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二战中,假若美国不插手,德国pk苏联,到底会鹿死谁手?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存在的实际意义,因为美国必然是会插手的,根本不存在不插手这种说法,因为美国当时是世界第一的工业大国...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钢铁意志德甲,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二战中,假若美国不插手,德国pk苏联,到底会鹿死谁手?

二战中,假若美国不插手,德国pk苏联,到底会鹿死谁手?

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存在的实际意义,因为美国必然是会插手的,根本不存在不插手这种说法,因为美国当时是世界第一的工业大国它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制造了大量的武器,把它们贩卖给了各个国家,通过贩卖军火,完成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为后来的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奠定了基础。

倘若美国不插手的话,他的武器卖给谁?美国佬的武器没有卖出去,那他们的GDP怎么增加?那他们的经济怎么发展?所以从全球战略的角度而言,美国必然是会插手的。

当然虽然这个问题没有实际意义,但讨论一下是可以的,如果美国不参战的话,我个人觉得胜利者应该还是斯大林,虽然从物质的角度上来讲,如果美国不参加第2次世界大战不插手这场战争,联的实力会下降很多。因为在有一段时间里面,苏联之所以可以和德国抗衡,就是因为美国给他们提供了枪支弹药和一些生活物资等等。

据数据记载,仅仅在1944年美国就给苏联支援了3000多辆坦克以及5000将近6000架飞机,弹药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援助还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一批援助苏联就没有办法转移自己的重工业,做到自力更生这种程度。

但是我仍然觉得没有美国的话,苏联还是可以战胜德国,因为德国太小了,在二战时期,德国男人基本上是全民皆兵,二战结束之后德国基本上是遍地都是寡妇,苏联可以死得起人,但是德国死不起。

虽然没有美国的援助,苏联会死很多人,但是他们死得起,红色的钢铁洪流不是说笑的,人口基础非常的重要,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死亡了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但是他还可以站起来跟美国争霸这离不开他庞大的人口基础,连美国佬都在这庞大的人口基础上吃了亏又何况是德国人呢?

堪称是”插入欧洲的钢钉“,俄国当年到底是如何得到加里宁格勒的?

加里宁格勒是苏联在二战时用真枪实弹硬打下来的,苏德两军围绕加里宁格勒,当时还叫科尼斯堡,激烈战斗3昼夜,苏联伤亡了近7万士兵,硬是把科尼斯堡打了下来。德国投降后,东部领土被瓜分,加里宁格勒正式成为苏联领土,现在被俄罗斯继承。

01.科尼斯堡从19世纪末并入德意志王国。

德国曾经的疆土,要比现在的大。它的前身德意志王国,曾经在东部还有广袤的领土,即东普鲁士。在19世纪80年代,德意志王国吞并属于普鲁士王国的科尼斯堡。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将部分波兰领土并入了东普鲁士,进一步扩大了东普鲁士的面积。而科尼斯堡即东普鲁士的政治中心,是东普鲁士的心脏所在,也是苏联对德国作战的重要地点。

02.从科尼斯堡到加里宁格勒,惨烈的加里宁格勒战役

科尼斯堡是一座“钢铁堡垒”,但是苏联想进攻柏林,就必须吃下科尼斯堡这块硬骨头。当时科尼斯堡的守将奥托·拉施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被苏联围困4个月有余。但是他还是给科尼斯堡搞了三道防线,还建起了地下兵工厂。并且动员了绝大部分德国居民,总兵力达到13万,火炮与坦克上百辆,迫击炮3000余台。

苏军的力量总体要高于德军,虽然人数与德军相上下,但是苏联有400多辆坦克和两到三个集团军的航空兵,对科尼斯堡进行海陆空三方面的进攻。科尼斯堡的守军在激烈战斗三昼夜后被迫投降,德军战死4万人,被俘9万人,损失迫击炮两千多台,坦克也几乎全部废掉。苏联以巨大的代价获得了加里宁格勒战役的胜利。

03.波茨坦宣言,科尼斯堡成为苏联领土,在全面“苏联化”中被改名

二战后,根据苏美英的波茨坦协议,苏联得到了科尼斯堡及东普鲁士的北部。为了尽快巩固对这片领土的统治,苏联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其“去德国化”。其中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把这些新得到的城市改名,改成苏联式的名字。

但是城市太多,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太多名字,苏联人民就发挥把领导人名字命名城市的传统,用刚逝世的加里宁同志的名字来命名这片领土,即加里宁格勒州,而首府科尼斯堡自然改成加里宁格勒堡。之前看到加里宁格勒,还以为是用列宁的某个名字命名的。其实加里宁是苏联的“好爷爷”,大力发展苏联的教育事业,将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04.苏联解体,立陶宛独立,加里宁格勒成为飞地。

