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甲骨文是什么意思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该秉季德甲骨文,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年的甲骨文是什么意思
甲骨文,甲骨文公司的全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总部设在红木滩,加利福尼亚州。 2011年7月23日,美国联邦法官威廉·艾尔索普(威廉Alsup)当地时间周五拒绝了甲骨文的Java专利侵权谷歌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损害赔偿申索。
基本信息公司类型:上市公司(NASDAQ:ORCL)甲骨文
企业规模:世界五百强市值:1466.43亿美元(2011年)收入:$ 26.82十亿(2011岁)的口号:信息驱动的公司成立于:加利福尼亚(1977)总部:加利福尼亚州雷德伍德城海滩重要人物:劳伦斯·埃里森劳伦斯(拉里)J.埃里森业:数据库软件员工人数:108,429(2011年)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甲骨文公司(Oracle)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超过145个国家,为用户提供数据库,工具和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的咨询,培训和支持服务。甲骨文公司正式进入中国于1989年。编辑本段
Oracle产品,主要产品目前分为两大类:1。服务器(服务器)和工具(主要竞争对手:IBM,微软)*数据库服务器:2007年最新版本的Oracle 11G *应用服务器:Oracle应用服务器*开发工具:Oracle JDeveloper中,甲骨文设计,Oracle开发等2。企业应用软件(主要竞争对手:德国公司SAP)*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拥有超过10年的历史。 2005年,收购企业软件开发的软件公司仁科(PeopleSoft的),以加强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 *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自1998年以来,这个软件的开发。 2005年,收购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公司Siebel软件(的Siebel)的发展。编辑本段
很难想象,该公司诞生了,它实际上是一个传奇甲骨文IBM的开始。 1970年6月,IBM公司的研究员埃德加法院(埃德加·弗兰克·科德)在ACM通讯发表了他著名的“大数据共享数据库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数据的大型共享数据银行的关系模型)。这是一个转折点,在数据库的历史。要知道,层次模型或数据库产品和网格模型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地位。从本文开始,拉开了关系型数据库软件的序幕革命。虽然在1970年初诞生了关系模型理论,但是仍然没有看到在市场上推出了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反对者认为关系型数据库太慢,然后比较分层数据库。值得好笑,IBM是虽然1973开始了System R的项目来研究关系型数据库的实际可行性,也没有及时推出这款产品,因为它是IBM公司的IMS(著名的层次型数据库)市场不错,如果推出关系型的数据库,有很多人参与了IBM自身的利益。此外,IBM的大型和复杂的官僚机构在决策远远不够灵活。当拉里·埃里森大约有机会看到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的描述的一个工作原型,他发现其他公司错失的机会。当时,尚未有企业致力于商业化这项技术。埃利森和他的共同创始人鲍勃·迈纳和Ed奥茨承认一个非常巨大的商业潜力存在于关系数据库模型方面 - 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将永久地改变商业计算的形状。 1977年6月,拉里·埃里森和Bob矿工和Ed奥茨共同创立于美国硅谷一家名为软件开发实验室(软件开发实验室,SDL)的计算机公司(ORACLE公司的前身)。当时,32岁的拉里·埃里森,大学没能读研究生3辍学,只是一个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公司成立以来,矿工,总裁,奥茨担任副总裁,并埃里森,因为事情的合同,还是另一家公司上班。没多久,第一位员工布鲁斯·斯科特(使用Oracle数据库软件的人都知道有一个斯科特用户,没错,这就是斯科特,斯科特作为用户的口令老虎,这是斯科特猫名)加入进来矿工和奥茨在某种合同累的开发工作,他们决定开发一个通用的软件,但他们不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开发的产品。奥茨第一次看到了著名的论文埃德加法院,连同其他几个相关的文章和建议埃里森和矿工也读到。埃里森和矿工预见的巨大潜力为数据库软件(一起去IBM,没错),于是,SDL开始策划构建可商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不久,他们没有走出一个像样的产品,或者具体的,像一个演示。据埃里森和矿工他们以前的项目代码,从事投资由中央情报局一家公司,他们把名为ORACLE的产品。因为他们相信,ORACLE(字典中的解释才有意义的“神谕,预言”)是一切智慧的源泉。 1979年,SDL软件有限公司更名为关系(关系软件公司,RSI),在“软件开发实验室”不太像一个大的公司名称。 1983年,为了突出公司的核心产品,RSI再次更名为ORACLE。编辑本段
相对强弱指数增长在1979年的ORACLE产品的商业版本的计算机上夏季可用于DEC公司的PDP-11,该产品集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数据库的SQL实现,其中包括子查询,连接和其他功能。但不得不说,软件不是很稳定,而且缺乏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务处理功能。对于营销策略,该公司声称,这是该产品的第二个版本,但它实际上是第一版。之所以被命名为第2版而不是第一个版本,因为埃里森认为潜在的客户更愿意购买前两个版本,而不是原来的版本。 (虽然这样做有些不老实,或承认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把戏。截至目前也有一些公司推销自己的版本,称为客户1.0,1979 ORACLE学习吧!)多年以后的今天,ORACLE公司声称是第一为他们提供了第一个SQL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虽然软件不是很好,但客户仍然存在。美国中央情报局迫不及待地买了一套这样的软件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咨询了IBM的IBM后没有发现任何可能的商业产品,他们联系了RSI。所以RSI有了第一个客户。当时,政府和军事机构往往同时有几台电脑,但还没有任何“软件可移植”这样的说法,当然,也有能力来几乎没有任何应用软件。换句话说,在PDP-11的发展,ORACLE数据库不能用在IBM大型主机和DEC的VAX。不久,用户表现这样的需求:ORACLE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同时运行?这给RSI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是矿工和Scott)。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一般的软件设计用于在单个操作系统软件必须很少移植的能力运行。 1983年3月,RSI发布了ORACLE第三版。矿工和Scott历尽艰辛重新用C语言编写的这个版本。要知道,C语言是推出不久,用它来写ORACLE软件也有一定的风险,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很快就证明了如何这样做正确,C编译器便宜又有效。从现在起,ORACLE产品有了关键特性:可移植性。 ORACLE第3版还推出了“原子”的SQL语句和事务 - SQL语句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整个事务被提交或回滚。 ORACLE第3版还引入了非阻塞查询,使用数据“镜像文件之前,”检查存在和回滚事务,从而避免了读锁定(readlock)使用(虽然通过使用表级锁定限制了它的吞吐量)。同样在1983年,IBM发布了一个迟来的数据库2(DB2),但只可在MVS上使用。总之,Oracle已经采取了主动。今天,甲骨文公司(NASDAQ:ORCL)是仍然在这个领域的最前沿。几乎所有的行业在世界上的Oracle技术的应用,以及“财富”100强企业98使用的是Oracle的技术。甲骨文是在整个产品线(数据库,业务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开发和决策支持工具)开发和部署100%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软件公司的第一个。 Oracle是世界领先的信息管理软件及世界第二大独立软件公司的供应商。 Oracle是一个创新的公司。今天,为了使业务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互联网已经成为这一概念的共识,在原,Oracle是最初的几个公司之一练习这个概念。现在,Oracle致力于使所有软件都能够协同工作(即采用套件模式),其他公司,分析师和媒体逐渐认识到Oracle是正确的。甲骨文公司将在未来的呢?我们将秉承公司的传统 - 不断创新,引领行业的发展,我们希望客户所想客户所急,注重利用我们的软件来解决客户的问题。
编辑本段企业形象和Allison
Oracle的印象之外,往往与愿望相认,他的自我,自大,说话清晰,充分表现的佳佳化身。艾里逊1944年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母亲是未婚妈妈出生在纽约之后,他被送到芝加哥由其他亲属提出,12岁始知提高他们的养父。 20世纪70年代,当他第一次到京都,深受日本文化着迷。 “他们是最好的在这个星球上的战斗,但怀疑土匪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创办这个公司的最有礼貌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傲慢和谦逊的想法,我想复制这种文化。”不得不说日语字符与他一脉相承的,他说:。 “!感到害怕失败,激励我比我更恨贪婪失败”(我一直更出于对失败的恐惧比贪婪,我讨厌失败),他说:。 “我希望Oracle能够做到世界第一的软件公司,所以我可以超越比尔·盖茨”,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超过了上限2000时,比尔甲骨文公司股票见顶美因茨一个星期。佳佳由前甲骨文员工客户管理软件公司Salesforce的股份以来创办亦曾担任董事会成员。 Salesforce的是针对小型企业客户,同时非常相似OracleSalesOnline与Salesforce,甲骨文推出了面向服务的中型企业。之后,Salesforce的改变理念,与甲骨文和大中型企业客户的竞争,允许他的投资与甲骨文的利益冲突,所以他退出董事会收回投资,这家新公司。微软的垄断官司,甲骨文聘请了于2000年由辩护律师的秘密水门事件美国,寻求微软与微软的垃圾企业关系的支持。佳佳被接纳为在电视上,但问道:“我应该感到内疚”1993年,被驳回甲骨文的营销人员亚德遴肋轭提到自己和佳佳拒绝上床睡觉(我应该心疼“?) ,他们被解雇,她指的是获得佳佳的手,在香车美女艾莉森介绍,然后失去了她100万美元的和解,但随后马上派人暗中自己的调查,发现在主证据的女士是伪造的电子邮件索赔在1997年,被控犯有刑事罪,以她的法庭,她被拘留了100万元赔偿也被冻结了。
