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足球报:中超很有可能再次降薪,降薪的原因是什么?答中超之所以降薪,是因为中国足协公布了一个限薪的政策,规定一流足球运动员的薪资每年不能够超过500万,普通球员每年不能...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中国足协部门缩减,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足球报:中超很有可能再次降薪,降薪的原因是什么?

足球报:中超很有可能再次降薪,降薪的原因是什么?

中超之所以降薪,是因为中国足协公布了一个限薪的政策,规定一流足球运动员的薪资每年不能够超过500万,普通球员每年不能够超过300万。中超之所以降薪还和中超的经营出现了一些困难有关。对于中国很多的足球运动员来说,年薪300万已经是一个很高的薪资了。2022年刚开始,中国著名的足球队中超就全部要给所有的球员全面降薪。关于此次降薪的原因是什么?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中国足协公布了一个限薪政策

在2022年初,中国足协就发布了一个限薪的政策。这个政策规定中国一流的足球运动员的薪资可以达到每年不超过500万,普通球员的薪资每年不能够超过300万。正是因为中国足协发布了这个规定,所以中超作为足协管辖的一个球队,才会给自己俱乐部的成员全面降薪。

二、中超的经营出现了一些困难

中超中的球员其实是很多的,每年光给这些球员发薪资,就需要大量的金钱。目前已经有很多的足球俱乐部都发不出工资了,很多足球运动员也已经几个月没有拿到薪资了。中超虽然还不至于发不出薪资,但是在经营上也出现了一些困难。所以为了更好的经营,也为了响应足协的政策,中超才会宣布给球队的所有球员降薪。

三、对于中国很多的足球运动员来说,年薪300万的薪资已经很高了

因为中国的很多足球运动员,他们在赛场上并不能够给观众带去激情,也并不能够赢得比赛,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对于中国的足球运动员来说,他们能够拿到年薪300万的薪资已经很高了。

那么你觉得中超此次降薪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评论区下方留言。

中国足协曾出台八大奇葩规定,你如何看待这些规定?

引言:不管在什么时候的比赛上,中国女足都会比中国男足更加的优秀,很多网友都开始调侃,中国男足还没有中国女足厉害,而在最近的一场直播中,中国女足人人都是有八块腹肌,而中国男足都是一身赘肉,有些人说可能是因为中国足协曾经出台过的八大奇葩规定,才会导致中国男足如此的落后,那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些规定的呢?

一、中国男足为何如此落后?

中国男足能够如此的落后,其实并不能够都怪中国男足的足球队员,还有中国足协也是有一定责任的,就最近几年看来,中国足协给球迷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葩操作,出台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规定,在最近的一个综艺里,中国足协终于公开认识到并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很多网友都说足协终于开窍了对于中国足球落后的现状,主要是中国足协管理上的落后,中国足协没有预算,没有预见性,也没有前瞻性,无法根据现实的情况去给男足调控相对应的方法。

二、中国足协有哪些奇葩规定

中国足协这些年出的奇葩政策,可以说是让人非常的不理解,首先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足协认为应当培养一些力量型的球员,所以听出了一个新规定,头球一个算俩,前锋门前挑球头球射门,这样做一来,可以抗衡韩国新西兰这样的力量派,二来可以压制东南亚和西亚的足球,一时间联赛中,各路前锋单刀不射,到门前也要把球挑起来用头顶球,一时间成为了一道非常奇特的景色,后来不久,这套规定也就被宣布取消。后来,在一场全国足球锦标赛中,北京和天津队的比赛,天津队为了晋级,就堵在了北京队门前,奋力挡住北京不射自家球门,这也是中国足协出的一项奇葩规定,每场比赛必须决出胜负,两队相同积分时,客场进球一个算两个。

三、如何看待这些奇葩规定?

中国足协可谓说是出了很多奇葩的规定,在最近一两年来,中国足协的政策虽然平和了很多,但是中国足协的某些操作也还是让人愁的慌先是大张旗鼓的开展中性名改革,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次是对于归化球员到底算外援还是内援,也搞得糊里糊涂的,让人非常的难以理解。

中超太离谱:为躲避足协限薪令,竟给球员妻子+亲戚提供天价合同

限薪令实行后,中超"金元时代"成为过去式,多家俱乐部都传出了核心外援离队的消息。对于这些外国球星来说,中超唯一的吸引力就是高额的薪水,当他们无法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时,离开就成了必然选择。近日,有媒体曝出了"金元时代"的一个故事,让球迷不禁感叹:当足球被金钱支配的时候,一切奇葩事都可能发生。

据说,当年有一家俱乐部试图签约一名球员,为了满足他超过2000万人民币的年薪要求,竟然给球员的家属提供工作并且还是天价合同。当时,这名球员的老婆以及几名亲戚不仅签订了"高薪"合同,还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买下了价值几百万的房产,而这些房产属于俱乐部名下。由此可见,如果中国足球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转会价值虚高、球员漫天要价,俱乐部相互攀比,整个环境变得势利、污浊。

