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容易得到根除?这主要与幽门螺杆菌特殊的定植部位和耐药率上升有关。幽门螺杆菌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受到黏液层保护。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江西甲硝唑耐药率,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容易得到根除?

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容易得到根除?

这主要与幽门螺杆菌特殊的定植部位和耐药率上升有关。幽门螺杆菌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受到黏液层保护。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中,除铋剂外,其他药物难以直接透过黏液层,需要在小肠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胃腔中存在胃酸,多数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或不能发挥活性,因此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体内、外不一致。为了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根除方案由多种药物组成,除抗生素外,质子泵抑制剂(PPI)抑制胃酸,铋剂可透过黏液层直接作用于幽门螺杆菌。

尽管因定植部位的原因根除幽门螺杆菌存在困难,但早年标准三联疗法(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PPI+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1周的根除率能达到90%。然而,随着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的耐药率上升,目前这些方案治疗1周的根除率已普遍低于70%,提示幽门螺杆菌耐药是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的滴虫性阴道炎老是复发,该怎么治疗

1.局部治疗 包括采用0.5%~1%乳酸或醋酸冲洗阴dao,然后用甲硝唑阴dao泡腾片(每片含200mg)或乙酰胂胺片[每片含乙酰胂胺(acetarsol)0.25g,硼酸0.03g]1片塞入阴dao后穹隆,1次/d或隔天1次,7~10次为一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亦可采用双唑泰栓(含甲硝唑200mg,醋酸氯己定8mg,克霉唑160mg)一个,每晚塞入后穹隆,7天为一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总有效率可达96.24%。局部治疗可有效控制局部症状,但不能彻底杀灭虫体,停药后易复发。

2.全身治疗 适用于所有阴dao毛滴虫感染患者、男性泌尿生殖道滴虫感染及带虫者治疗。首选药物为甲硝唑。200~250mg/次,3次/d,连服7~10天为一疗程。或采用一次口服甲硝唑2g的大剂量疗法。治疗后检查阴性时还应继续治疗1~2个疗程。如果对一次服用2g失败者,可改用7~10天方案,或将7~10天方案剂量加大为400~500mg/次。如果先采用7~10天方案失败,仍可加大剂量继续治疗。甲硝唑因有潜在致突变性,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其他尚有哌硝噻唑(piperanitrozol)对毛滴虫也有抑制和杀灭作用,0.1g/次。3次/d,口服,7~10天为一疗程,肝功能异常者慎用,个别患者出现紫癜、白细胞与血小板下降等副作用。

3.孕妇的治疗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均可应用甲硝唑。有症状的孕妇应该给予治疗以减轻症状。尽管现有资料表明甲硝唑无致畸胎作用,但妊娠头3个月应慎用。妊娠早期采用局部治疗可缓解症状,如克霉唑栓剂100mg,阴道内用药,1次/d,疗程7天。哺乳期用甲硝唑2g顿服疗法应中断哺乳 24h。

4.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治疗 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有未遵医嘱用药、再感染或耐药。近年来甲硝唑耐药病例国外时有报道,耐药菌株的阳性率尚不清楚,人群中的估计耐药率为5%。有报道对甲硝唑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患者用替硝唑治疗获得良好效果。对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患者可通过增加甲硝唑的剂量或换用替硝唑进行治疗:①甲硝唑500mg,口服,3次/d,疗程7天。同时阴道内应用甲硝唑栓剂500mg,1次/d,疗程7天;②甲硝唑2g,口服,1次/d,疗程3~5天;③替硝唑400~500mg,口服,2次/d,疗程7天。

治疗期间避免同房,勤洗外阴,勤换内裤,必要时夫妻双方同时检查和治疗。反复发作者,在一次治愈后,待每次月经干净后,阴dao局部用药1~2次,连续3个月,以巩固疗效。

甲硝唑既然属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为啥说明书中写道“每6-8小时静滴一次”?

这是由于:1、甲硝唑蛋白结合率低:<5%;2、甲硝唑PAE相对于其他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来说时间较短;3、甲硝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达15~30%),不可能一次剂量过大。同理,有些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也可以一贴一次用药。譬如:阿奇霉素。这是由于:阿奇霉素蛋白结合率相对较高,血清蛋白结合率随血药浓度的增加而减低。且血浆半衰期、组织浓度半衰期均较长,排出时间长。PAE也相对较长,所以一天用药一次。甚至还有用三停二的说法。因此,根据药动学分类,并用药时间间隔的唯一条件。

单独用阿莫西林能不能杀死幽门螺旋杆菌?

单独用阿莫西林能不能杀死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并且跟胃癌和胃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淋巴瘤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的成年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非常高。幽门螺旋杆菌又是一个很难自发清除的致病菌,如果不加以根治,会导致纵深感染。单纯使用阿莫西林是很难彻底将幽门螺旋杆菌杀灭干净的。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微厌氧菌,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但是胃部和十二指肠内属于微氧环境,而且幽门螺旋杆菌还特别耐酸,所以可以在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生长繁殖。幽门螺旋杆菌也是目前所知的能够在人的胃液中生存的唯一的一种生物种类,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势在必行。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需要联合用药

阿莫西林是抗生素类药物,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是在用来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时候,需要联合用药,单独使用效果不理想,还容易产生耐药性。对后期的治疗极其不利。所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就不能单独使用一味药物,需要联合用药。