编辑本段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的最新市场价值,市场价值衡量一个公司的动态结果,利润和增长的条件,如综合竞争力的大小,根据2010年底的1月,苹果首次由金融时报公布的全球500强数据的市场价值赢得了全球IT产业最高层的年终市值。能够进入前十大公司的市场价值是可敬的顶级IT公司在订单的市场价值,这十家企业是苹果,微软,IBM,甲骨文,谷歌,三星,英特尔,思科,惠普和亚马逊。
[1]
编辑本段要求驳回
2011年7月23日,美国联邦法官威廉·艾尔索普(威廉Alsup)当地时间上周五驳回了甲骨文谷歌的Java专利侵权要求数十亿美元的损害赔偿申索。阿尔索普驳回了甲骨文公司报告的损失,称甲骨文的索赔“太高在许多领域。”艾尔索普还表示,甲骨文可以要求推迟审判,以提出了可信和客观要求。谷歌认为甲骨文应该不会得到任何赔偿,没有上周五的裁决艾尔索普发表评论。甲骨文发言人德博拉·海林格(德博拉·海林格)也拒绝在周五的裁决发表评论。[2]
编辑器在北京成立1991年7月,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开拓,为了更好地与本段的快速发展,甲骨文中国
业务的概述,以适应通信,甲骨文拥有的公司 - 北京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2000年8月8日,甲骨文公司正式在北京国贸大厦,新网站开设办事处,成为公司立足于中国市场,并长期服务于一个里程碑,是一个新的起点,长扎根中国市场,甲骨文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设立了分支机构,提供全面的电子商务平台,在中国市场,Oracle9i中,Oracle电子商务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的咨询服务和教育培训服务和技术支持在中国的服务。甲骨文员工达到483人,2002年10月Oracle公司的Oracle建立了研发中心在中国深圳,服务于技术开发,产品认证在关键领域和本地化,技术支持等。第二个研发研发中心还开通于2003年10月在北京2011年4月20日,甲骨文宣布推出Oracle中国连续五年荣获教育部颁发的“杰出贡献奖”。
目标通过提供领先的技术优势并教导中国软件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的经济大潮中成功地推动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供了具有成本效益,可靠,安全的企业软件在中国的客户,为他们的业务的增长作出贡献。
推进本土化战略,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致力于中国市场的公司在中国业务的91%是由当地的合作伙伴。还与中国人才交流基金会,培训4000多名中国软件的每个工程师今年,以满足软件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
编辑本段公司收购太阳
北京时间4月20日,甲骨文的声明将是每股9.50美元(总计约7.4十亿)收购。Sun微系统的交易本月初,价值约为74十亿这个消息是相当惊人的,收购IBM和Sun知情人士说之间的谈判破裂,孙拒绝IBM每股出价9.4美元高斯林说: “甲骨文将继续致力于维持一个强大而稳定的Java和整个生态系统。 “他还表示,在Java存储的升级版即将推出。的Java商店试运行,去年的目的是为Java和JavaFX程序的发现和购买网上商店甲骨文最近经过耗资7.4十亿收购Sun的交易,而获得了太阳Java技术的效果多年后,高斯林现在担任Oracle客户端软件部门的CTO(首席技术官)说高斯林,Java EE 6的将是基础的下一代企业软件; 经过七年后的软件发展,在去年11月30日获得通过。的Java EE 6提供了一个模块化和基于任务的配置文件等功能,目前的Java EE 6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基于文件的文件和网络。的Java EE 6技术规格还包括JAX-RS 1.1 ,企业JavaBeans 1.1,托管Beans1.0和Java-WS 2.2等应用程序接口。
编辑本段JAVA的未来
甲骨文收购了Sun公司,很自然地把java收入囊中,对于最java程序员推崇的全球行业未来的语言有很多担心,不过,甲骨文将继续开发明确的jdk,继续支持java 2010年10月11,Oracle和IBM的竞争对手已宣布,两将在OpenJDK的方面进行合作,OpenJDK的开源Java开发工具主要是甲骨文和IBM将共同作出的一项重大方面的OpenJDK Java SE的社区发展。两集中在Java语言,JDK和Java运行时环境,JCP(Java社团之间的合作进程)将继续承担Java规范工作,双方将加强在JCP。新兴技术的罗布·史密斯IBM的副总裁说,IBM和甲骨文的整个Java社区的合作是一件好事,这两者将共同提高技术创新的。之前,IBM开发的替代OpenJDK项目“阿帕奇和谐”,接下来将注意力转向OpenJDK的。IBM和甲骨文将支持最近宣布的OpenJDK的JDK 7和JDK8路线图,JDK7将增强Java虚拟机性能和新的I / O APIS(阵列处理指令集),JDK8会增加少量的语言增强功能,改善Java虚拟机启动时间和人机工程学哈桑·里兹维,甲骨文公司的高级副总裁说:“Java社区针对Java平台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甲骨文和IBM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OpenJDK的作为用于Java SE的主要开发平台的成功。 “罗德·史密斯,新兴技术的副总裁,IBM表示:”IBM,甲骨文,Java和其他社区合作伙伴在OpenJDK的携手合作将加速Java平台的创新。甲骨文和IBM的合作也标志着企业客户可以继续利用Java社区提供更加开放,灵活和创新的新技术,以促进其业务增长。编辑本段
关于甲骨文WDP项目
甲骨文WDP完整的Oracle劳动力发展计划(甲骨文的职业发展计划力)的,是Oracle(甲骨文)公司专为学生,个人,服务人员,等团体设立专业发展课程力量,甲骨文的市场在世界上促进职业教育项目,其成本为这部分人群提供的Oracle技术培训的低,通过系统的培训,使人口的那部分能迅速掌握了Oracle的最新核心技术,并胜任企业大型数据库管理,维护和开发工作。 Oracle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电信,电力,金融,政府和制造了大量的Oracle技术人才的需要,也有差距,在未来五年内多达10万相关技术人员介绍,与Oracle OCP认证技术人员执照无疑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在就业方面,在促进OCP认证的方向工作OracleWDP适合从事未来还有:系统架构,Oracle数据仓库的数据建模方向的Oracle数据库管理方向,Oracle开发及方向。这些都是最热门的市场和技术人员物种。
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供应商的认证值,Oracle已经毫无疑问的行业地位,Oracle认证一直被认为是IT认证的最高级别,Oracle认证想获得企业的职业绿卡名称能够迅速进入金领阶层。 10000读者通过显示美国认证杂志调查:让Oracle认证的IT专业人士和技术人员在各级薪水最高,平均薪酬达62,000比微软认证高出17%,比33%更高的CompTIA的认证。今天,有对冲认证? Oracle认证水平的专业和经验的IT行业的IT专家和管理人员的基准指标。目前,只有350,000 Oracle认证专家。进入企业的职业绿卡的名字? Oracle认证是世界公认的IT行业的IT资格的专家的证词,以帮助您的事业发展更成功,也受到雇主的青睐。开往黄金产业? Oracle认证证明您的专业资格和行业经验,加速启动你的职业生涯中的IT专家,以提高你的专业素质。
的Oracle OCP课程
课程说明:本课程适合Oracle10g的用户,蓝狐将扩大学生的数据服务器来提供详细的说明。涉及的概念包括课程为导向,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关系,以及功能强大的SQL编程语言。教学目标:本课程将是创建和维护数据库对象和存储学生的教授,访问和操作数据。学生将学习使用,同时作为ROLLUP,CUBE,集合运算符和其他先进技术来访问机密数据。学员将学习如何使用工具来准备iSQL * Plus中和SQL * Plus SQL脚本文件来生成类似的例子,动手实践,加强基本概念的报告。目标对象:在校大学生,想在以后的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开发,数据库测试,和其他最终用户的数据库。甲骨文的Java程序
编辑本段甲骨文的Java架构师培训课程概述
本课程适合有一定Java软件开发经验,熟练使用Java编程语言和Java EE平台和Java架构师想从事的学习者。学习后的系统使学习者能够实现与专业级Java系统架构师。目前的Oracle WDP在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由知名打开一个Java架构师培训课程,以及该国的顶尖技术,并获得Oracle认证的教师任教,如Oracle WDP北京市海淀区总裁高级讲师,Sun的前任特别培训顾问,高级项目经理培训,Java培训课程架构师,Sun认证企业架构师(SCEA),Sun认证的Web组件开发人员(SCWCD),Sun认证业务组件开发人员(SCBCD),资深盛流担任的培训顾问。
甲骨文的Java课程介绍架构师培训课程分为两个阶段,该计划的第一阶段包括为企业应用EGP3,GOF和Java EE模式的企业应用开发框架的开源Java框架,软件项目管理实战系列课程,其中之一是一个培训计划,建立网上商店,以及由学生自己开发的。该方案包括项目EE企业应用程序性能调优Java平台培训的第二阶段,Solaris OS的系统管理,Oracle数据库高级应用,Java是一个框架,体系结构和设计跨国OA系统。
编辑本段盈利
2010年,甲骨文称为第四季度的毛利润为2.36十亿,或每股46美分,上一季度1.89十亿,或每股业绩38美分好得多。甲骨文一直关注发布在传统的第四财政季度的财务数据持乐观态度,该公司本财年年底销售部门的时候总是希望提供可观的折扣,以提高性能,所以很多客户会推迟他们的购买,以获得到五月低价格。 “有三样东西在生活中是一定的,亡,税收和Oracle的第四季度,”Cowen和Co分析师彼得Goldmacher说。这一次也不例外。甲骨文表示,营业总收入5月31日止年度最后一个季度增长39%,至9.51十亿。最新的软件销售的反应则上升14%的收入,甚至比该公司此前的预期。甲骨文硬件销售也贡献1.8十亿的收入,主要是由于收购该公司在一月份的美国电脑公司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这一目标。本月早些时候,甲骨文表示,该公司将额外开支在2011年从6.75亿825万美元,主要用于遣散费削减欧洲和亚洲设有办事处。截至5月31日,今年员工Oracle的总数由106,492 2月下降至104,569人。本季度,预计甲骨文的季度收入的39-43%的增长,每股收益17美分,收于一系列18美分。 [3]
考据的基本信息
清代乾隆、嘉庆两朝考据之学最盛,后世称为考据学派或乾嘉学派。
