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苏联米格-15和17,用的是什么发动机?一台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和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对地缘政治和国运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架配备先进发动机,性...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米格17,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苏联米格-15和17,用的是什么发动机?

苏联米格-15和17,用的是什么发动机?

一台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和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对地缘政治和国运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架配备先进发动机,性能超群的战斗机,也会对地区军事力量对比产生深远影响。最明显的例子是50年代的米格-15/17战斗机,以及90年代的苏-27战斗机。

说到米格-15,就不能不提到苏联从英国劳斯莱斯获得“尼恩”发动机的传奇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对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内陆展开了战略大轰炸。

面对铺天盖地的盟军空袭,以及数以万计来袭的远程轰炸机和护航战斗机,德国人开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能够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这种战斗机安装2台离心式喷气发动机,装备4门30毫米口径的大威力机炮,专门以高速掠袭战术打轰炸机,能像成年人撕鸡腿一样轻易地撕碎美国陆军的B-17“空中堡垒”或者英国空军的兰开斯特战略轰炸机。Me262在绝对的数量劣势的情况下,与盟军飞机的空中交换比达到了一比五左右。

二战结束以后,战胜国都认识到喷气式战机巨大优势,以及未来战争中的潜力,美苏双方都将德国的Me262技术资料和剩余的样机零件抢得一干二净,并迅速开发出了自己的喷气式战机,各国空军开始进入喷气时代。苏联最早仿制德国容克Jumo 004和宝马003喷气式发动机,然后自行研发了苏联第一款纯国产的喷气发动机TP-1,随后还有RD-10A/20涡轮喷气发动机。不过,由于当时苏联的航空技术基础落后于西方,发现自己设计生产的发动机水平不高,可靠性极低。

雅克-15和雅克-17是苏联首批生产的喷气式战斗机,结果由于发动机拖后腿,其性能甚至不如二战末期采用活塞发动机的螺旋桨战斗机。即便是后期推出的更好的米格-9喷气战斗机,性能也不令人满意。例如在50年代初,中国空军先后从苏联空军那里有偿接收了来华助战的苏联空军13个航空兵师的全部航空装备。

其中包括358架米格-9歼击机。由于发动机推力太小,米格-9的机动性极差,可靠性也不足,事故不断。经中国空军的战场评估,认为米格-9连美军的F-80战斗轰炸机都打不过。对此指责,苏联居然也承认了。

在1951年5月,苏联两次致电中国,致歉,并指出由于苏联方面错误地估计了米格-9的战斗力,苏联将向中国无偿提供6个歼击机师的372架最新型的米格-15战斗机,用来全部替换中国空军的6个米格-9歼击机师,随后米格-9战斗机在中国空军全部退役。由此可见落后发动机严重导致空军建设的拖后腿。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后,苏联开始着手引进可靠的大推力喷气发动机。苏联将目光投向英国,因为英国劳斯莱斯公司的尼恩和德文特V两种喷气发动机很先进,推力大,重量较轻,工作稳定,最符合苏联空军需求。苏联情报机构提出建议,有两个途径,要么直接购买,要么秘密窃取。

飞机设计大师雅科夫列夫也向斯达林建议:“英国劳斯莱斯公司不是有一款尼恩发动机特别先进吗?我们买回来就是了!结果遭到斯达林的怒怼:“向自己的敌人出售先进发动机?这世界上有哪个傻瓜,会干出这样的蠢事?” 斯达林本人对购买英国发动机持严重怀疑的态度:“只有白痴才愿意向我们出卖自己的绝密技术!“ 不过,地球上,真的有白痴啊!

这就是英国人,英国人通苏是有传统的,先例是英国人在战争期间的举动,1944年夏天,出于拉拢盟国的目的,英国赠送给苏联一枚缴获的纳粹德国V-1飞弹残骸,以及一台脉冲喷气发动机(以丘吉尔极端反共反苏的意识形态,这可能是捏着鼻子送的),让苏联的巡航导弹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山寨出来10X巡航导弹。

这是苏联留利卡发动机设计局在1946年研制的TR-1涡轮喷气发动机,基于缴获自德国的轴流式发动机设计。

于是苏联人开始尝试接触英国人,当苏联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英国提出购买先进发动机的时候,英国人正为了战后重建资金而发愁,向来有“误国”美誉的英国工党政府竟然爽快地答应了苏联人的采购请求。1946年5月,苏联驻伦敦贸易办事处找到劳斯莱斯公司,咨询购买喷气发动机和生产许可证事宜,答复令人鼓舞:英国方面可以直接向苏方出售德文特和尼恩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只要付钱就行。

苏联如获至宝,立即提出购买10台德文特和10台尼恩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并许诺随后将购买数百台甚至上千台尼恩发动机。想钱想疯了的英国人立马交付,就这样,苏联分两批一共得到了55台宝贵的“尼恩”发动机,在1947年,克里莫夫发动机设计局先是山寨出RD-45发动机,然后在此基础上改进研制了VK-1发动机,在发动机推力上有了明显提升。造就了红色帝国真正能拿得出手的第一代神机——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

英国人还在那等着苏联人来继续大批量购买发动机或者购买专利,结果就没有然后了,苏联人一去不复返。这些德文特和尼恩发动机到达苏联后,就立即被送到专业工厂进行逆向工程和山寨,马上就被苏联航空业研究了个透,没多久仿制的发动机就在苏联生产了。苏联山寨版“尼恩”—RD-45型离心式喷气式发动机迅速诞生,而米高扬设计局得到RD-45之后更是如虎添翼。在1948年出现的米格-15战斗机,印证了英国人的短视,这种战斗机后来在中国和半岛上空的作战表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苏联在1946年为采购55台英国发动机一共支付了36万英镑的现金,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时间到了1950年代末,英国劳斯莱斯公司副总裁惠特尼·斯推特到中国访问,发现了苏制山寨的“尼恩”和“德文特”发动机,于是英国人出离愤怒了,起诉了苏联政府,控诉苏联侵犯英国智慧产权的卑劣行为,索赔2亿英镑。当然,苏联政府连个礼貌的回应都没有,这事没了下文。

米格-17“壁画”战斗机

米格-17壁画战斗机

喷气式时代的战斗机,已经跟二战期间批量生产的活塞式战机不同,随着战机成本的上升,以及和平年代的影响,喷气式战机的总产量几乎没有超过1万架的。但有一款战机是个例外,它就是苏军的米格-17“壁画”战斗机。