德国曾有机会要回加里宁格勒的,毕竟这么个地方被苏联占着,就成了苏联进攻西欧的哨站。但是在两德统一的问题上,为了换取苏联的支持,德国只好放弃了这座城市。但是谁想到苏联嘎嘣一下解体,立陶宛又刷一下独立,将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本土隔开,加里宁格勒就这样成了一块孤零零的飞地,伫立在欧洲的土地上,天天膈应着中西欧诸国。

苏联为什么要牺牲30万人拿下柏林,真相你真得懂吗?

1945年4月,柏林以东50公里,奥得河,钢铁洪流严阵以待。此时,欧陆局势已然明朗,纳粹帝国严酷专横的统治已趋分崩离析,曾经称雄一时的强权正在倒塌,德意志的核心腹地也归属于新的力量——苏联。历经了4年的战火淬炼与武器倾轧后,苏维埃国家似乎马上就要赢得这场生死之战。面对邪恶帝国最后的统治堡垒,新的战役已经箭在弦上。追溯历史,不禁要问,苏联为何不惜牺牲30多万条生命,也一定要攻克柏林呢?

一、兵临城下的军队优势

从1941年战争之初,纳粹德国大起三军进攻东欧,“闪电战”节节胜利,苏联左右支拙、方面军频遭“包饺子”,整个西部版图的军队屡遭围歼,形势危如累卵。再到1942年苦苦支撑,疯狂暴兵、军备产能剧增,加之英美援助,苏联开始稳住形势,双方你攻我打、战争有来有回,互不相让。到了1943年,随着国防军兵败斯大林格勒城下,艰苦惨烈的阵地战与消耗战之后,苏军开始逐步反击,将战争形势与斗争风向逆转。1944年,苏军更是一路向西,如入无人之境。对德军一连串的穷追猛打,势不可挡,钢铁洪流所到之处赤旗插遍。进入1945年,战争的天平已完全倒向苏联。4月,苏军横跨奥得河,来到此次战争的最后战场——纳粹首都柏林。

当时,德国已是将死之兽,可纳粹元首仍在总理府的地堡里负隅顽抗,幻想局势出现七年战争时期腓特烈大帝“奇迹式的翻盘”。然而,天道并不轮回。

远在柏林西部100公里外的易北河畔,英美联军似乎开始了犹豫与观望。对英美而言,这场欧洲大战并未过多波及本土,且远远谈不上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两国既无足够的政治军事理由,也没有耗费更多资源、人力物力继续战斗的意志。此刻的盟军刚结束鲁尔战役,实际上也没有做好充足的进攻准备。虽然艾森豪威尔一再强调盟军可随时打下柏林,但实际上,直到4月中旬盟军才大规模接近易北河。因而英美无心也无力攻打柏林,反倒是两国偃旗息鼓,乐得见“两强相争”以坐收渔利,这是苏联得以攻打柏林的客观军事条件。

二、全球争霸的政治考量

实际上,早在1944年英美诺曼底登陆后,因为雅尔塔会议的原因,原本可以在苏联之前攻打柏林的美国也是因苏联的一再要求而暂停了进攻,并把进攻柏林的任务交给了苏联。4年漫长的战争进程,期间更是长期存在着大国的博弈、盟友的斗争。战争进行到1945年,法西斯阵营大厦将倾,各国都开始思考如何占据更多的战后成果了。显而易见的是,谁攻下柏林,谁就能在战后瓜分利益时获得更多话语权与筹码!

如果不打,继续与德国拉锯,既不能迅速结束战争,而且有落后于盟军的风险,这对自己的战后利益影响极大。盟友此刻正渐渐变成对手。在丘吉尔计划要阻止苏军西进、盘算着控制影响更多的欧洲领土时,攻打柏林、继续西进成为苏联的必然选择。迅速而完全的胜利是必要的。对苏联来说,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如果放任英美占领柏林,那么未来德国必然重回西方阵营,与欧美一同对抗苏联。因此,苏联抢过主攻柏林的大旗,正是基于政治现实和国家战略目标的考量。

与此同时,也要想到,当舞台谢幕之时,当这段必然为后世永恒记忆的历史进程即将步入尾声之时,作为主角必然不能缺席。攻克柏林,这是战争时期苏联整个国家与人民的坚定意志。曾经杀得自己措手不及的敌国,如今却可以直捣黄龙,一举荡平其首都,这是苏联人的必争之路。