(附 考证:即考据。刘因《夏日饮山亭》诗:“人来每问农桑事,考证床头种树篇。”姚鼐《夏秦小砚书》:“天下学问之时,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趋而同为不可废”。) 与内容主要有二:一是考订古书;二是考证史事。此外,文字校勘与注释,其中也有年订内容。所谓考订古书,主要是指考证古书的作者、年代、卷次以及文字的异向;至于古书的真伪,将出辨伪学去专门进行。古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清朝学者土呜盛在大量的史料中考证出《楚汉春秋》一书的作者与卷册(《十七史商榷》);清朝学者赵买通过众多的典籍考证出新旧《唐书》中若干文字互异之外(《防余丛考》)。所谓考证史事,主要指考证史事的是非、有无,以及时间的先后等等。例如在《咳余丛考》一书中,作者考证了左右袒是否始于周勃一事。赵冀以诸多史实证实厂《史记》中记载的周动人北军,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但,并非由汉初周勃首创.它本为古制,实早于周勃之先。
考据的方法3 陈垣先生在《遏鉴注表微·考认篇》里,按照考据中证据形式的不同分其为三种:理证、书证、物证。不论哪种方法,都要具有确实与丰富的材料。所谓考据,就是拿出证据,这与沦述有本质的区别。 有些史料,从道理上讲值得怀疑,但是又无确凿的证据,只得根据逻辑推理来判断其正误.这便是理证。运用理证时,必须多讲道理,最好还能摆一些事实,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论点站得住脚。比如《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条史事:晋孝武帝太元七年。是岁,秦大熟,上田亩收七L石,下者三十石。蝗不出幽州之境,;食席克,上田亩收百石,下者五十‘石。”南宋学者胡三省为之作注时,以理证的方法指出了这条史料的虚妄:第一,“蝗之为火尚矣,蝗生而不食五谷,妖之大者也。”胡三省指出蝗虫不吃粮食是一个极为反常的现象v他石敢相信有这样的事情v他称其为“妖”c第二, “自古以来,未有卤收百石、七十石之理;而百收五十石、二十石,亦未之闻也。”他凭借事实说话,认为这如此之高的亩产数字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胡三省最终总结道:“使其诚有之,又岂非反常之大者平!使其元之,则州县与诬饰以阁亡.亦不样之考也。秦亡宜矣I”这就是以常理来证实史实的虏假、以逻辑推断出史事记载错误的一个例子。
理证是一种难度较大的考据方法,要想掌握好它,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外,还要有卓越的识别与判断能力,正如陈垣先生所说: “考证贵能疑*疑而后能致其思,思而后能得期。”(《通监胡注表敝·考证篇》)否则,不是发现不了问题,就是会犯主观武断的错误。因此,动用理证方法时必须要小心谨慎。 是指利用谓书、上书等各类档案资料以及各种书籍为依据,考证史料正误的一种考据方法。《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条记载:汉成帝绥和二年, “议郎耿育上书冤讼陈汤曰:,d延寿、 (陈)汤,为圣汉扬钩深致远之威,雪国家累年之耻,讨绝域木揖之君,系万里难制之虏,岂有比哉1先帝嘉之,仍下明沼,宣著其功,改年垂历,传之无穷。*’此条引自《汉书·陈杨传》,当年颜师占为之作注时,指出了“改年”即指汉元帝更改年号为“克寸‘,,但是其更改的原因却又“不以此事,盖当其午,上督者附著耳。”到底孰是孰非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胡三省查找到汉元帝的沼书, 亡面明白记载:“匈奴那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呼韩邪单于修朝保塞,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竞宁c”他以此作为证据,断定出:“则改年亦以此呈、非gk著也c”这就是援引记馅为证的—
个例于。
除档案资料外,利用本书或他书亦能考证出史料中的正误。比如钓对同一史事, 《后汉书》言: “曹操白领冀州牧”、“曹操白为7Z相”……而《::国志》却高: “天子以公领冀州牧”、“以公为承相”……在这相互矛盾的记载中,即可考证史料的真伪是非,又可清晰地见到作者修史时的主观动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手中所掌握的K证材料越来越感到不满足.总希望能得到至多、更早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先秦时代的竹简、帛K,哪怕是雕版以前的手写卷子本,由于它们更加接近于真实,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太平御览》卷560引了这亲一段记载:“汉明帝时,公卿大夫堵儒八十余人,沦五经得失。符市令宋元上:言,秦昭王与吕不韦好书、皆以书葬。王,至尊;不韦,久责。家皆黄肠题凑,处地高燥,未坏。臣愿发昭王,不韦家、视未烧诗书。*’(《皇览·辕墓记》)。此建议虽然于当时未能得实行,都也足已看到占人对地下书籍的重视了。清光绪年问,在甘肃等地发现了“敦焊遗书”以及“汉晋简椟”,民国初年又发现f大批“清官内阁大库档案”文学家们异常兴奋,他们将之称作“新史料”、 “地下史料”解放以后,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又出土了大批古代书简:从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亦发现丁珍贵的帛书;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更发掘出众多的竹简、木族,这些均成为研究和考证古代史料的宝贵依据。当年王国维就曾经提倡过,以新发现的“地下史料”去印证固有的“纸上材料”,并将之总结为“二重证据”法,足可见其价值之大。情人工先谦利用敦煌出土的唐写卷子本《食货志>(日本人影印)*考订出今本《汉书》中的诸多错误;令人高敏所著《云梦秦简初探》,亦是利用出土秦简考订出《史记》等史书中记载的锗误c地下史料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书证中日渐重视的依据了。 是指以出土的龟甲、金石以及其他考古器物为依据,考证史料正误的一种考据方法。刻在甲骨上的L辞、青银器上的文字,以及石婢上的婢铭等等,与竹帛、写卷,以及雕版书籍相比,更能耐久不损,流传久远,成为考据工作中不叮多得的证据。用甲骨考证史事的工作,属王国维成就最大c他于《殷k辞中所见先生先公考》及《续考》两篇论文中,考订出《楚辞·天问》中“该秉季德,跃父是戚”以及“恒秉季德,焉得夫朴午”二句中的“该”是王亥,。恒”是王恒;考f/出F辞中之“季”是王亥之父买;论定了“田”或“亩”为上甲微,“键”即帝尝;他还系统地考证出殷商的先公先王名号,大体形比丁一个可信的世系。王国绍以甲骨k辞为依据考订史料正误的贡献是极大的,不但证明了《世本>、《史记》所记载的商朝历史并非虚构.而凰纠正了司马迁所排列的殷商先公先工位次中的锗误。
以金石刻辞证史更是一个较为广泛的用法。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说过:“诗书以后,君臣事迹,悉载于史。’…若夫岁月、地理、官爵、世次,以金石刻考之,其抵梧十常三四。盖史碟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辞当时所立,可倍不疑:”:《金石录序>)。达便是它宝贵的价值。以金石到辞证史有这样的—个例子:《资治通监》后梁均王贞明四年记载有两个人的职官名称:一是“吴内外马步都军使、昌化节度使、同平章事涂知训”;一是“威武节度使,抚州李德诚”。五代十国之时,凸化、威武之地是否设置节度使,胡三省作注时对之疑而不决。在几度反复之后,他找到了金石刻辞:“今台州有鲁拘作社雄墓婢,云,唐佰宗光启三年,升台州为德化军’。后来他又发现:“嘉定中黄岩县水宁江有泅于水者,拾一钢印,其文曰:‘台州德化军行营朱记。u’bJ见台州曾没有德化军,更何况宋太祖乾德元年,钱且曾以德化军节度使、伞路安抚使的身份,兼知台州,他从而得出结论: 。台州小郡,犹置节度,其它州郡从qJ知矣。”当然吴之昌化、威武亦不在话外了。胡三省终于以新出土的金石考证出这一五代时的职官问题c
六书的结构分析?
汉字结构“六书”说
关于汉字的结构,传统有“六书”的说法。“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六书说就是关于六种汉字的学说。“六书”之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依朱宗莱的主张,从许慎六书的名称而遵班固六书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一、 象形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字、月字就是这种字。
“日”字篆文象太阳形,中间一短横是填空隙的饰画,无实义;“月”字篆文象弦月形,中间一画,也是饰画。如考察商周文字,二字象形程度更高。然而许慎未见过商周文字,仅据篆文来作分析。
许慎的定义和例字,表明象形字有如下特点:
1. 是独体字,即《说文解字·叙》中所谓“文”。
2. 由象形符号构成,字形近于图画,所画即为字义所表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部分象形字中有饰画。
象形字例如:
人 甲骨文象人体的侧视形。
女 甲骨文象交手曲膝的妇女形。
首 甲骨文象人头侧视形。金文则突出一个眼睛,以代表整个面部,上加一层头皮几根头发,以示头盖。
目 甲骨文象人眼形。小篆改横为直,形已失真。
臣 甲骨文象竖目形。字形画顺服的奴隶俯身时的一只眼睛,本义指奴隶。
自 甲骨文象鼻子形。小篆形已失真。后加声符成形声字“鼻”,以表其本义。
又 甲骨文象右手形。
马 甲骨文、金文、小篆,象马的侧视形。
牛 甲骨文象牛头形。
羊 甲骨文象羊头形。
鹿 甲骨文象鹿侧视形。
木 甲骨文象有枝干根梢的树形。
水 甲骨文象流水形,字内小点为水流过的山丘之属。本义为河流通称。
申 甲骨文、战国玺印文象闪电形,本义是电。小篆讹作两手持一物形。
眉 甲骨文、金文、小篆象眼目上的眉毛形。
果 甲骨文象树上结有果实形。小篆将甲骨文上的三个果实省为一个,同时加上饰画“十”。
血 甲骨文象用牲血祭祀时盛在器皿中的血滴形。
雷 甲骨文象闪电中发出雷声形。金文加形符雨成形声字。小篆是一个声符被部分省略的形声字。
甲骨文象口中门齿形。战国金文加声符止成形声字。
元 商代金文、甲骨文象侧视之人形,突出特大的头部,以表头。甲骨文先把金文的上部变做一横画,后又在其上加一饰画。
从“人”到“申”,各字的结构,全部皆象物形;从“眉”到“元”,各字的结构,则将物形附于另一物形上,以后者为限制性条件,来让人能判断前者之所象。段玉裁说:“有独体之象形,有合体之象形。”(段玉裁《说文解字》卷十五上)就是指的“人”和“眉”这两类结构不同的象形字。然而凡是一物,体积无论大小,或独立,或附于它物之上,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构成的象形字都是独体字,故对象形字作“独体象形”和“合体象形”的分类,实无必要。定名也不科学。
二、 指事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意思是说,指事字一看就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意义,上字和下字就是这种字。
他们把指事分为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和在象形字上加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的指事字两类。前者基本上是由早期的符号演变而来,由极简单的点划所构成,如“上、下”二字以及“一”至“九”的纪数字,后者仅有一个独立的偏旁,而附以并非正式偏旁的极简单的点划,如“本、末、刃”等字。据此可知指事字显然有如下特点:
1. 是独体字。
2. 有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用以指示字义所要表达的事物。
指示字例如:
上甲骨文以弧形为基准线,代表某一事物,其上方的短横为指示性符号,表示字义是位置在高处。金文改弧形为长横,或加一竖作饰画。小篆改短横为竖。