米格-17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末,它的设计公司是米高扬,主要参考了米格-15的设计理念。从米格-17的外形上看,你一定会惊讶地发现它竟然是采用了后掠翼设计。它从1952年开始进入苏军服役,并衍生出了多个型号。

尤其是米格-17F,加装了雷达系统,是苏军第一款具备了真正的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战斗机。当然,米格-17的飞行达不到超音速,它的最大飞行时速只有1100千米,后来它就被更先进的超音速战机米格-19所取代。

苏军自己大概生产了1万多架米格-17,如果加上苏军授权盟友生产的机型,米格-17的总产量超过了1.5万架,堪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喷气式之王。

相比米格-15,米格-17提高了在高空作战时的稳定性。它的主要武器是1门37毫米口径机炮,以及两门23毫米机炮,飞行高度高,爬升快的优势,让米格-17在喷气式战机的狗斗作战中往往能够占据上风。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50年代从苏军手中得到了米格-15F的图纸,以及关键的零部件和配件,在得到特许之后,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开始打造自己的喷气式战机,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歼-5战斗机。

在冷战期间,米格-15曾是阻挡美军侦察机的主力武器,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些小型摩擦中,米格-17击落了多架美制侦察机。

一直到U-2侦察机开始,米格-17才不是它的对手,U-2的飞行高度超过了2万米,这不是米格-17可以做到的水平。在中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米格-17多次跟F-4“鬼怪”战机交手,利用其卓越的爬升戏耍对手。

米格17是什么飞机

米格-17战斗机(北约代号“壁画”)是一款由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和生产的战斗机。它是一架单引擎战斗机,其基本型号只有一名飞行员,中单翼。此外它还有可伸缩的起落架和加压座舱。它是基于米格-15战斗机的经验研制的。此款战机除了苏联以外还授权大量共产国进行量产因此有众多不同的衍生型。它后来被米格-19战斗机取代。

与大多数其它苏联战斗机不同的是米格-17不是经由于苏联空军或者防空部队招标而产生的,而是米格设计局自行进行的改良方案;米高扬决定改善米格-15的缺点,尤其在高速飞行下米格-15飞行性能极差的缺失。由于空气动力学的缺陷,米格-15在穿过音障时会发生机翼脱落和其它效应,这大大影响了它的使用能力。米格-15的另一个不足在于它容易在运动中进入尾旋。而且通过实验证实即使使用更强大的引擎,米格-15依然不能达到超音速,原因是机翼的后掠角的不足。因此1949年1月决定开始研究克服米格-15的空气动力学不足。由此产生了代号为SI的战术战斗机的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代号为SP-2的全天候战斗机的项目。这两个项目使用相同机翼,其目的也基本上一致。 米高扬与俄罗斯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合作研制了一个机鼻进气,比过去细长了许多和加强了的机翼。为了加强机翼的强度它的边缘被加宽。机翼前缘内侧后掠角49°,外侧改为45°30’,两种不同的后掠角度设计一是为了配平的需要,二是需要配合来自米格-15的机身结合构造。为了使得飞机不“过分稳定”,其两个机翼之间呈-3°的上反角。 每边的三个翼刀限制沿翼展方向的气流,改善了副翼的性能。 与米格-15相比最内侧的翼刀更加靠近机身。在最外边又加上了第三个翼刀。副翼加大和加强,机翼后缘使用傅勒式襟翼。 新机型的基础是米格-15bis,前半部到第13号框架没有变,从这里装上机翼。SI-1的引擎装设由一台无后燃器的克里莫夫VK-1。机身后半部延长了90厘米,所以整个机身的长度为8,805毫米。减速板位于机身的左右下方,在原型机上总面积为0.522平方米。最大后掠角达50°。相对于米格-15bis其升阻比从13.9:1降低到13.6:1。 1949年初最初的三架原型机的开始制造。SI-1于1949年7月竣工。由于许多事后的加工直到1949年12月才用卡车运输到格罗莫夫试飞院。 最初装入的引擎被证明无法使用必须更换,因此首飞被拖延。1950年1月14日原型机进行处女航。一开始试飞很成功,证明米格-17在穿音速时的飞行性能比米格-15好。2月1日它在2.2千米的高处达到了每小时1114千米的,这相当于马赫1.03。此后他们使用原型机测试它的运动性能。但是3月20日却发生了一次灾难。试飞员已经结束了他的试飞任务,从11千米的高空开始下降。在约五千米的高度飞机突然进入俯冲,试飞员完全丧失了对飞机的控制之后撞击到地面上,飞机全毁,试飞员当场丧身。俯冲的原因一开始不明,因为试飞员没有时间使用无线电报告状况。 1950年3月开始使用SI-2继续试飞。试飞实验一直到1950年末。 在这段测试中试飞员确定SI-1坠毁的原因,他在测试中遭遇类似情况并成功降落。在约每小时1000千米的高速飞行中机身后部突然发生剧烈的震动。试飞员立刻减速并且升高。事后检查发现60%的水平安定面脱落,升降舵也损失大半,幸好试飞员得以成功地降落。 稍早试飞员就已经对机翼的刚性提出批评,高速下会发生副翼反效的现象。这个认识导致了机身后部的重新设计和提高机翼的刚性。 两架新原型机分别是编号SI-01(序列号54210101)和SI-02(序列号54210102)。为了迅速恢复试飞,SI-02由一架编号53210671的米格-15bis直接改装新的机尾和机翼 SI-2

。改装时间为1951年1月15日至2月16日。SI-02是SI研制系列中第三架飞行的飞机。至1951年4月为止试飞了44次,然后这架飞机被交付给官方进行检收。1951年7月1日第一批检收飞行完成。一个新发现的弱点是位于机翼中部的皮托管的位置。在使用副油箱时会发生碰撞的问题。最后决定在翼端使用两个皮托管。在检收过程中还决定由于相对于米格-15其结构上的变化非常大,足以使用一个新的编号:米格-17。第二批检收飞行也是使用SI-02,从1951年7月10日开始。 1951年5月SI-01完成,6月1日开始试飞,6月23日试飞完成。8月厂内又进行了一次颠簸试飞,然后原型机交付官方检收。在官方检收过程中于9月11日和10月10日又进行了两次颠簸试飞,其结果证明飞机非常好控制。最初规定的最高飞行为马赫1.03。 1951年8月25日苏联政府决定批量生产。1951年9月1日六座工厂开始生产工作。