苏德战争于苏联而言可谓“奇耻大辱”。战争打响以来,苏联全体人民承受着这“敲骨吸髓”般的巨大苦难,近3000万军民伤亡、难以挽回的巨量经济损失、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中断、无数城市家庭家园被毁,凡此种种,苏联军民迫切希望复仇,而攻打和占领柏林便是一种极好的复仇方式。攻克柏林,是苏维埃国家塑造伟大民族精神的必由之路,也是鼓舞全体军民、团结国家、慰藉英灵的重要手段。想想看,有谁能忘得了红旗插上国会大厦那一幕呢?

三、名流千古的荣誉渴望

此外,攻克柏林绝对是可载于历史、明于世界的至高无上的荣誉。攻克柏林,这是苏联对世界的一种警告与宣言,是强大国家实力与极高国际地位的明示与阐释。苏联打倒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法西斯国家,战胜了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这足以向世界、向历史证明,苏联是伟圣的、苏联是强大强力的、苏联是不可战胜的。为了彻底证明苏联的强大力量以及自身对二战与全人类的贡献,也为威慑英美,斯大林决意用鲜血换取苏联应得的国际声望与历史地位。

于是,一切都按预定的“剧本”上演。1945年4月16日,打向柏林的第一声炮火响起。25日,柏林被合围;27日,苏军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战役至此结束。

柏林,一如瓦格纳笔下《诸神的黄昏》里的英灵殿,彻底湮灭,中欧的大帝国自此彻至此沉沦。而在东方,一个强权已然崛起,新一轮的征服就在路上。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图述数说

二战中的美国,为何不在苏德两败俱伤后出手将苏联一起消灭呢?

二战结束后美国是没有任何理由收拾苏联的,即使和苏联开战美国也不一定能够完胜苏联,所以美国二战后没收拾苏联或许才是正确的选择。

(一)苏德之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开始其伟大的征服之路,收拾波兰、打败英法联军、占领法国,短短2年时间横扫欧洲大陆。1941年6月22日德国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德战争爆发,最开心的是英国和法国,终于祸水东引德国将走上老路“两线作战”的局面。英法的愿望是:希望德国被送入急救室,苏联被送上手术台。 

1942年6月德军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3年2月2日为止,德军对此次“斯大林格勒会战”失败后,此后前线转入防守阶段,苏联开始反攻阶段。1941年12月7日日本法西斯为争夺战略资源,挺而走险悍然发动“珍珠港事件”,把地球上另外一端的工业强国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漩涡中。美国的参战直接给各参战国输入新鲜的血液,美国在二战中实行“先欧后亚政策”,主力调往欧洲战场,主要是先获得欧洲利益。 

1944年6月同盟国军队开辟第二战线“诺曼底战役”,这是美国真正踏上欧洲的开始,直到德国投降,此时同盟国军队和苏联已经瓜分德国。此时美国和苏联间接性的兵戎相见,战败后的德国是美苏最前沿阵地,美国要想收拾苏联已经可以在陆地上发动攻势。

(二)其中缘由

美国这时候为什么不出兵把苏联一起收拾了呢? 毕竟社会主义是西方列强最为疼恨的国家和制度,英国早有对付苏联的决心,若是美国此刻率领同盟国军队从德国开始向苏联进攻,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军队绝对会出兵苏联,那么美国胜算有多少?

对于苏联来说大不了再打一场苏德战争而已,可以说美国胜算基本为零,苏联庞大的国土面积大纵深防御战略,是所有国家最为忌惮的,这样就够美国和同盟国军队吃尽苦头了。要注意是此刻是1945年5月8日是德国无条件投降日期,美国原子弹还尚未研制成功,美军在欧洲大陆对付苏联红军,也未必是苏联对手。 此时美国拥有原子弹又为什么不收拾苏联呢?答案是:美国若是进攻苏联,必定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又会是一场旷日持久规模浩大的全面战争,全世界人民是不支持美国发动战争行为,搞不好美国会失去欧洲大陆也说不准。

实际上,二战打破原有的世界秩序,美国认为维护新的世界秩序,建立全新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秩序才是当务之急。毕竟新的世界秩序(联合国)还需要苏联的维护,单靠美国是无法维持新秩序的。何况英法还在虎视眈眈,不甘心失去世界霸主之位,用苏联还可以制衡英法,让美国稳坐世界霸主之位。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钢铁意志苏联柏林 钢铁意志德甲》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