下 甲骨文构造与“上”相似而方向相反,本义是位置在低处。金文、小篆的字形变化也与“上”相同。
本 金文、小篆在木下用点或横指出树根之所在,本义指树根。
末 金文在木上用一横画指出树梢之所在,本义指树梢。
朱 金文、小篆在木中用点或横指出树的主干之所在,本义指树干。后加木旁作“株”,表其本义。
亦甲骨文在正面人形(大)的两腋下加两个点,以指明人的臂腋之处,本义为腋。“腋”是从肉夜声的后起形声字,其声符“夜”是从夕亦声的形声字。
亡 甲骨文在刀上加一竖画,以示其锋芒之所在,本义为刀的锋芒,是“鋩”字的初文。小篆字形有变化,《说文》误释为“逃也。从入从乚。” “逃”为其假借义。
寸小篆作又下加一横,以指出中医所谓寸脉或寸口之所在。林义光《文源》:“又,象手形,一识手后一寸之处。”本义为寸脉、寸口。因其距手的距离,后借表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
中 甲骨文在带有或不带有漂斿的旗杆中央加一个圈,以指出中央部分,本义是中央、内里。
厷 甲骨文在一条人臂上加弧形指示符号,以指人胳臂自腕至肘的一段部位,本义是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是“肱”字的初文。
孔金文作子上加一符号,指示小儿头角上有孔洞,本义当为囟门,即婴儿头顶骨未合缝处,也称脑门儿。《说文》训孔为通,应为词义的引申,字形的假借。
身 甲骨文作人上加一弧形符号,指出身体的躯干部分之所在,本义是身体的躯干部分。金文字内增加了装饰性点画。
亟 甲骨文作人上下各加一横画,表示极端,为“极(极)”字初文。后篆文加口和又或攴,表疾速。
匈 甲骨文在卩上加乂,表示人的胸部所在,本义是胸膛,是“胸”字的初文。
曰 甲骨文在口上加一横画,表示话从口出,本义是说。小篆把上面的横画变为竖折。
尤 甲骨文在又上加一横画,又为右手形,上加符号以表示手指上生出的瘤状物,本义是一种皮肤病,是“疣”字的初文。
指事字和象形字都是独体字,二者区别在于字内有无抽象性指示性符号。凡字内有抽象性指示性符号的独体字为指事字,字内除饰画之外,只有象形符号的独体字则为象形字。
旦金文象旭日初升,下边还连着地面(一说为云气)之形,本义为天明、早晨。小篆字下一横由地面(和云气)变来,是象形符号。因而旦字为象形字而不是指事字。
至 甲骨文象矢落下至于地面形,本义是到、到达。字下的一横象地面形,为象形符号,所以至字不是指事字而是象形字。
清人段玉裁称表示某一类事物的独体字为指事字;(参见8)明人王应电把字形象人处理的事的字称为指事字,现代学者徐中舒发展王说,把字形象人为的事物的字称为指事字;(参见9)清人王筠把为无形可象的事而造的独体字称为指事字;(参见10)明人吴元满、清人朱骏声把用其他五书都无法解释和归类的字都称为指事字。
三、会意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意思是说,会意字是并列字类即两个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表现该字义所指向的事物,武字、信字就是这种字。
“武”字篆文由止戈二字组成,许慎引《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止戈为武”,把“武”的本义解释为制止干戈(即战争)。“信”字篆文由人言二字会合成意,许慎释其本义为诚实,人言必须诚实。而按现代学者研究,“止”本象人的脚,在别的会意字中多表人的行走前进,所以止戈会意是持戈前进,即征伐用兵的军事行动之意;“信”字是以“言”作形符以“人”作声符的形声字,而非会意字。
从许慎的定义和例释中,可以发现其所谓会意字的特点:
1. 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
2. 偏旁都是形符,即表义的偏旁。
就《说文解字》中对具体字的分析来看,会意字有两种类型:
1. 以形会意,即通过偏旁的形象意义来会意。例如:
休 息止也,从人依木。
杲 明也,从日在木上。
2. 以义会意,即通过偏旁的独立词汇意义来会意。例如:
雀 依人小鸟也,从小隹。
肰 犬肉也,从犬肉。
从汉字的实际情况来看,西周春秋以前产生的会意字,绝大多数是以形会意的,战国秦汉以后产生的会意字,则大体上是以义会意的。班固所谓象意,大概是说的前一类会意字吧。
会意字例如:
析 甲骨文从木从斤。斤为斧的象形。本义是破木,即劈开木头。
伐 甲骨文从戈从人,表以戈刃砍人的头。本义是砍杀。《说文》据小篆释形为“从人持戈”,非是。
及 甲骨文从人从又,表一只手把前边的人抓住。本义是赶上逮住。
光 甲骨文从火在人上,表人头顶上有火光照耀。本义是光辉。
只 甲骨文从又持隹,表捕鸟在手。本义是猎得禽兽。为后世获字初文。《说文》释义为“鸟一枚也”,是后起义。
秉 甲骨文、金文从又持禾。本义是执持。
疒 甲骨文从人从爿。爿象床形,为“牀”之初文。人旁或有数点,象人有病出虚汗。本义是疾病。小篆人讹作一。
宗 甲骨文从宀从示,表示室内置示(即神主)。本义是宗庙。
毓 甲骨文从女从倒子,表妇女生小孩,本义是生育。为“育”字之初文。
男 甲骨文从田从力。力象耒形。表示用力在田间耕作的人。本义为男子。
妇 甲骨文从女持帚。表示从事家务劳动,侍箕帚的女性。本义为妇女。
从 甲骨文从二人相随,本义是相听从。
比甲骨文从二匕。匕象饭匙形,二匕放在一起,表示并列。本义是并列。因人与匕字形近,故古人常把“比”和“从”字形混淆。《说文》释为“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亲密当是词义的引申,字形的假借。甲骨文中“比”与“从”二字各自都正反无别,故“反从为比”非是。
步 甲骨文从二止。以一前一后的两脚表示徒步行走。本义是步行。
北 甲骨文从二人。以一左一右背对着的二人表示背离。本义是背离。作北方讲,是字形的假借。
友 甲骨文从二又。以两只右手放在一起来表示友好相助。本义是朋友,即同志友好的人。
劦甲骨文从三力。力象原始的农具耒形。三耒并耕,表示合力。本义为合力。后起字恊、勰、协,一表同心之和,一表同思之和,一表同众之和。
森 甲骨文从三木。以表林木繁茂。本义是树木众多的样子,即树木丛生茂密。
会意字均为以形会意。它们有的形符不同,有的形符相同,人们或称前者为异文会意,后者为同文会意。
劣 从少力,本义是羸弱少力。
耷 从大耳,本义是大耳朵。
歪 从不正,本义是偏斜不正。
岩 从山石,本义是山上的石崖。
甦 从更生,本义是复苏。这个意义初借用苏草之“苏”表示,后造此字。现在已作为异体字被废除。
尟 从是少。也写作“尠”,从甚少。本义是少见、少有。这个意义最早借“鲜”字表示,后造此字。现已作为异体字被废除。
嵩 从山高,本义是高山。后借以表中岳的山名。
昶 从日永。永有长义。本义是日长。
会意字均为以义会意。其形符多可连读成语,所成语即其本义。方言区的人为了书写方言词语的需要,古今都造过一些方言字,其中有不少这类会意字,例如:
从不长,本义矮。音矮。
从不生,本义死。音终。
从大坐,本义隐。音稳。
从不大,本义瘦弱。音恩。
从小人,本义小儿。音鸟。
从人水,本义人在水上泅水。音泅。
从大衣,本义宽大。音宽。
趸 从万足,本义整、整数、整批。音旽。
四·形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说,形声字是用与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字来作形符造字,取比拟新字读音的字即读音与新字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跟它合成新字,江字、河字就是这种字。
“江”字许慎认为其本义是长江,“从水,工声”。“河”字许慎认为其义是黄河,“从水,可声”。二字是用与其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水”字作形符,分别取音同音近字“工”和“可”作声符来配合成的。
从许慎的定义和例字,可以看出其所谓形声字的特点:
1.是合体字。
2.偏旁有的表义是形符,有的表音是声符。
考察形声字的形符,会发现它表示字义有两种情况:
1.表示形声字的本义。例如:“辉” 、“爸” 、“斧” 、“狗”等字的形符“光” 、“父” 、“斤” 、“犬”的意义,就是它们的本义。
2.表示形声字字义的类属。例如:从玉的形声字中,据《说文解字》,“璧“本义是瑞玉环,“瑗”本义是大孔璧,“璜”本义是半璧,“瑛”本义是玉光,“玲”本义是玉声,“理”本义是治玉,诸字字义不同,但跟玉都有关,“玉”作为形符,表示出它们的字义类属。
在所有形声字中,前一种字数极少,绝大部分均属后者。
形声字例如:
裘甲骨文初文是象皮衣形的象形字,后加声符“又”成为形声字。金文、小篆形符被“衣”字同化,成为从衣、又声或求声的形声字。本义是皮衣。
其甲骨文是象簸箕形的象形字。金文后在字下加声符“几”成为形声字。本义是簸箕。小篆又在字上加形符“竹”,成为从竹其声的形声字,以表其本义。
星甲骨文、金文初为象繁星形的象形字,当隶定为“晶”;后加声符,成为从晶、生声的形声字“曐”;隶变省形为“星”。本义指天空上除太阳和月亮以外发亮的天体。晶字后来专用来表星光明亮。
罔甲骨文象渔猎用的网形,是象形字。小篆加声符成从网、亡声的形声字“罔”。本义是渔猎用的网。后又加形符糸,成为从糸、罔声的形声字“网”,以表其义。
形声字都是在一字上增加声符形成的,它们跟原字一般是一字异体的关系。增加声符的字通行以后,原字多被废除,少数二者分化成两个字,如星和晶。
暮甲骨文,从日在四屮(草的象形字)或四木中,会意字,本义是日将落时,隶定为“莫”。后在“莫”下加形符,成为从日莫声的形声字“暮”,以表其本义。
溢甲骨文象器皿中有水漫出形;小篆从皿从水。二者均为“益”字,本义是水漫出。后在“益”字旁加形符,成为从水益声的形声字“溢”,以表其本义。
俘甲骨文有三形,从又或廾、从子,即“孚”字,本义为俘虏、俘获;金文从爪从子。有一形从行省、孚声,即“俘”字的正体,义与“孚”相同。《说文解字》谓“俘”字“从人孚声”,“从人”当为“从彳”的讹变。
形声字都是在一字上增加形符形成的,它们跟原字一般是古今字的关系。表原字的本义,其字内声符具有表义示源功能。
唯甲骨文象鸟形,即“隹”字,与“鸟”本为一字。甲骨文、金文常借以表发语词,后世加形符“口”,成为从口、隹声的形声字“唯”,其本义为应答声。
贞甲骨文为象鼎形的象形字,即“鼎”字,甲骨卜辞中借以表卜问之“贞”。后期甲骨文、金文、小篆在鼎字上加形符,成为从卜、鼎声或鼎省声的形声字,以表卜问义。
祐甲骨文象右手侧视形,即“又”字,本义是右手。甲骨卜辞借以表有无的“有”、保佑的“佑”、福祐的“祐”等。后在字左加形符,成为从示、又声的形声字,其义为天神给予的帮助,是从示、右声的“祐”字的初文。
的形声字都是在一假借字上增加形符的,它们跟原字虽不是一字异体的关系,两者本义不同,但其字内声符仍有表义示源功能,只是跟声符字所表示的本义无关联罢了。
釜 小篆从金、父声,本义是一种锅。今省作“釜”,从金省、父声,形符被部分省略。
亭 小篆从高省、丁声,本义为设在路旁的有楼的公房。
岛 小篆从山、鸟声,本义为海洋中有山的陆地。今字形从山、鸟省声,声符被部分省略。
时 小篆从日、寺声,本义是四季。今字形由“时”省作“时”,从日、寺省声。
形声字都是偏旁不完整,被部分省略的字。其中形符被部分省略者,后人称为“省形形声字”;声符被部分省略者,后人称为“省声形声字”。它们跟不省形或不省声的初文是一字异体的关系。
五.转注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说,假借字是语言中一个表达某事物的词义,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字来寄托这个词义所要表达的事物,令字、长字就是这种字。
假借字例如:
而甲骨文、金文象颔下有胡须形。本义是胡须。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卜辞中借以表地名,后世典籍中借以表第二人称代词和连词。
我甲骨文象一种带齿的兵器形。本义是一种兵器。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卜辞中借以表第一人称代词、方国名和贞人名。
余甲骨文象以木柱支撑屋顶的房舍。本义是原始的地上住宅。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卜辞借以表第一人称代词。