治疗标准: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感染者,一般服用2-3中抗生素加质子泵抑制剂,也就是所谓的三联疗法。三联或者四联疗法最大的缺点就是会破坏消化道内的益生菌群,导致副作用的发生。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方案中包括三联疗法,还有四联疗法就是加左氧氟沙星、铋剂。目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三联四联疗法都不是很理想的治疗方案,要想单一味的阿莫西林就想根除,那就太不可能了。

如何经验性选择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

我国第五次共识推荐了7个含铋剂的四联方案(铋剂+PPI +2种抗生素),包含了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6种抗生素。方案的选择主要是抗生素组合的选择。

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很低或几乎不耐药,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已较高或很高。推荐的方案中有2种耐药率低抗生素组合,也有1种耐药率低、另1种耐药率高的组合(合用铋剂可在一定程度克服耐药)。这些方案治疗2周ITT分析根除率80%~95%。除抗生素组合外,PPI、铋剂的种类和剂量以及疗程也会影响疗效。

经验选择这些方案可遵循下列原则:(1)方案选择应根据疗效、费用、不良反应和药物获得性平衡后抉择。(2)常规询问既往抗生素应用和不良反应史,已应用过克拉霉素、甲硝唑和/或左氧氟沙星者,应尽可能避免。(3)含左氧氟沙星(基于国际惯例)方案不作为一线治疗;含呋喃唑酮的方案因为国家药监局相关新规定而存在应用困境(详见第五部分“问题17”),其他方案不分一线、二线。(4)青霉素不过敏者尽应尽量选择含阿莫西林的方案,青霉素皮试阳性不等于青霉素过敏,皮试阳性者可酌情再次皮试。(5)2种耐药率低抗生素组合较易获得高根除率;而一种耐药率低、另一种耐药率高组合疗效不如2种耐药率低组合稳定。(6)含克拉霉素和/或左氧氟沙星的方案不能重复应用,重复应用甲硝唑时剂量需要优化(增加剂量至1.6 g/d)。(7)疗程尽量选择14 d,除非相关研究已证实10 d疗程根除率≥90%,尤其是初次治疗失败后。

奥美拉唑与什么抗生素合用根治幽门螺杆菌最好

我们知道,幽门螺旋杆菌与数十种胃肠道疾病息息相关,经过临床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对患者均有明显获益。比如有消化性溃疡等高危因素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才能确保胃病根治,这时往往就需要使用到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类药物,那么到底哪些抗生素合适呢?具体如何使用呢?

根治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到底如何联合抗生素类药物?

根据2017年发布的《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方案:铋剂四联(质子泵抑制剂+铋剂+2种抗生素)作为主要的经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方案。正确应用这些方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可高达85%-94%。

标准给药方案为: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每日2次,餐前半小时口服】+【2种抗生素(餐后口服)】。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的标准剂量为:奥美拉唑20mg、雷贝拉唑10mg或20mg、泮托拉唑40mg、艾司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艾普拉唑5mg。铋剂的标准剂量为:枸橼酸铋钾220mg。

奥美拉唑和抗生素合用的具体选择方案有以下七种:

方案一:阿莫西林 每次1g,每日2次+ 克拉霉素 每次0.5g每日2次。

方案二:阿莫西林 每次1g,每日2次+ 左氧氟沙星 每次0.5g,每日一次或每次0.2g,每日2次。

方案三:阿莫西林 每次1g,每日2次+ 呋喃唑酮 每次0.1g,每日2次。

方案四:四环素 每次0.5g,每日3次或每日4次 + 甲硝唑 每次0.4g,每日3次或每日4次。

方案五:四环素 每次0.5g,每日3次或每日4次+呋喃唑酮 每次0.1g,每日2次。

方案六:阿莫西林 每次1g,每日2次+ 甲硝唑 每次0.4g,每日3次或每日4次。

方案七:阿莫西林 每次1g,每日2次+四环素 每次0.5g,每日3次或每日4次。

那么奥美拉唑联合其它抗生素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过程中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1.选择抗生素时需要注意幽门螺旋杆菌耐药问题

选择抗生素时要注意我国抗生素耐药率背景,我国细菌耐药问题十分严峻。根据我国多项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的,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方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在近些年的报道中有指出幽门螺杆菌对一些抗生素的原发耐药率:克拉霉素为20%-50%,甲硝唑为40%-70%,左氧氟沙星为20%-50%。幽门螺旋杆菌方可对这些抗生素发生二重、三重或更多重耐药,其中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双重耐药率>25%。总体上,这些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偏高,但也存在一定地域差异。而幽门螺旋杆菌方对阿莫西林、四环素以及呋喃唑酮的耐药率仍然很低,它们对幽门螺旋杆菌方仍然非常有效。所以,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方选药方案中,要尽量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的特点选择这些耐药率低的抗生素。

2.特殊人群抗幽门螺旋杆菌需谨慎

一般不推荐对14岁以下儿童常规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只要对存在消化性溃疡的儿童推荐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目前国际上也缺乏对老年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专家共识。再加上老年人身体状况一,因根据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获益-风险综合评估,个体化处理。

3.治疗的一般注意事项

应到正规医疗单位检查,确定疾病类型,准确判断是否有给药指征,不可盲目自行给药。

治疗过程中应当按时按量给药,否则易发生耐药情况导致治疗失败,推荐治疗周期为14天,具体疗程应遵医嘱。治疗期间注意清淡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补充某些特定益生菌,例如乳酸杆菌或鲍氏酵母菌。可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可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江西甲硝唑耐药率.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容易得到根除?》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