苏联米格-17歼击机简史

苏联米格-17歼击机简史

MiG-17 在北约获得了相当优雅的代号Fresco。“Fresco”,它本质上是朝鲜战争之星MiG-15 的改进版本,MiG-15 于1952 年开始批量生产。“第十七”与其著名的前辈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大的机翼和尾翼掠过,更长的机身和腹冠的存在。所有这些都提高了最大飞行并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

MiG-17 成为苏联最后一种量产的亚音速(更准确地说是超音速)前线战斗机。在第一批生产中,安装了一台推力为2.7 吨的-1 涡轮喷气发动机,在随后的生产批次(名称中带有字母)中,安装了一台推力为3.38 吨的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1安装。在1952 年至1960 年间,苏联总共生产了8,000 多架米格17,包括前线战斗机MiG-17 和MiG-17,“有条件的全天候”拦截机MiG-17、米格-17 和MiG-17 ,以及少量战术照相侦察机MiG-17。最大起飞重量约6-6.5吨,不同机型最大高空飞行1114-1145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5600-16600米,外挂油箱航程1900- 2000公里。

MiG-17拦截机的一个特点是配备翡翠雷达瞄准具,部分型号还配备热测向仪和红外瞄准具,可以在夜间飞行和作战。

MiG-17和MiG-17的内置武器与MiG-15和MiG-15bis一样强大,配备一门37毫米的-37机炮和两门23毫米的-23机炮。 MiG-17 和MiG-17 拦截机配备了三门-23 机炮,而MiG-17 侦察机则配备了两门。此后,MiG-17的改进型MiG-17没有装备机炮,而是携带4枚射电波束制导的苏联第一批空空导弹-5(-1),投入使用在1950 年代后半期生产。这当然是航空兵器研制的一大进步,虽然在发射-1时,为了追击空中目标,机载火控雷达需要始终照亮目标指挥导弹。此外,舰载机只能从后方攻击机动性差的敌方轰炸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的需要。随后的米格17拦截机装备了-3近程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大大提高了使用导弹摧毁敌机的效率。

为了攻击和摧毁地面目标,MiG-17机翼下有2个挂架,可挂载2个-5 57毫米火箭筒(各16个)或2个50-100公斤炸弹。当然,与当时北约战术战斗机的作战载荷相比,还是不够的。比如意大利的亚音速菲亚特G91战斗机攻击机,在空战中与米格17相比没有优势,但其作战载荷却高达1.8吨。不过,这并不妨碍日后苏联空军装备超音速战斗机时,将MiG-17和MiG-17战斗机改装为轻型战斗轰炸机类别。 1970年代,苏军部分歼击航空团的米格17全部更换为超音速-7(携带244、-24和-28核弹,相当于3万吨TNT)。当然,也有一些战斗轰炸航空团混编的,比如米格17的2个旅和-7的1个旅。

1955年,波兰从苏联获得了生产MiG-17的许可。从1956 年到1963 年,波兰生产了1000 多架各种类型的MiG-17 战斗机,其中包括MiG-17(波兰型号Lim-5,后来改装成轻型战斗轰炸机Lim-5M、Lim-6、Lim-6bis和战术侦察机Lim-5MR、Lim-6R  和Lim-6bisR) 和MiG-17(波兰型号Lim-5P,后来改装成Lim-6M  轻型战斗轰炸机)。捷克斯洛伐克根据许可生产了457 架MiG-17 拦截器(捷克型号S-104)。

国外最大的米格17制造商无疑是我国。 1953年11月25日,苏联政府同意将米格17的制造特许权移交给我国。从1956年6月到1959年5月,我国共生产歼5战斗机767架。此后,我国仿制米格17,生产出歼5A战斗机。从1964年11月到1968年5月,共生产了124架战斗机。此外,我国还小批量生产了歼5作战侦察机。以米格17为基础的歼击5教练机生产数量最多,从1966年到1986年共生产了1061架。顺便说一下,苏联并没有生产教练机版本的米格17战斗机。他我们使用久经考验的MiG-15 教练机。

除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中国外,各型米格17战斗机装备在以下国家的空军中,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阿富汗、保加利亚、匈牙利、越南、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东德、埃及、印度尼西亚、津巴布韦、伊拉克、柬埔寨、朝鲜、古巴、马达加斯加、马里、摩洛哥、莫桑比克、蒙古、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罗马尼亚、北也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叙利亚、索马里、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斯里兰卡、埃塞俄比亚和南也门。可想而知当时苏联的国防出口是多么有效。

奇怪的是,在1986年,美国通过一个身份不明的供应商获得了波兰生产的4架MiG-17和2架MiG-17战斗机,然后将它们送到美国空军国防与评估测试支持部门进行测试和评估。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美国一些机构和私人从东欧国家购买了约50架飞机。在一些华沙条约国家的武装部队中,MiG-17 战斗轰炸机版本一直服役到1991 年7 月华沙条约解体。截至1989 年6 月,保加利亚空军有35 架MiG-17,波兰有45 架,罗马尼亚有45 架60. 1990 年签署《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时也考虑到了它们。 1993 年7 月12 日,波兰空军的MiG-17 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冷战时期,米格17战机参与了多次武装冲突,但其影响力和知名度远低于其兄弟米格15和米格21。

最早使用米格17战斗机作战的是我国。 1956年6月22日,空军第12师第34团用一架米格17战斗机击落国民党空军一架B-17。这是我国国土防空作战中第一架夜间击落的敌机。在1958年7月至10月的金门地区空战中,我军使用米格17战斗机进行了13次空战,击落敌机14架,击伤敌机9架,有效掌握了战场制空权。

在国土防空作战中,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使用的米格17(J-5)系列战机击落美国空军和国民党空军的机型有F-84、F-86 、F-4B战斗机,以及RB-57A侦察机、P2V巡逻机等。

除了我国,越南空军在越战中使用米格17战斗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965年4月,越南空军航空兵第921团的米格17取得空战首胜,击落美军F-82架。 1966年6月至12月,越南空军使用米格17战机击落美军飞机18架(美方确认9架)。越南空军使用米格17战斗机最有效的战术是低空近距离机动作战。要知道米格17战斗机在低空的机动性比庞大笨重的美军战斗机要高出不少。别说F-105了,就是F-4,低空也敢放手一搏。此外,越南空军于1972年4月19日使用米格17攻击美国军舰,击伤美国驱逐舰DG-806 Higbee“Sigbee”号。两门127 毫米主炮的炮塔被炸毁,炸伤三名船员。此外,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旗舰巡洋舰USS  CLG-5俄克拉荷马城号受轻伤。