无甲骨文象人手持舞具跳舞之形。本义是跳舞。为“舞”字本字,是象形字。从西周金文起借以表有无之“无”。其本义另造下有两足(止)的跳舞人形的金文即“舞”字表示。
假借字假借义侵夺了本义的字形。
叵 “可”字甲骨文正反无别,金文除与甲骨文同形之外,或上加一横作饰画。丂本象斧柯形,借表可否之“可”,后增加形符,成从口丂声的形声字,金文或增饰画。甲金文正反字义均无别,可知二字本来是异体字关系,至战国文字也如此。《说文解字》(大徐本)释“叵”为“不可也,从反可。”因是把此字作新附字来附在丂部字之后的,故可知它表不可的意思当在《说文解字》成书之后,即东汉以后。
后“司”字甲骨文正反无别,从(象倒置的柶形)从口。本义是进食。正反字义无别,皆为“司”字。“君后”之“后”,甲骨文卜辞借“毓”字表示。金文中君后的意思则始借“司”字字形表示,正反字义也无别。由此可知二字是异体字关系,表君后则为假借。《说文解字》是“司”字之形为“从反后”,由此可知至迟在东汉时二字形已各有所属。
“永”字甲骨文象人在水中游泳形,本义是游泳。为“泳”字初文。后人借以表长久。直至战国文字正反字义无别,可知二字是异体字关系。《说文解字》释“”为“水之斜流别也,从反永。”说其本义是水的斜出的支流,从大河出来而分流。由此可知至迟在东汉时二字形已各有所属。
夕“月”字甲骨文象弦月之形,字内或加一点作饰画。本义是天体之月。因月为夜之象征,故甲骨卜辞有借以表夜义之“夕”的。甲骨文一至四期“月”字多不加点,“夕”字多加点;五期则“月”字以加点为常,“夕”字以不加点为常。由此可知二字是异体字关系,后来才各有所属。
假借字假借义分取了本义的异体字形。这种字的六书归类,文字学者历来有争议,各家归类差别很大。例如:王筠归入会意,吕思勉归入象形,梁东汉归入独体会意,高亨归入指事。我们认为,从字的形义关系看,用一字的异体字中的一个字形去专门表示本义之外的某种意义,依许慎假借说毫无疑义应归假借,这样归类比起诸说来,似乎都要合理一些,恰当一些。
之甲骨文上象向前的脚,下象地面,表脚离开原地前进。本义是往,到某处去。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卜辞中也借以表近指代词和地名。
休甲骨文从人依木。本义是息止。本是会意字,甲骨文卜辞中也借以表地名。
霖甲骨文从雨,林声。本义是下雨三天。本为形声字,甲骨文卜辞中也借以表地名。
祭甲骨文初为从又持肉的会意字,后加注形符成为从示的形声字。本义是祭祀。“祭”为殷代五种祭祀系统中一种祀典的专名。甲骨文卜辞中也借以表方国名和地名。
假借字假借义和本义共同占用字形。
汉字发展史表明,最早产生的汉字是独体的象形字和指事字。由于复杂的人事、物体的名称、动作状态以及很多抽象的事物要一一画出或简单地用抽象符号标志出来,既不可能也不胜其烦,便有了凭借声音的相同或极为相似以用代造,数义一字的假借字产生。但是假借义一多,就难以准确达义,区别性能就差,于是利用已有独体字作形符的会意字形声字以及借用其字形表义的假借字便逐渐产生,从而突破了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局限,使汉字的数量大增。然而,会意字以独体字为意符,靠并合表示相关事物的独体字而成,而象形字、指事字为数很少,同时并非每个独体字都能用会意方式随意并合成新字,因而会意字的可增数量很有限。形声字以独体字为形符来表示字义的范畴,再加上声符而构成,形声方式能产性很强,但独体字的数量很少,这就意味着形声字所能运用的形符很少,所能表示的字义范畴也有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事物日繁,造形声字去记录语言中不断产生的新词就越来越困难。因为数量有限的独体字无法较准确地表示出某些形声字字义的范畴。借用会意字和形声字字形的假借字,与借用象形字和指事字字形的假借字一样,也不能无限制地产生,因为一字数义,兼职越多,表意越难明确。为了使汉字的数量和区别性能与记录汉语的要求相适应,以合体字为形符的转注字以及借用其字形表义的假借字便逐渐出现了,它们扩大了汉字形符的选择范围,使字与字并合成新字以表示一个新意思的可能性增多,形符容易较准确地表示字义的范畴了。显然汉字字形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数量由少到多的过程,经历了由独体字即象形字、指事字,到以独体字为形符的合体字即会意字、形声字,再到以合体字为形符的合体字即转注字三个阶段,假借字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它在上述三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产生,并促进着汉字的形体结构向下一个阶段发展。
传统六书说对于人们认识和研究汉字的形义关系、构形发展和创造新字是很有价值的,许慎在完善和宣传六书说,创建传统的文字学理论方面功不可没。然而六书说毕竟是一、二千年前古人对汉字形义关系的认识和总结,不可能十全十美。首先汉字的形义关系就不止六种,古今汉字中都有不少用六书说无法解说者;其次许慎的定义用八字韵文来下,解说有不够明确之处,易造成理解上的分歧和错误,一个字属于哪一书往往各人有各人的说法;再者就合体字而言依许慎等古人原意分成两个层次三个类别,虽有助于认识汉字形体结构的发展,但分类也有琐细之嫌,不如后人作一个层次两个类别处理来得简明。
两首古诗要原文、翻译、赏析.!
屈原《天问》赏析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氾。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康回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安错?川谷何洿?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堕,其衍几何?
昆仑县圃,其尻安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雄虺九首,鯈忽焉在?
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灵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胡为嗜不同味,而快朝饱?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皆归射鞠,而无害厥躬。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启棘宾商,《九辨》、《九歌》。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冯珧利决,封豨是射。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咸播秬黍,莆雚是营。
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
白霓婴茀,胡为此堂?
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天式从横,阳离爰死。
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
蓱号起雨,何以兴之?
撰体胁鹿,何以膺之?
鳌戴山抃,何以安之?
释舟陵行,何之迁之?
惟浇在户,何求于嫂?
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
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妹嬉何肆,汤何殛焉?
舜闵在家,父何以鱞?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厥萌在初,何所意焉?
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
…>>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
何肆犬豕,而厥身不危败?
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孰期去斯,得两男子?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
帝乃降观,下逢伊挚。
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
简狄在台,喾何宜?
玄鸟致贻,女何喜,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
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
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
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眩弟并淫,危害厥兄。
何变化以作诈,而后嗣逢长?
成汤东巡,有莘爰极。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水滨之木,得彼小子。
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
汤出重泉,夫何罪尤?
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会晁争盟,何践吾期?
苍鸟群飞,孰使萃之?
列击纣躬,叔旦不嘉。
何亲揆发,何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
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昭后成游,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
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比干何逆,而抑沉之?
雷开何顺,而赐封之?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受醢,箕子详狂?
稷维元子,帝何竺之?
投之於冰上,鸟何燠之?
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
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
迁藏就岐,何能依?
殷有惑妇,何所讥?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师望在肆,昌何识?
鼓刀扬声,后何喜?
武发杀殷,何所悒?
载尸集战,何所急?
伯林雉经,维其何故?
何感天抑坠,夫谁畏惧?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
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
何壮武历,能流厥严?
彭铿斟雉,帝何飨?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中央共牧,后何怒?
蜂蛾微命,力何固?
惊女采薇,鹿何佑?
北至回水,萃何喜?
兄有噬犬,弟何欲?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处,爰何云?
荆勋作师,夫何长?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长。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赏析一】
《天问》是屈原所作楚辞中的一篇“奇”文:说它奇,不仅由于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的是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思想的“奇”——奇绝的内容显示出作者惊人的艺术才华,表现出诗人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像力!