其实绝大多数俱乐部支持足协限薪,毕竟在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中,想要运营一支球队难度太大,其中困扰很多老板的一点,就是投入和回报严重不成正比。过去这些年,很多球队的名字换了一个又一个,就是因为背后的老板换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怀着热情进入足坛,却发现里面的水太深,最终只能灰溜溜地退出,像恒大这样坚持10年的球队少之又少。对中超球队来说,每年的支出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球员薪水,如果能够大幅度降薪,俱乐部的财政困难也会随之得到缓解,因此足协的限薪令得到了支持。

对于这种情况,足协的态度比较坚决,一旦发现从严处罚。但是,足协很快就将迎来选举,陈戌源组建的领导班子还能不能留任,他们又能否坚持执行之前制定的政策,依然是一个未知数。可以肯定的是,限薪令可能会造成大量外援流失,导致中超球队整体实力受到削弱,在外战中的成绩出现滑坡。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只有限制中超球队疯狂引进外援,才能够促进本土青训的发展,让更多球队重视培养年轻人,这才是提升中国足球实力的唯一正道。

涉嫌歧视和违反劳动法!足协新规为何遭足球报怒批?

我认为其遭到主流足球媒体怒批的原因是没有把政治惯性和足球事业分开来做。

一直以来在中国的绿茵场上政治都凌驾于足球发展本身,从近年来足协颁布的种种新规来看,既不符合足球发展的自然规律,也并不会使中国足球短时间内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在足协的层面并未感受到如此,金元足球的当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大牌外援的加盟,使得联赛增加了很多看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足协虽能看到在金钱的刺激下联赛在虚假的繁荣着,但其控场的能力的确有待提高,一方面鼓励联赛发展,一方面设置各种限制外援上场人数、限薪令、乃至如今的归化球员的上场人数限制,真是令足坛一片哗然。

以埃克森为首的强力外援,在足协新政的感召下,自愿更改国籍,骄傲的身披中国球衣为祖国而战,他们本应受人尊敬和爱戴,但是奇葩的是,在归化球员工作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的足协居然颁布了对俱乐部归化球员的限制令,什么叫外援,持有外国国籍拿着内地签证在俱乐部效力的算是外援,而归化为何?先决条件即是自愿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其享有同任何中国公民一样的劳动自由,但我们的足协居然限制这类球员的出场人数,为国征战他们是国足球员,是英雄,为俱乐部征战他们又成了外援,被各种限制,乃至涉嫌歧视,他们并没有触犯中国的劳动法,反过来,国足的限制令到是不免让人匪夷所思,有些违法我国劳动法的嫌疑。

我始终相信,足协也非无中生有,也非肆意妄为,其内心亦是希望中国足球走向世界,但请明白,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程,需要的是积极向上的政策鼓励,而不是朝令夕改的政客的惯用伎俩。敬爱的足协,请为中国足球,中国球迷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足协新政丨“外行新政”令人震惊,拿什么拯

中国足球只有让你想不到,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2017年5月24日晚,就在举国球迷都在关注亚冠上港对阵苏宁的“中超德比”之时,中国足协在其官方网站上接连发布两条新政。一条规定:从2018赛季起,中超、中甲联赛俱乐部在参加中联赛、足协杯赛的过程中,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U23国内(港澳台除外)球员,必须与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外籍球员人数相同;另一条规定:自2017年夏季注册转会期起,对处于亏损状态的俱乐部征收引援调节费用。尽管25日晚足协发公告称要各方意见,但是两条新规还是令圈内圈外一片哗然。

疑问·解读

新政谁能真正说得清

足协新政一经发布,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震惊。细琢磨起来,又能品出其中的仓促、不专业以及政策的模糊。无论是强制让U23球员登场,还是外援购买的限制政策,其中都有不少漏洞,大伙普遍都比较困惑。目前恐怕就连政策制定者,也很难清楚地解释政策的细节实施问题。

对于U23球员与外援等量上场的规定,显然有一个最基本的矛盾。足协的出发点是鼓励俱乐部多用年轻球员,而对于俱乐部来说,U23的小将肯定没有二十七八岁的当打之年的主力用得顺手;并且新政中规定,整场比赛累积上场的U23球员必须与上场比赛的外籍球员人数相同。央视足球解说员邵圣懿就发问:“纯技术探讨,我能上五个U23,然后上五个外援吗”?因为在足协规定通知中,确实没解释U23球员与外援使用的上限。

关于征收引援调节费用的政策,足协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各俱乐部之间为了引援疯狂烧钱的举动。说的浅显一点就是,亏损的俱乐部本不应该有钱再来购买高价球员。若是强行买,那买人花多少钱,就得再给足协交等额的一笔钱,这些钱据称将全额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用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社会足球普及和足球公益活动。但所谓的“亏损”如何定义,按照2016年的统计,整个中超收支为正数的只有亚泰与延边。这两家俱乐部显然属于球迷印象中“比较穷”的俱乐部。而像华夏幸福、权健这些俱乐部完全不差钱,他们是否“亏损”也真不是足协能够定义的。