在中东战争中,米格17战机也频频亮相,虽然他与以色列空军的空战并不能说特别成功。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空军的米格17空战表现不佳,损失一架。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由于以色列空军的突袭,埃及和叙利亚的大部分米格17和其余飞机在机场被毁。但埃及和叙利亚空军的米格17仍出动攻击以色列坦克纵队,击落一架以色列“神秘”战斗机和一架“超神秘”B2战斗轰炸机。 1973年10月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叙利亚米格17编队损失惨重,埃及米格17、苏7、苏20、幻影V出动进行地面支援,有效掩护进攻西奈半岛的埃及地面部队。非洲国家的武装冲突中也有米格17的身影,比如1977-1978年的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边境冲突,但索马里的米格17战机大多被地面炮火击落。

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在今天,这种战斗机也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最后一个还拥有大量米格17战机的国家,就是东北亚某国了。该国在1956年初步获得150多架米格17和歼5战斗机,1958年开始获得米格17战斗机。1990年代服役的米格17系列战斗机有150多架,至今仍有今天大约有100 人在服役。

米格-17战斗机的服役事件

1950年代中苏联空军开始在部队里列装米格-17和米格-17F,以取代米格-15。在战略航空防御中则使用米格-17P和米格-17PF,一直到1960年它们是一线空军的主力战斗机。

1955年仅苏联空军就有2150架米格-17飞机。从1954年开始在华沙条约国家的军事基地里也开始驻扎米格-17。比如从1956年至1967年在东德驻扎的苏联米格-17取代了当时的苏-7。上世纪50年代初期,冷战开始后,美国侦察机不断飞越苏联上空。苏联空军采用米格-17战斗机阻止美国的侦查行动。

1953年7月29日,朝鲜战争停火之后的第二天,苏联两架米格-17首次在海参崴附近击落了一架从日本起飞,执行机密电子监听任务的美国RB-50G侦察机。机上仅有副机长John E. Roche幸存,机上其他十多名组员,包括一名苏联人被认定为失踪或者是遭苏联逮捕。据信这一次攻击是为了报复前一天美国F-86战斗机在鸭绿江附近击落一架Il-12运输机的行动。参战的两名苏联飞行员分别获得红旗勋章和红星勋章。

1954年5月9日一架米格-17PF和一架B-47在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发生空战,美机负伤逃脱。由于苏联的指令传播非常慢,因此只有很少美国侦察机被阻截。1954年9月4日在纳霍德卡一架P2海王星被击落。

冷战期间,西方不断释放高空侦察气球到苏联领空,所以米格-17也用于阻击高空侦查气球,但是仅有少数气球被击落。

从1956年开始美国使用U-2侦察机,米格-17无法拦截这种侦察机。第一次报告U-2于20千米的高空飞过莫斯科时苏联还不太相信,因为当时在雷达上也没有发现它。但是此后不久在另一次飞越苏联时证明了这种新侦察机的能力。米格-17不断试图拦截这种新的高空侦察机,但是始终无效。因此对付U-2越来越成为地对空导弹的任务。

1958年6月27日两架米格-17载埃里温以南击落了一架C-119运输机,尽管美机坠毁,但其机组人员没有受伤被俘。当年7月7日其机组人员被交给美国代表。

1958年9月2日苏联米格-17在亚美尼亚上空击落了一架美国C-130运输机,17名机组人员丧生。

1958年11月7日两架米格-17攻击了一架侵入苏联领空都美国B-47轰炸机,并击伤对方。美国飞机带伤飞行并逃到国际空域。但是最后却坠机海上沉没。

苏联空军的飞行表演队在1950年代中也使用米格-17F。从1960年开始米格-17开始退到空军的一线,米格-17被更先进的机型取代。剩余的米格-17经过多种改型,用于其他目的。有的改装为拖靶机,有些改装为无人机。苏联空军部队使用米格-17,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中期。

1963年夏季,一架小型飞机从伊朗方向闯入苏联领空。两架米格-17受命升空拦截。由于这架小型飞机试图逃离苏联领空,因此被击落。1966年夏季,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事件。这次小型飞机被升空拦截都苏联战机迫降。其机组人员后来被遣返。

1967年5月25日一名22岁的苏联空军中尉,驾驶一架米格-17叛逃西方在联邦德国(西德)降落。第二天苏联飞行员和米格-17飞机都被移交交给美国机关。1967年5月29日叛逃飞机被送还东德。 1、1956年6月23日,中国空军在江西广丰地区击落台湾当局空军B-17G型飞机。22日22时,台湾当局1架B-17G型飞机窜入浙江玉环岛上空,高度2000米,时速300千米。先后经浙江天台、义乌、寿昌、安徽歙县、休宁、江西婺源、德兴、广丰等地,投撒传单。23日零时39分,空军第12师第34团团长鲁珉驾驶米格-17F型歼击机起飞,在地面指挥所引导下接敌,鲁珉利用月光在距离2千米目视发现敌机,占位攻击,第1次距敌机400~500米开炮,击中敌机;第2次距敌机270米开炮,将B-17G型飞机击落,坠于江西广丰县境内,机上台湾当局空军少校飞行员叶拯民等8人全部毙命。

2、1956年8月23日凌晨,空2师6团米格-17Ф飞机击落入侵侦察的美国空军P4M-1Q电子侦察机1架 。

3、1956年11月10日夜间,空3师米格-17Ф飞机击落入侵的国民党空军C-46飞机1架 。

4、1957年4月24日,空2师米格-17Ф拦截国民党空军的RF-84F侦察机,在时速1300千米条件下2次开炮,迫使一架敌机在韩国济州岛迫降撞毁,为世界航空史上首例超过声速条件下的空战 。

5、1958年7月29日,台湾国民党空军F-84G飞机四架向广东汕头方向进袭。中国空军十八师赵德安大队4架米格-17战斗机起飞迎击。赵德安大队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自己无一损伤,以三比O的战绩告捷。毛泽东主席高兴地对空军刘亚楼司令员说:“祝贺你们旗开得胜! ”