何谓“天问”?王逸《楚辞章句》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又据传屈原被逐,忧心愁惨,旁徨山泽,过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看到壁上有天地、山川、神灵、古代贤圣、怪物等故事,因而“呵壁问天”,这种说法虽有一定历史文献的记载及文物可作参考,但未必就是屈原写《天问》的真实起因。《天问》中,问天地、日月、山川、灵异之外,它所涉及的人事,大多有当时的现实意义。因此,屈原所提出的问题不会是仅仅根据庙堂壁画。而是有他主观上的选择并经他精心结撰的。从全文的先后次序来看,先天地自然后三代史实,而以楚国的贤君愚臣作为结尾,这里显著地表明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动机与创作意图,因此,这篇包含着作者深层思想结晶的《天问》,不可能是他“呵壁问天”的即兴之作。
《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许多学人所探究的问题,在诸子百家的文章里,几乎都已讨论到。屈子的《天问》则以惝恍迷离的文句,用疑问的语气说出来以成此钜制,这就是屈子所以为诗人而不是“诸子”的缘由。而“天”字的意思,战国时代含义已颇广泛。大体说来,凡一切远于人、高于人、古于人,人所不能了解,不能施为的事与物,都可用“天”来统摄之。对物质界说,又有本始、本质、本原的意思。《易·系词》中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天问》的天,也颇有指一切法象的意味,与道家的“道”字,《易经》的“易”字,都是各家用以代表这些“法象”的名词,屈原为楚之宗室重臣,有丰富的学识和经历,以非凡才智作此奇文,颇有整齐百家、是正杂说之意,《天问》的光辉和价值也就很清楚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了!
从全诗的结构及内容来看,全诗372句1553字,是一首以四字句为基本格式的长诗,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一说一百五十多个)问题,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在他那个时代尚未解决而他有怀疑的,也有明知故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的提问,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见解和对历史的总结、褒贬;对自然所提的问题,表现的是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对传说的怀疑,从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认识论。《天问》以新奇的艺术手法表现精深的内容,使之成为世界文库中绝无仅有的奇作。
全诗总体看来大致可分两大部分。每部分中又可分为若干小节。
从篇首至“曜灵安藏”,这部分屈子问的是天,宇宙生成是万事万物的先决,这便成了屈原问难之始,其中从“遂古之初”至“何以识之”问的是天体的情况,“明明暗暗”四句讲宇宙阴阳变化的现象。第二小节自“圜则九重”到“曜灵安藏”则是对日月星辰提问:它们何以不会坠落?太阳每日要走多少路,月亮何以有阴晴圆缺?以及有关日月的一些传说的疑问。从“不任汩鸿”起问的地事,从禹治水过渡到“九州安错……何气通焉”说的是古传说中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而“日安不到”以下六句则就地球上所看到的日的现象发问。第三节从“焉有石林”到“乌焉解羽”一节多为二句一问,都是当时民间传说中的怪事。
《天问》的第一大部分,大体是就自然界的事物发问,并联想到与自然有关的一些神话与历史传说,文章富有变化,联想丰富而有情致,除少数可能有错简外(如“河海应龙”二句或为错简,或有失误),不能以后人习惯的文章结构之法去看它,而认为是“与上下文不属”,杂乱而无章法。
从“禹之力献功”起,对大量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与史实提出了问题,这些各种各样的人事问题构成了《天问》的第二大部分。
女岐、鲧、禹、共工、后羿、启、浞、简狄、后稷、伊尹……,屈子对这些传说中的事和人,一一提出了许多问题,在对这些人与神的传说的怀疑中,往往表现着诗人的情感、爱憎。尤其是关于鲧禹的传说,表现了作者极大的不平之情,他对鲧治水有大功而遭极刑深表同情,在他看来,鲧之死不是如儒家所认为的是治水失败之故,而是由于他为人正直而遭到了帝的疑忌,这种“问”,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在政治斗争中所遭遇到的不平待遇的愤懑,《天问》的思想光辉就应当是这样来理解的。
自“天命反侧”起则进一步涉及商周以后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诸如舜、桀、汤、纣、比干、梅伯、文王、武王、师望、昭王、穆王、幽王、褒姒直到齐桓公、吴王阖庐、令尹子文……,屈原提出的好多问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政治的正邪、善恶、成败、兴亡的看法,这些叙述可以看成是这位“博闻强志”的大诗人对历史的总结,比《离骚》更进一步、更直截了当地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对楚国政治现实的抨击,也是希望君主能举贤任能,接受历史教训,重新治理好国家的一种变幻了的表现手法。
《天问》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以四字为句,以问的形式从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细细读去还是可以理清脉络,弄明主脑的。《天问》在语言运用上与屈赋的其他篇章不尽相同,通篇不用“兮”字,也没有“些”、“只”之类的语尾助词。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杂以三、五、六、七言。大致四句为一节,每节一韵,节奏、音韵自然协调。有一句一问、二句一问、三句一问、四句一问等多种形式。又用“何”、“胡”、“焉”、“几”、“谁”、“孰”、“安”等疑问词交替使用,富于变化,因而尽管通篇发问,读来却圆转活脱而不呆板,参差错落而有风致,所以前人评论说:“或长言,或短语,或错综,或对偶,或一事而累累反覆,或数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险,或澹宕,或佶倔,或流利,诸法备尽,可谓极文章之变态。”(俞樾《评点楚辞》引孙鑛语)这构成了《天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当然它表现的是屈原的学术思想,问的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因此在修辞手法上,自然没有像《离骚》、《九歌》、《九章》那样绮丽而富于浪漫色彩,但正如清贺裳《骚筏》所评“其词与意,虽不如诸篇之曲折变化,自然是宇宙间一种奇文”。
《天问》问世之后,摹拟的作品为数不少。晋傅玄有《拟天问》,梁江淹有《遂古篇》,唐杨炯有《浑天问》、柳宗元有《天对》,明方孝孺有《杂问》、王廷相有《答天问》,清李雯也有《天问》……可见其对后世文学创作思想的深远影响。但摹拟之作大多既缺乏思想价值也缺乏文学价值。
总之《天问》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特色而有很特殊意义的文学杰作,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它相当高的价值与地位。 (姜亮夫 姜昆武)
【赏析二】
《天问》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373句,1560字,多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偶有八言,起伏跌宕,错落有致。在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作品里,《天问》是一篇非常独特的诗篇。这是因为,该作品乃是一种空前绝后的文学形式,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作者或一句一问,或两句一问,或四句一问,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层层设问,用提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取向,情理交融,声情并茂,宛若梦笔生花,令人读来兴趣盎然,绝无枯燥之感。因此,清代学者刘献庭在《离骚经讲录》中赞其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关于《天问》题名的含义,大多数人都同意王逸的观点,天问就是问天,由于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古人相信,天乃万物之总名,亦是统理万物之主宰。因此,问天也就是问自然问社会问万事万物。
或许,天问也可以指代天发问,创造万物的天,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事物产生了怀疑,因此屈原要代天提出问题。其实,大自然尽管五彩缤纷千奇百怪,但是它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思考中的人。也就是说,真正产生疑问的是屈原自己,是屈原对自己原来的知识体系提出了问难、质疑和责问。显然,这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自问,其关键在于,屈原不是仅仅要提出问题和寻求答案,而是要从根本上对原命题进行诘问、怀疑和否定。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待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问题,是不能够像柳宗元的《天对》那样简单地一对一的回答的。
从文章的形式上来说,《天问》以提出问题为作品字句的主要结构,并不是凭空或偶然出现的,而是在我国民间诗歌中的对歌、提问题、考知识、斗智慧的基础上集中提炼形成的。众所周知,我国大量的民间歌舞,诸如北方的《小放牛》、南方的《刘三姐》,经常采用问答形式来传播知识、传递感情。其中有一些民间歌曲,例如《盘花歌》、《问根生》,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盘花歌》,布依族民间歌曲,通常以四季、十二月为序,青年男女以花寓情,内容以花为核心,相互盘问种花的过程和经验,涉及各种生产、生活知识,流行在贵州惠水一带。苗族民间歌曲,借花盘问,或以花比喻对方,两句为一段,三段成一首,流行在贵州望谟一带。
《问根生》,土家族巫师在傩坛、祀神仪式上所唱的宗教歌曲,流行于贵州铜仁地区。表演形式为巫师彼此相互问答,一唱众和,内容涉及伏羲、五岳、六十甲子、十二月花、傩爷傩娘的来历,冲傩还愿等根生内容,以及各种神祗、法器、服饰、道具、生产技术、生活知识、历史典故,均是互相盘根问底的主题,因此又称《盘歌》。显然,出身于巴族(后裔即土家族)巫师的屈原,对此应当是耳熟能详的。