疑问·影响

24岁就可以退役了

按照足协的说法,新政将在2018赛季实施。很显然,新政一定会给中超,甚至是中国足球带来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政带来的破坏或者说是变化,是我们现在无法估量和预计的。

新政实施,最直观的变化可能就是高水平外援会作鸟兽散。但其实如果新政实施,受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外援,而是本土的非U23球员。因为按照现有政策,大多数俱乐部可能选择“3+3”的出场方式。即三名外援加三名U23球员,这也就导致除这六名球员外,只有五名本土非U23球员可以登场,一些年龄偏大的有能力的老将可能因此无法获得足够的出场时间。而如果采用在比赛行将结束的时候再派出U23球员的“小花招”,那么无异于浪费了全部的换人名额,这对于任何俱乐部来说都将是打击,球员伤病,红黄牌停赛都可能直接导致球队成绩受到影响。

新政一旦实施,一定会导致大量23岁的正处当打之年的球员迅速失去比赛机会。球队年龄结构也从28岁峰值急坠到23岁以下,这显然对那些23岁的球员不公平。所以很多球员在了解新政后发微博表达自己的情绪,足球评论员贺炜直言:“新政策下,很多球员是不是24岁就可以退役了”

记者也就新政问题和圈内人探讨,一位足球经纪人就表示:“前一段时间里皮提出来,用U23换U23,我们都觉得这个应该是科学、可行的,但如果要把U23人数直接和外援画等号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要打亚冠的球队怎么办,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而且这也导致了U23年龄段球员的超高溢价,有一些U23球员的身价,都超过国脚了,这正常吗?”

疑问·背景

只因此前的新政没啥用

足协在此时发布两则这样的新政,令人震惊的同时也发人深思。诚然,中国足球还在低谷中徘徊,但很显然,无论中超还是中甲,都有日渐红火的趋势。何必在此时用新政来改变如今的格局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足协对此前发布政策带来的变化并不满意。

2017赛季初,足协已经就外援与U23球员发布过新政。要求每场中超中甲比赛必须有U23球员出场,外援数量也缩减。这样的变化引发争议,带来的结果就是,几乎每轮比赛都会有U23球员成为“炮灰”,出场不久就被匆匆换下。比如上港的张华晨,他在连续首发七轮后,总的上场时间才超过九十分钟。

在高层看来,这样的新政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此前两次就足球改革产生的变化发声,一次是关于中超高薪引进外援等话题的谈话;一次是关于大规模海外并购、俱乐部烧钱严重、外籍球员收入过高、不重视青训等问题的谈话。由此可以看出,总局对中国足球尤其联赛发展的重视是空前的,甚至直接督办了职业联盟成立的进度。总局高层认为,所谓的新政不管用,那就必须要有“新新政”来补充。而记者采访著名足球记者肖良志时,他就表示,这次“不满意”的绝不是足协这个层面,所以足协即便对这次的“新新政”有所保留也只能听从。但肖良志也表示,高层并非足球专业人士,在其他人士的建议下,有一些“激进”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当想法太过激进的时候,是否有人能够用足够的专业知识说服他们,就显得非常重要。”

疑问·未来

中超盛景将成过去式?

足协的新政,很可能导致目前很多中超强力外援纷纷被遣散。要知道,如今中超联赛如此受瞩目,与胡尔克、奥斯卡、保利尼奥等大牌外援的到来是分不开的。他们带来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让联赛愈加繁荣,而足协的新政,会让这种繁荣很快趋于平静。

对于球迷而言,只有精彩的比赛才有吸引力,而当一群实力一般的年轻球员在场上踢球时,比赛精彩程度大打折扣,球迷观看比赛的热情自然也会打折。足协新政目的看似发展青少年足球,其实带来的最直接影响便是许多有实力的球员上不了场,联赛精彩程度下降。没有了球迷,也注定让中超联赛失去关注度,进而导致的便是投资人的撤离,中超联赛的繁荣也很可能提前谢幕。要知道,中超联赛刚刚获得了中国平安未来5年10亿的赞助,各方面对于中超联赛的美好前景正在憧憬之中,结果突然袭来的新政不知道会让多少赞助商、投资人凉透了心。

从对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考虑,积极培养年轻球员,加强年轻球员的登场时间,让他们有比赛可打是正确的,合理化外援价格也是对中国足球负责任的做法。但正因为要从长远考虑,要为中国足球负责,才应该更加理性,更加科学的去探讨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而不是一股脑将政策推出。

对职业联赛投资人而言,这不仅是外援政策变化炒掉个把外援的问题,行政命令般的联赛制度调整,他们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听命,投入巨资的俱乐部没有话语权,也没有主宰自己发展的权力,这种境遇很显然会狠狠打击他们的投资热情,这一打击带来的灰心失落,恐怕不是中国足协一句“此指令来自高层”能缓解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细数中国足协的奇葩政策》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