6、1963年6月19日,台湾国民党空军战略侦察机中队的美国P-2V型飞机起飞,在夜幕掩护下于20时40分左右窜入中国大陆地区进行侦察活动。此后,虽遭中国空军多批战机的拦截,但P-2V型飞机凭借较强的电子干扰能力和灵活机动得以逃脱。次日零时18分,空军指挥所命令飞行员王文礼驾驶编号2074的 米格-17飞机,高速出航迎击。P-2V型飞机发现又有战机跟踪拦截,十分紧张,迅速施放电子干扰。经验丰富的王文礼将飞机减小至最低水平,并尽可能减小与敌机的差,增加跟踪时间,并根据P-2V型飞机施放电子干扰的特点,识别判断出真假目标信号,紧紧跟住了目标。P-2V型飞机机组人员见干扰不灵,马上采取机动动作,时而作不规则的蛇形机动,时而大角度转变飞行方向。王文礼紧追不舍,在机动追踪中,抓住机会并连续向敌机开炮射击,P-2V型飞机当即空中中弹起火。王文礼驾机在空中盘旋,直到看到敌机坠地爆炸。此后,P-2V型飞机再也不敢进入中国大陆地区纵深侦察。为了表彰王文礼的功绩,1963年6月28日,周恩来总理专门接见了他和有关人员,空军授予他“夜空猎手”荣誉称号。

米格-17飞机在中国防空作战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的编号为6691的米格-17飞机,曾由空军飞行员张滋驾驶,击落过国民党入侵的C-46型飞机1架 。 阿尔巴尼亚:1950年代中苏联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十架米格-17。1961年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关系恶化后中国成为其武器提供者。1965年中国提供了第一批歼-5和歼-5甲。1972年阿尔巴尼亚有四个歼-5飞行队。1999年阿尔巴尼亚还有十一架歼-5甲、两架歼-5和三架歼教-5在服役。

阿尔及利亚:1960年代中阿尔及利亚空军获得了60架米格-17F。从1979年开始它们主要被用作地面攻击机。有几架在1980年代里被用作教练机。阿尔及利亚至1990年代里使用米格-17。

阿富汗:1957年阿富汗共和国空军获得了他们的第一架米格-17,苏联派飞行员和教练员。1967年阿富汗有32架米格-17。此后阿富汗的飞行员由当地的飞行学校培育。1978年四月革命后它们成为阿富汗最重要的攻击机。1980年代里阿富汗政府使用它作为地面攻击机来对付圣战者。阿富汗政府向苏联要求新的一批米格-17,但是苏联没有供货,因为此时苏联已经没有制造米格-17的机器了。因此阿富汗决定使用更现代化的米格-21。至1982年为止阿富汗还使用米格-17作为教练机。

埃及: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空军使用米格-17。它们的对手是以色列空军的超神秘4战斗机。埃及飞行员的培训比以色列飞行员的差,因此在这次冲突中米格-17的能力无法被判断。1956年10月31日两架超神秘射落了第一架米格-17。战后埃及和叙利亚均继续购买米格-17来扩充其空军。在此后埃及的米格-17也一再与以色列空军发生冲突,但是对于以色列更加先进的飞机只在少数情况下获胜。1962年至1967年在也门爆发的冲突中埃及与沙特阿拉伯的空军发生冲突。在这里米格-17主要被当作地面攻击机使用,但是偶尔也与小猎狗战斗机发生空战。

1967年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米格-17已经显过时,空战中容易被击落。许多埃及米格-17在地面上就被摧毁了。1970年两名埃及米格-17飞行员误降以色列机场,使以色列意外地获得了两架米格-17。至1970年代中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军队中还有米格-17使用,作用有限。在“赎罪日战争”米格-17又被用来进行地面攻击。叙利亚的米格-17编队损失惨重,埃及的飞机在西奈半岛上可以使用空对地导弹获得许多成果。埃及米格-17改装为外挂八枚无控火箭,同时前机身两挂点还可以挂载两枚炸弹。

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空军从苏联获得了40架米格-17F。1979年尚有20架在使用。这些飞机参加对索马里和对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的战争。1991年尚有15架飞机作为地面攻击机。

安哥拉:古巴向安哥拉提供过数架(可能八架)米格-17F。这个过程的经过不详。1980年代末它们被更现代化的米格-23F取代。

巴基斯坦:从1975年开始巴基斯坦使用20架歼教-5作为教练机。

保加利亚:从1955年开始保加利亚空军使用米格-17F和米格-17PF。波兰至少提供了两架Lim-5P。1963年波兰又提供了数架拥有侦察设备的飞机。早在1960年代初米格-17就开始被米格-19取代。1988年最后一架米格-17被苏-25取代退役。

朝鲜:朝鲜战争后朝鲜大大扩充军备。1956年获得了150架米格-17F和歼-5,1958年引进米格-17PF。1990年还有150多架飞机在服役。

北也门:1972年内战结束后北也门获得了30架米格-17F,1979年它们被新飞机取代。至1987年为止六架依然作为高级教练机使用,此后也被取代。

波兰:1955年5月和8月波兰从苏联获得了两批共12架米格-17PF,它们的任务是保护华沙。1975年它们被波兰产的Lim-5取代。其中八架被作为地面攻击机使用。1980年代里它们退役。

第一批波兰制的Lim-5与1956年11月交付部队。1957年3月两个东德边界附近的联队获得Lim-5并装备完备。1959年2月12日第一批Lim-5P交付,同年5月4日装备完备。最后12架飞机是1979年退役的。

1960年12月Lim-5M被引入,1963年3月15日Lim-6bis。最后一架波兰海军的Lim-6bis于1988年退役,空军的同型号飞机于1992年2月20日退役。

1971年至1974年之间40架Lim-5P改造成Lim-6M、14架改造为Lim-6MR,这些飞机中最后一架于1988年12月8日退役。36架Lim-5P被改装为Lim-5R当作侦察机,它们从1960年7月7日开始被编入一个特殊侦查连队。此后从这个联队中不断有Lim-5R被撤出该编入攻击机联队。从1963年起Lim-5R又开始进行侦察工作。1970年代初Lim-5作为战斗机被米格-21取代,许多飞机被交付飞行教练。它们中一些一直被用到1991年。Lim-5也被用作试验机和靶机拖拽机。波兰Lim-5的最后一次飞行是在1993年7月12日。退役的飞机一开始被收存在卡托维兹和比得哥什。大多数飞机被拆毁。一些被交给波兰飞机的技术学校作为练习机,一些被收藏,另一些被用来做广告。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从1957年至1985年东德空军使用了米格-17、米格-17F和米格-17PF。所有六个战斗机大队均使用了米格-17。从1957年6月至1958年4月苏联向东德提供了第一批米格-17和米格-17F。它们取代了当时使用的雅克-11和过渡性的米格-15bis。东德获得的第一批米格-17没有后燃器,而且是苏联军队使用过的二手货。这批共有15架。他们一般给刚刚从飞行学校出来的新飞行员使用,或者给教练员使用。一些这些飞机获得了一个通过液压加强的高度控制和扩大的减速板来提高它在高空的灵活性。