至于屈原撰写《天问》的灵感和原由,王逸在《楚辞章句》里有一段绘声绘色的描述:“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 ,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 ,及古贤圣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泻愁思。”于是屈原“因书其壁,呵而问之”,遂成《天问》。
或即倍谲、背谲、背穴,原指日晕、日冕、日珥的形状,引申为形状诡异奇特。《吕氏春秋·明理》:“其日有斗蚀,有倍谲,有晕珥。”高诱注:“倍谲、晕珥,皆日旁之危气也。在两旁反出为倍,在上反出为谲。”我国对日冕的观测,已见于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卜辞中。
有趣的是,王逸称屈原“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云云,言外之意是屈原过去并不知道楚国有庙堂,庙堂里有壁画。显然,如果屈原真的是出身于楚国望族,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此,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证明了笔者的观点,即屈原实际上是出身于楚国的少数民族巴族,只有这样他才会被楚国庙堂壁画的内容所震惊,并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撰写出千古奇文《天问》来。
那么,楚国庙堂里真的有壁画吗?答案是肯定的。人类开始绘画的历史目前已经追溯到数万年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凡是能够画上图案的材质,当初人们都曾经尝试过,并由此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绘画品种。例如人体画、服饰画、陶器画、木器画、石器画、金属器画、皮画、帛画、纸画(画面尺寸相对较小),以及岩画、地画和壁画(画面尺寸相对比较大)。
一般来说,古代绘画内容,一是为了宗教或巫术目的,二是为了记述历史,三是为了传播知识。例如,我国畲族有一种古老的歌舞,名叫功德舞,亦称祭祖舞。每年农历正月初八祭祖,每三年举族大祭祖,以及丧葬仪式,都要由年长者主持,请师公(巫师)和祭祖者(丧葬仪式为八人),在祖先画像前,唱祭祀歌,跳表现祖先功德的舞蹈,众人随之共舞。祖先画像又称祖图,通常为长卷式,绘画内容为本民族起源与迁徙的传说。
我国岩画分布地域非常广,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内蒙古的阴山岩画,宁夏的桌子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江苏连云港的将军崖岩画,以及西北地区(新疆、甘肃、青海)岩画、西南地区(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岩画和福建台湾岩画,此外牡丹江亦发现有岩画。多少令人有些奇怪的是,在文明发达甚早的中原地区(包括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山西省、山东省、安徽省、湖北省)的太行山、吕梁山、秦岭、熊耳山、伏牛山、泰山、大巴山、荆山、大别山等山脉却几乎不见有过什么样的岩画(吉林、辽宁、湖南、江西、浙江、广东、海南亦未发现岩画)。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里的人们很早就发展了地画、壁画等艺术形式,因此也就不需要在岩壁上绘画了。
在我国,地画和壁画(包括墙壁、天花板)是两种相当古老的绘画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先夏时期(通常所谓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地画首次发现于1982年10月,当时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省秦安王营大地湾文化遗址发掘中,在一处房屋居住面上方发现一幅用碳黑颜料绘制的地画,画面范围东西长1·2米,南北宽1·1米,图案为舞人和陈牲,现存画面有两个人物像,画像人物高约33厘米、宽约14厘米,状似一男一女翩翩起舞,绘画时间距今已有5000多。陕西省绥德小官道龙山文化遗址(距今4000多年前),一座半地穴式房屋后室的中央部位的地面上,也发现一幅黑红色装饰画,现存的椭圆形图饰,东西宽1·3米,南北长1·5米。此外,我国先民还创造有地面摆塑画,用贝壳或石块摆塑成动物、人物或星座等图案,例如著名的河南省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距今6000多年前)的墓葬里出土有贝壳摆塑成的龙虎图案画、虎背卧鹿画、龙头蜘蛛画、人骑龙背画,它们也可以归入地面画。
我国壁画最早见于5000多年前的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在出土的墙壁残块表面绘有几何形纹图案画,系赭红间黄白色交错三角形图案。遗憾的是,由于我国古代建筑绝大多数都是土木结构,难以持久存在;因此,随着古代建筑物的坍塌,建筑物内的壁画也随之烟消云散,了无踪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人不曾在庙堂里、墓室内广泛地绘制过壁画。
丁晏在《天问笺·自序》中指出:“何以知其呵壁也?壁之有画,汉世犹然。汉鲁殿石壁,及文翁《礼殿图》,皆有先贤画像。武梁祠堂有伏戏、祝诵、夏桀诸人像。”事实上,许多典籍都记载有古代壁画,《汉书·霍光传》提到周公负成王图,《汉书·成帝纪》记有:“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应劭注:“画堂画九子母。”《汉书·叙传》称:“时乘舆幄坐张画屏风,画纣醉踞妲己作长夜之乐。”《文选》载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
《太平广记》卷210引《王子年拾遗记》:“秦有烈裔者,骞霄国人,秦皇帝时,本国进之。口含丹墨,喷壁以成龙兽。以指历地,如绳界之。转手方圆,皆成规度。方寸内有五岳四读,列国备焉。善画龙凤,轩轩然惟恐飞去。”这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有关绘制壁画的有名有姓的画家的最早记录。
有必要指出的是,《天问》的内容与《山海经》有许多相近相合的地方。《山海经》是由帝禹时代的《五藏山经》、夏代的《海外四经》、商代的《大荒四经》和周代的《海内五经》合辑而成的,相传《山海经》原本有图,如其不谬,那么《山海经图》也有可能曾经被绘制在上述历史朝代的庙堂墙壁上(常见的说法是,山海经图被铸造在九鼎上)。屈原创作《天问》长诗的时间,没有留下记载。从作品内容和作者流露的情感来看,当在创作《离骚》、《九歌》、《招魂》之后。这是因为,《天问》既没有像《离骚》那样娓娓道来,也没有像《九歌》那样全身心的敬天娱神,而是对天意对人事咄咄发问;显然,当诗人有了《天问》所传达的精神和认识之后,是不可能再写出《离骚》和《九歌》那样的作品的。
同理,《天问》是作者在人生命运发生巨大转折时产生的巨大疑问,而《九章》诸篇则大多是作者已经遭受人生重大打击后的情感记录,因此《天问》也只能作于《九章》之前。
由于屈原出任左徒和三闾大夫的时间,是楚怀王在位或活着的时候,而屈原遭受人身放逐的重大打击,则发生在楚顷襄王新就位至楚怀王客死秦国之际。据此,我们有理由推论,在楚怀王被扣留秦国直至客死秦国期间,在如何对待楚怀王的问题上,屈原与顷襄王、令尹子兰产生了尖锐的分歧。屈原在为楚怀王主持完招魂仪式后,怀着悲痛和疑惑的复杂心情,再一次进入楚国庙堂,面对庙堂里的壁画,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目睹的社会现实,终于开始对天命有所怀疑和质疑,对自己曾经接受的知识体系产生疑问和困惑,并由此一发不可收拾,满腹疑惑一股脑倾泻出来,从而一气呵成写出千古名篇《天问》来。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那么,令尹子兰究竟是“闻之”什么事情会“大怒”呢?顷襄王又因何“怒而”一定要放逐屈原呢?一般来说,屈原虽然与顷襄王、令尹子兰存在政见分歧,但是屈原并不对他们的权力构成威胁,没有必要非将屈原驱逐出国都之外、流放至荒野之中。
有鉴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令尹子兰“闻之”的不是别的什么事情,而正是《天问》一诗。当子兰读到屈原的《天问》时,对其不敬天的言词大为震怒,于是指使上官大夫等人在顷襄王面前进一步谗陷屈原,并促使顷襄王决意放逐屈原。道理很简单,怀疑天命、质疑天的绝对权威,指责历代昏君,都可以被引申为对顷襄王的怀疑和质疑,这是顷襄王绝不能容忍的。
《天问》的内容及其结构和层次,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自然结构提出问题,自首句“曰遂古之初”,至“乌焉解羽”,共计112句,69个问题。首先对宇宙起源、天体结构和日月星辰运行发问(44句,27问),接下来对大地结构和鲧禹治水、羿射十日等事件发问(68句,42问)。
第二部分是对社会历史提出问题,自“禹之力献功”,至“卒无禄”,共计244句,96个问题。首先从禹的婚姻问起,对夏代的历史发出一系列问题(64句,22问),接下来对商代历史(涉及女娲、尧、舜和吴国的历史故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76句,29问),然后对周代历史直至春秋战国若干事件提出一系列问题(104句,45问)。
第三部分是尾声,自“薄暮雷电”,至“忠名弥彰”,共计17句,8个问题,内容主要是联系自己的遭遇,阐述屈原个人的感慨。
有必要说明的是,从目前的《天问》版本来看,同一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的故事,往往分散出现在诗篇的不同段落里,这就表明《天问》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过错简,也可能丢失了一些文字。为了方便有兴趣的读者深入了解这个问题,作者特意将调整后前后次序的《天问(修订本)》附录在后,以供对比查阅。
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屈原都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而且还能够了解到他思考问题的深度达到了什么样的层次?而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也更伟大,因此也就更需要智慧。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和先进,例如中国人最早开始使用火,最先发明养蚕缫丝技术,最先发现磁性现象,最早进行大规模的地理考察活动,等等。其中,被古代典籍记录下来的周代以前(包括周代早期)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主要有《尚书·尧典》的天文历法物候学,《尚书·禹贡》的经济地理学,《尚书·洪范》的物质结构五行学说,《山海经》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物产地理学,以及《周易》的数理符号学,等等。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术界的思想异常活跃,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各自新的学说。其中有代表性的学说包括,《老子》
谁知道汉字的历史和文化?
