国足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李升佑越南-李升佑西甲》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