东德拥有最多的是米格-17F,共153架。它当时是东德国家人民军的标准战斗机。它们是波兰生产的Lim-5。进行地面进攻时可以用两枚250千克炸弹来取代外部油箱。1960年末苏联飞行员又将数架米格-17和米格-17F飞到科特布斯交付东德空军。照片中的米格-17是属于这一批的。有限全天候的米格-17PF是波兰制的Lim-5P。它们从1959年1月至5月交付东德。为了减轻其重量37毫米N-37D被第三门23毫米NR-23炮取代。虽然如此它比一般的米格-17重280千克。这批飞机共有40架。

从1962年至1967年米格-17逐渐被从战斗机队中淘汰和被米格-21取代。保存最好的47架米格-17F从1973年至1975年在德雷斯顿被改装。在Lim-6bis的基础上在每个机翼下在机身和外部油箱之间装了两个可以装16枚不可控的57毫米S-5导弹的容器或者两枚250千克炸弹。这样这些飞机被改造为地面攻击机。所有其它米格-17都保留了它们原来的铝外壳,只有这些飞机的上部被涂成棕色和绿色的迷彩服,下部被涂成蓝色。这些飞机从1971年开始使用。1980年米格-17被米格-23取代。部分米格-17作为资源提送给非洲国家(莫桑比克获得12架,几内亚比绍获得三架)。1985年最后一批米格-17F退役,它们当中没有被拆除的今天大多数在博物馆中展出。

东德飞行员对米格-17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满意,唯一出现的问题是米格-176F和17PF的发动机VK-1F会过热。它们的后燃器只能短时间使用(7000米以下三分钟,10000米十分钟),此后不能再被使用。

古巴:猪湾事件后苏联向古巴提供了先进的武器。虽然可卸载核弹的Il-28轰炸机后来被撤出,但是30多架米格-17留在古巴。此后苏联又继续向古巴提供米格-17。1971年古巴空军有75架米格-17。此后它们被新飞机取代,它们本身被改装为地面攻击机。1991年还有18架米格-17作为地面攻击机在使用。

1969年10月6日一名古巴飞行员飞着一架米格-17逃到美国,没有被美国国防发现。飞行员和飞机均留在美国。这个事件导致了空中预警机的开发。

几内亚:几内亚从苏联获得了八架米格-17F,作为代价苏联可以在科纳克里部署Tu-95轰炸机。1991年六架米格-17依然可以飞行。这些飞机有时被几内亚飞行员作为高级培训机使用。

几内亚比绍:1980年代初几内亚比绍从东德获得了三架Lim-5,还从几内亚借了数架。1991年丧失了两架后还有三架。

柬埔寨:1963年苏联向柬埔寨提供了三架米格-17,1964年又提供了九架飞机。1964年末中国又向柬埔寨提供了六架歼-5。1970年3月暴乱后美国军队仔细地研究了这些米格-17。1971年在金边附近的战斗中大多数米格-17被毁,剩下的也因为缺乏备件而很快无法再使用。它们被美国飞机取代。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是最早获得米格-17F的国家之一。1955年两架样机就已经被送到捷克斯洛伐克。本来还打算在当地制造。1956年9月2日这两架飞机首次在公众展示。1957年4月米格-17PF被引入。在捷克斯洛伐克米格-17的主要任务是射击西方的侦查气球以及抵抗北约飞机的模拟进攻。捷克斯洛伐克获得的30架飞机至1969年被作为战斗机使用,此后被先进的机型取代。

津巴布韦:1986年津巴布韦获得了一些歼-5和歼教-5。1991年歼-5被歼-7取代,但是歼教-5依然作为教练机使用。

罗马尼亚:从1956年开始罗马尼亚获得米格-17F和米格-17PF。1970年代初这些飞机不再作为战斗机使用,而是改装为攻击机。1970年代末还有70架飞机被使用。1991年还有十架飞机作为教练机。

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独立后从苏联获得了八架米格-17F。1991年还有六架在服役。

马里:1960年代里马里从苏联获得了五架米格-17F。它们被驻扎在巴马科。1991年还全部在服役。

美国:美国测试了一系列米格-17。这些飞机是由逃到西方的飞行员带来的、迷航在北约国家的机场着陆飞来、或者通过中间人买的。美国对这些飞机仔细地进行技术检查,然后当作模拟敌机在空战训练中使用。1988年美国还正式从波兰购买了一系列Lim-5和Lim-6飞机。

蒙古:从1969年到1979年蒙古使用米格-17,此后被米格-21取代。

孟加拉国:中国向孟加拉国提供了数架歼-5。

摩洛哥:1961年2月10日摩洛哥独立后苏联提供了12架米格-17。一开始这些飞机由苏联人员维护,苏联也培训摩洛哥飞行员。1966年摩洛哥将这些飞机退役存库。1980年代初被拆毁。

莫桑比克:莫桑比克的空军共获得了30架米格-17和米格-17F,部分是东德提供的。1991年它们依然在服役。

南也门:南也门约有30架米格-17,其数量在12至37架之间。

尼日利亚:1967年8月尼日利亚获得了八架米格-17和28架米格-17F,它们主要是来自埃及的。飞行员主要是英国人和南非人。从1969年开始它们在尼日利亚内战中被投入。大多数损失是飞行员不良的培训导致的。到1970年内战结束不断发生事故。到1970年还有16架飞机可以使用,其它的被存库。从1975年开始它们被米格-21取代。

斯里兰卡:1971年3月在斯里兰卡爆发了一次暴动后斯里兰卡获得了五架米格-17。但是1972年1月这些飞机就已经因为缺乏部件和燃料而无法飞行。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1973年。此后它们又被使用并被使用到1979年。1991年斯里兰卡还从中国进口了两架歼教-5教练机。

苏丹:1969年政变后苏丹成为苏联和中国的朋友。中国向苏丹约提供了20架歼-5和歼教-5。1991年这些飞机里还有十架。1970年代末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发生冲突,双方均使用了米格-17,双方均报道击落了对方的飞机。

索马里:1963年索马里获得了12架米格-17,它们被驻扎在摩加迪沙和哈尔格萨。在与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大多数米格-17被毁。索马里与苏联的友好条约被撕毁后剩下的飞机很快因为缺乏部件而无法使用。1990年初它们最后被报废。

坦桑尼亚:1970年代初坦桑尼亚计划进口48架歼-5。1973年第一批的12架供货。但是此后坦桑尼亚没有继续购买歼-5,而是购买了歼-6和歼-7。1991年还有八架米格-17在服役。

乌干达:1966年乌干达从苏联获得了七架米格-17F。后来乌干达又获得了六架飞机。1976年它们作为战斗机被米格-21取代,此后它们被作为地面攻击机使用。1976年在以色列军队的恩德培行动中四架米格-17在地面上被摧毁,但是苏联后来又提供了新的飞机作为补偿。

匈牙利:1956年匈牙利获得米格-17。匈牙利十月事件后这些飞机被召回苏联或者禁飞。1957年它们重新开始被使用,但是数量比一开始少得多。这些飞机中包括米格-17F和米格-17PF。在1960年代里米格-17被米格-21取代。1970年匈牙利空军里已经没有米格-17使用了。

1969年8月14日一名匈牙利米格-17飞行员逃到意大利。匈牙利对他射击来防止他逃出,致使他坠毁。

叙利亚:1956年11月叙利亚购买了60架米格-17F,并派遣了20名飞行员赴苏联培训。后来又派了18名去波兰培训。1979年1月飞机交付。至1961年这些飞机被频繁使用,此后在战斗中被现代的飞机取代。1991年还有30架被作为教练机使用。

伊拉克:1960年代里伊拉克获得了约15架米格-17F和20架米格-17PF。1976年约有30架飞机分在三个队中。虽然1982年它们被100架歼-6取代,但是在1988年海湾战争中还有一些被使用。

印度尼西亚:捷克斯洛伐克共向印度尼西亚空军提供了60架飞机,其中至少有五架是Lim-5P,它们是1959年6月出口的。印尼九三零事件后它们参加清肃。1972年10月由于缺乏零件大多数米格-17已经无法使用,1970年代中它们被澳大利亚的F-86佩刀战斗机取代。

越南:米格-17在东南亚赢得了许多注意力。从1964年美国开始对北越进行空袭开始米格-17就是北越防空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北越的主要防空措施在于地对空导弹和高射炮,但是米格-17被结合在雷达导控的防空措施中。虽然它们没有像导弹和高射炮那么重要,但是依然是相当可怕的对手。在格斗中它们比F-105雷公战斗机和F-4鬼怪战斗机强,因为它们的灵活性高,但是美国战斗机可以依靠它们比较高的避免空战。北越飞行员通过一系列战术行动始终获得了一些胜利,但是总的说来米格-17击落美国飞机的次数相当少。为了防止这些飞机在地面上被空袭摧毁,因此它们被涂上迷彩色,有时被直升飞机运到密林中隐藏,然后在需要使用时运到依然可以使用的跑道上起飞。

米格-17的翼载荷比当时的美国战斗机都要小,而且这种老式飞机并不追求高速飞行能力,因此其盘旋性能非常优秀,足以在俗称“狗斗”(DogFight)的近距格斗中占据优势。对于参加越战的美国飞机来说,米格-17的个头很小,加上多从后方过来,通常很难发现,一旦被其逼近,则会陷入格斗中,攻击/轰炸机必须投放掉炸弹以提高飞行性能,这是美国飞机最不愿意的。

越战中的米格-17

在越南战争空战中,米格-17在低速时非常灵活,经常有美国F-4“鬼怪”战斗机飞行员发现,在进入米格-17后方准备用导弹进行攻击时,米格-17会突然拉起,以快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做一个筋斗绕至本机后方用机炮攻击。F-4没有机炮,一旦米格-17靠的太近则导弹都无法使用,因此F-4飞行员必须注意控制,以保证和米格的距离;而导弹也很难锁定这种灵活的小飞机。美国F-105战机虽然有一门“火神”机炮,但是一方面F-105机体沉重,盘旋性能远不及米格-17;另一方面F-105通常执行攻击任务,平显上的武器操作状态通常是空地模式,一旦碰上敌机常来不及切换到空空模式(操作麻烦,是当时美国战斗机通病),因此在与米格-17的交锋中吃尽了亏。有不少F-105对米格-17的击落纪录是飞行员靠肉眼估算提前量击落的。而大量的F-105则败于米格-17的三门机炮之下。唯一表现尚可的是美国海军的F-8“十字军战士”战斗机,这种飞机一开始就准备好了要用机炮交战,因此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飞行员的训练上看都是最适合于和米格进行格斗的机种。不过F-8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其盘旋性能并不比米格-17好,而且有个很糟糕的毛病:机炮故障率太多,往往一次空战没完四门机炮就都不响了。F-8没能改变战争初期美国战斗机吃亏的状况。

米格-17不能携带导弹,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它的威胁程度,美国飞机有时候会干脆扔掉炸弹然后逃跑,因为美国飞机快,所以米格-17往往追不上逃逸的美机。不过一旦美机陷入和米格-17的近距格斗,那么米格-17则会逐渐降低高度和,诱使美国战斗机进入飞行性能低下的区域并与其进行盘旋占位,然后用2门23mm和1门37mm机炮对其进行攻击。

米格-17战机的37mm机炮的炮弹威力巨大,通常命中一发便能摧毁一架战斗机,而且37mm炮比美国的20mm“火神”机炮射程远,因此美国飞行员戏称米格-17常能捡一个“金娃娃”,指米格-17即使从远处随便打一炮就可能捡个大便宜。不过虽然米格-17的炮弹火力比美国战斗机强,但是携弹量有限,通常只能做2-3次射击,加上米格-17油料有限,所以一般也不可能长时间作战,一次袭击未果便也只能返航,有很多美国飞行员在被米格-17咬住觉得已经没有希望逃脱的时刻却发现米格突然自行消失了 。

米格战机秘史(5)|米格战机

米格-17是苏联米格设计局在米格15基础上研制的一种高亚音速战斗机。在越南战争中曾立下赫赫战功,创造了大量以弱胜强的战例,成为世界空战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典战机。下面就让我们回顾米格-17鲜为人知的故事。

米格-17也许不像米格-15那样令世界航空界震惊,却延续了米格设计局的辉煌:总产量超过10000架,其中苏联生产了7999架,仿制型(中国歼-5、歼教-5,波兰LIM-5、LIM-6)的总产量达到2825架。米格-17先后装备过40个国家和地区,曾参与了众多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

研发历程

米格-17继承了米格-15的血统,从某种意义上讲该机是米格-15的“直系后代”。这种做法体现了米格设计局领导人米高扬和格列维奇的一贯科研策略——“循序渐进”。

对于米格-15的后继机型,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一致认为应采用新型45°后掠翼和VK-1涡轮喷气发动机。对于米格设计局来讲,这是风险最低的研制方案;对于苏联空军来讲,这是成本最低的研制方案。于是米格-17的最初设计代号为1-330,其最初型号为米格-15bis45°,其中45°含义是45°后掠翼。

斯大林对于米格-15bis45°的设想非常赞赏,在该机的设计方案提交给斯大林时,雅克夫列夫设计局和拉沃奇金设计局的方案几乎同时递送上来。而且雅克夫列夫和拉沃奇金在苏共政治局的朋友也在此时向斯大林展开了游说。斯大林对于这些说客的回答非常简单:“既然我们已经有了米格-15这样优秀的战斗机,那么就没有必要再研制其他型号的战斗机。当务之急是集中力量研制更先进的米格战斗机。”

在斯大林的指示下:苏联部长会议在1949年初正式下达了研制米格-15高级改进型的命令。研制任务分为两个型号——昼间战斗机和装有雷达的全天候截击机。

为了加快研制进度,米格设计局优先研制昼问战斗机型Ⅰ-330。此前米格-15的工程代号是S工程,而Ⅰ-330的工程代号为SI工程。其中Ⅰ的含义是改进型。除了米格-15bis45°这个型号之外,Ⅰ-330也被称为米格15bis“箭45”。

然而SI工程并不是第一种采用45°后掠翼的苏联飞机。为了夺回在战斗机研制领域的统治地位,拉沃奇金设计局在拉-15战斗机基础上推出了拉-176验证机。拉-176是苏联首架装有45°后掠翼的喷气式飞机。而且拉-176的研制进度非常快,早在1948年9月该机就投入了试飞。不久之后,令整个苏联航空界震惊的事件出现了:1948年12月26日,拉-176由试飞员费奥多罗夫驾驶,在试飞中突破了音障,最大达到马赫1.02,创造了苏联首次超音速飞行纪录。这个飞行纪录极大地提高了拉沃奇金设计局的地位,一时间拉176大有“先拔头筹”之势。

此时SI工程的45°后掠翼正在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进行风洞试验。面对拉-176领先的局面,米高扬和格列维奇显得格外镇定。他们深知只有在机翼的气动性能上占据上风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由于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的风洞试验条件有限,为了测试45°后掠翼的极限气动性能。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决定将45°后掠翼安装到B-5火箭动力试验机上进行深入测试。其实B-5是在缴获的纳粹德国DFS-346火箭动力研究机基础上研制而成。试验结果令米格设计局欢欣鼓舞——B-5火箭动力试验机安装45°后掠翼时最大达到马赫2.5。

SI工程在外观上与米格-15非常相似,识别两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SI工程在机翼上增加了一对翼刀,使该机共有6个翼刀,而米格-15只有4个翼刀。此外SI工程的机翼面积也有所增加,达到22.6平方米。而米格15的机翼面积只有20.6平方米。

为了降低成本,SI工程的前机身(第13号框架之前)与米格-15完全相同。SI工程的后机身加长了900毫米,使得机体长度达到8.805米(不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SISK程在机体内有两个油箱,容量分别是1250升和150升,最大载油量1412升。此外可以在机翼下挂载两个400升副油箱。

SII程的武器系统几乎与米格-15相同,包括1门N-37型37毫米机关炮(备弹40发),2门NR-23型23毫米机关炮(每门机关炮备弹80发)。当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该机的两个机翼下挂架可挂载2枚100千克炸弹或2枚250千克炸弹。此外该机装有1台S-13型照相枪(用于记录机关炮射击效果),1台AFA-Ⅰ侦察相机。为了保护飞行员,座舱前部有两块10毫米厚装甲板,飞行员还拥有10毫米厚的装甲头枕,防弹挡风玻璃厚度为60毫米。SI工程的航空电子设备与米格-15bis相同,包括“枫木”超高频无线电系统、“钡-M”敌我识别器、RPKO-10M无线电测向仪、OSP-48仪表着陆系统等。

1949年初,米格设计局所属第155实验工厂开始生产两架SI工程原型机。1949年7月,首架原型机SI-1出厂。在经过了工厂测试后,该机于1949年12月运至莫斯科近郊的茹科夫斯基机场,准备由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进行试飞。为了保证万无一失,米格设计局邀请了苏联空军著名试飞员伊瓦先科,此人是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曾参与了大量苏联早期喷气式飞机的试飞工作。伊瓦先科善于处理试飞中的意外情况,他还参与了米格15的试飞。

由于VK-1涡轮喷气发动机在地面试车时多次发生故障,直到1950年1月14日,SI-1才由伊瓦先科驾驶完成首飞。伊瓦先科对SI-1的首飞评价很高,他认为SI-1的加速性非常好,他推测SI-1的至少比米格-15bis快40千米/小时。不久,SI-1在伊瓦先科驾驶下于2月1日飞出了令人振奋的高速性能:在2200米高度,最大1114千米/小时;在10200米高度,最大1077千米/小时。也就是说SI-I的最大接近马赫1.0,距离突破音速仅仅是一步之遥。

此后,试飞工作转入测试SI-I的特技飞行能力。1950年3月17日,伊瓦先科驾驶SI-1爬升至l 1000米高度。当高度降至5000米时,SI-I突然进入俯冲,飞机像陨石一样撞击地面,伊瓦先科当场死亡。对于这次严重的飞行事故,米高扬像以往一样淡然处之,事故原因至今仍不明朗,准确地说是根本没有进行事故调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米格17是哪个国家——米格17》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