汉字的发展沿革
1、甲骨文的出现
汉字的我国最常用的文字,关于它的演变发展有着许多的神奇传说。例如仓颉创字这个美丽的传说,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它是起源于图形,经长期的演变才形成汉字。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正体现了这一点,甲骨文是刻在兽骨或龟骨上的文字,又称殷墟文字,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我们调查发现甲骨文有许多都是图形,如象字,甲骨文就是画一只象。以文字的特征来看,甲骨文保留着绘画的色彩,但又不失素描式的写意神志。
关于甲骨文的内容有一些专家研究后发现其内容大多数为“卜辞”,也有少数的“记事辞”,因为那时人们用被灼烧过的甲骨文上的纹络来判断事件的凶吉。占卜完毕,就把占卜的时间、人名、所占卜的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的文字。
甲骨文为什么要刻在甲骨或兽骨上呢?我们小组和导师调查讨论后得出了两点结论:一甲骨可以保存长久,二甲骨容易得到。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刀刻的甲骨文填满朱砂,其文字与今不同,因此很难辨认。现已发现的甲骨文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各为从图书文字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划复杂,近乎于图象,而且异体文字较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中国进入了文明时代,它记载着殷商时期重要的史事,这为人们了解历史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它又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空型文字。尽管它难以辨认,难以书写,但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止,总要向着先进的道路前进,商周时期,出现了比甲骨文更先进的文字——金文。
2、金文
金文是铜器铭文,又称钟鼎文。由于铜器的制作大多有纪念价值,因此刻写者也非常用心,比起甲骨文,金文就是装饰体,金文记载长而且完整,字数少者数十字,多者数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记载了二百九十一个。现在字数最多的是西周的“毛公鼎”,记载金文五百字,其次是战国时期河北平山县的中山王鼎,记载四百六十九个字。
刻写者著在铜鼎或铜钟上的文字,主要用于记载战争、盟约、条例、典礼、赏赐、任命等政治事件,早期的金文则多刻有人名、谥号、氏族、器物名。
钟鼎铜器上的文字有刻也有铸的,但铸的居多。从工艺技术角度讲铸比刻复杂,难度也大的多,因此,金文的出现是手工业雕刻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而且金文比甲骨文用途更广,对中国文化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从半坡村新石器时代的彩窑刻画文字萌芽,经殷商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但由于长期的割据、混战和秩序的不稳定,文字也缺乏管理,各诸侯国的文字有很大的分歧,不但妨碍秦王朝政令的推行,而且还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因此,当秦统一全国之后,丞相李斯等就向秦始皇提出了“书同文字”的建议,秦始皇接受了这一建议,命令全国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文字,而一律以秦篆为统一书体。
3、小篆
秦篆又称小篆,为秦朝丞相李斯、赵高、胡毋敬等所创,他们分别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三书作为推行秦篆的典范。
说到小篆,就必须提到大篆,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大篆是周王室的史官所造,他研究古文体后造出了一种书写方便的字体,因为著有《大篆》十五篇而得名。
秦始皇除了用小篆作为统一全国文字的字体外,还用到了更方便书写、更简单的书体——隶书。只不过小篆是用来书写一些重要、庄重的诏书,而隶书则是一般公文的书体。
4、隶书
隶书又名佐书、分书、八分,因盛行于汉代,所以又叫汉隶,它是由篆书圆转婉通的笔画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从而显示出生动活泼、风格多样的气息,给书写者带来很大的方便。
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指战国、秦至西汉初期的隶书,又叫古隶。古隶的起源,说法颇多。从目前所发现的资料来看,秦隶产生于战国时期,从四川青川县出土的战国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的“木牍”上出现的隶书早期形迹看,减损大篆的繁琐笔画,字的形状由篆书的长方变为正方或扁方。虽然它的结构还带有篆味,但已出现隶书的雏型。到了战国末期,这种雏型隶书已普遍使用。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二五六年)的《秦简》图一看,这种似篆又似隶的字体,逐渐体现出了字形的简洁明了、线条的活泼规范。在出土的战国至秦的大量木牍、竹简和帛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由篆书演变成隶书的漫长过程。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便于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的一项便是《书同文》。由秦朝宰相李斯、中书令赵高等在战国文字的基础上加以整理,统一了作为全国通行的官方文字——小篆。小篆比起前朝文字,在线条、结构、字形等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在运笔方法上还是圆转悠长,仍未完全摆脱象形的意味,书写较慢。由于当时官狱繁多,军事、官府文件、公文往来频繁,经常需抄写大量的文书,省繁趋简便成了当时对文字改革的迫切要求,而隶书作为一种便捷的书体,在下层中广泛流行。卫恒 《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求人佐书,曰隶字……。隶书者,篆之捷也。”便是明证。这里暂且不去考证隶书的发明者是谁,因为一种字体的产生决非个人的力量所能创造,也绝非一个时期所能完成,它是随着的进步和实际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从汉字几千年的发展史看,如果把象形文字至秦小篆划为古文字,那么我们把隶书和一直到今天使用的楷书,都归为今文字。因此,隶书上承篆书之规脉,下开楷行之基础,在我国文字和书法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无论从实用性或艺术性方面看,它的出现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它是我国汉字演变中的一次重大变革。由于西汉初期的制度承袭秦制,在文字方面也不例外,因而西汉早期的隶书与秦代的隶书无较大差别。它既有秦代的书法特点,又为东汉时期的隶书形成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西汉《长沙马王堆帛书》、《居延汉简》分析,笔画已有简化,篆书味也有减少,字体趋向平衡,而用笔的提按顿挫,线条的波磔变化,结体的纵横势态,比秦代的隶书更为明显。相对来说,较多地流露出书写者的天真和质朴,然而在书法技巧上还不够成熟,不是典型的隶书。
西汉中期至东汉,隶书渐臻完美,尤其在东汉,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一些较为明智的政策,整个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随之昌盛,树碑立传之风大兴,涌现出了大量技艺精湛、风格鲜明的优秀碑刻,从而隶书发展成为正规而又富于艺术性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书体。
我们通常所说的汉隶,主要是指东汉碑刻上的隶书。它们的特点是用笔技巧更为丰富,点画的俯仰呼应、笔势的提按顿挫、笔画的一波三折和蚕头雁尾及结构的重浊轻清、参差错落,令人叹为观止。风格多样且法度完备,或雄强、或隽秀、或潇洒、或飘逸、或朴茂、或严谨,如群星灿烂,达到了艺术的高峰。《乙瑛碑》、《石门颂》、《礼器碑》、《孔庙碑》、《华山碑》、《韩仁铭》、《曹全碑》、《张迁碑》)等东汉碑刻,是成熟和典范的标志。
魏晋以后的书法,主要是草书、行书、楷书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时期,许多书法家的主要精力大多用在楷、行、草书上,但隶书并没有被废弃,此时的隶书在用笔上逐渐掺入楷法,失却了汉隶的古朴和灵秀,趋向整齐呆板,结体用笔千篇一律,到了清代,隶书在碑学复兴的浪潮中得到了重振和发展,出现了许多书法大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隶书艺术的第二个高峰。如桂馥、邓石如、伊秉绶、赵之谦、何绍基等。特别是桂馥等人,是倡导、学习和继承汉碑的先驱,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成为清代书法艺术的主流和热门之一。特别是近百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大量的春秋战国至汉代的木牍、竹简、帛书的墨书真迹,使我们有幸亲睹古人笔法,为研究古人法度,学习古人书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5、楷书
金文之后楷书有是一大字体,并且更先进,经过我们调查和查找资料,总结了以下内容。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的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兹分别简介如后: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定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字体到这里已经接近我们用的汉字字体,楷书、隶书到现在也有许多人在使用,只不过是用来习书法或写字。现在的字体基本也不能再简化了,因为现在的汉字已经非常简练了,那么从上面的内容可知道汉字的发展给我国古代的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那么我们应该思考,汉字对别的地区还有什么影响呢?经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汉字不仅对我们自己的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为周边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 对日本文字的影响
日本民族虽有着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创造则相当晚。长期以来,日本是以汉字作为自己的传播思想、表达感情的载体,称汉字为“真名”。五世纪初,日本出现被称为“假名”的借用汉字的标音文字。八世纪时,以汉字标记日本语音的用法以较固定,其标记是《万叶集》的编辑,故称“万叶假名”,是纯粹日语标音的基础。
2.汉字对朝鲜的文字影响
朝鲜文字称谚文。它的创造和应用是古代朝鲜文化的一项重要成就。实际上,中古时期的朝鲜亦如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新罗统一后稍有改进,时人薛聪曾创造“史读”,既用汉字表示朝鲜语助词和助动词,辅助阅读汉字书籍。终因言文各异,无法普及。
3.汉字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十世纪以前的越南曾是中国的郡县。秦、汉、隋、唐莫不在此设官统辖,故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越南独立后,无论是上层人士的交往,还是学校教育以及文学作品的创作,均以汉字为工具。直至13世纪,越南才有本国文字——字喃。字喃是以汉字为基础,用形声、假借、会意等方法创制的表达越南语音的新字。15世纪时,字喃通行全国,完全取代了汉字。
总结
汉字是汉族祖先的重大发明之一。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进入了文明时代,汉字的发明毫无疑义是起了重大促进作用。
首先,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科技成果。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拥有足以自豪的古代文明。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在科技上曾长期领先,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对于人类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主要通过汉字的记载而流传下来,得到继承和发展,并在国际范围内广泛传播,成为我们乃至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其次,汉字为古今的沟通、为不同方言区人民的交际都创造了有益条件。汉字记录汉语跨越了数十个世纪。虽然古今语言共声,但由于汉字不受语音的羁绊,一直保持着表意性质,字型比较稳定,所以,两汉以至先秦的古代典籍著作,至今仍能认识,使我们的文化历史传统没有中断。
第三,汉字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增进民族团结方面也起着积极有利的作用。
第四,汉字在记录汉语的历史过程中,对汉语也起着积极的影响。
第五,汉字对周边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起到了形成超民族和地域的汉字文化圈的作用。在历史上,朝鲜、越南、日本和我国许多兄弟民族都曾使用汉字来记录他们的民族语言或利用汉字来创造他们的文字。
第六,汉字还将长时间地为我国生活服务,现行汉字作为我们国家法定文字,还将长时间的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可以肯定,汉字在获得有效整理和规范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计算机汉字输出的技术突破,更体现了汉字的美好的前景。
致 谢
在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为了查阅资料,我们上网吧、去图书馆,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访问老师、同学,……。在此,我们要感谢广大师生们的大力支持,感谢图书馆邓老师、杜老师给我们提供的方便,感谢我们的指导教师吴益平给予的帮助!
商族起源,商族起源于陕西商洛还是河南商丘?
商族的起源和发展
商族的历史相当悠久,较早的文献记载里常把它追溯到有娀氏,《诗经·常发》就曾说“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相传,有娀氏女简狄吞玄鸟卵有孕而生子,此子即商的始祖契,这就是《诗经·玄鸟》所谓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古史传说还谓简狄是帝喾的次妃,似乎商族和许多族的情况一样,也是黄帝族的一个支系。商族和戎族也有一定关系。古代文献里常将戎与殷若商合称,①可能是指殷商的族属而言的。商的始祖母称简狄,可能商族亦与狄有关。种种情况表明,商族是在和许多族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
商族兴起的地域现在还不大清楚,大约在我国北方的辽西、翼东北一带,以后才沿太行山东侧的平原地区渐次南移。《世本·居篇》谓商的始祖契居于番。番,即《左传》昭公二年所载周朝人说的“肃慎、燕亳,吾北土也”的亳。古代的幽燕之地与商族的兴起应当是有密切关系的。
契的时代约略与禹同时。从契到成汤大约经过十几代人的时间,其间的世系据《史记·殷本纪》和甲骨卜辞材料可以有如下的排列:
相传契因佐禹治水有功,而被帝舜任用为“司徒”。契是否担任过司徒这样的官职虽然未必实有其事,但是当时的商族已经和黄帝族有了许多联系,并且还有相当的影响,这还是可以肯定的。甲骨文中有一个和“夔”约略相似的字,附加一个倒提的斧钺之形,这个字只作人名使用,被称为“高祖”,从卜辞材料看,商朝人还特地为他立有宗庙。这个人有可能指的就是契。契以后,昭明时期,商族仍居于北方地区,到相土时才有了较大范围的迁徙。
相土是契以后商族的著名首领。相传他曾经训练马做运输工具,因此其活动区域颇为广泛。《诗经·常发》篇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认为相土的影响已经达到海外。《世本》谓“相土徙商丘”,此地在今河南濮阳,《左传》定公四年说它是相土的“东都”。相土时期商族的活动范围可能从冀境扩展到了今豫北地区。
相土以后的商族著名首领是冥。《国语·鲁语》说:“冥勤其官而水死。”认为冥为夏朝水官而殉职于治水之事。《天问》中有“该(亥)秉季德”、“恒秉季德”之句,谓王亥和王恒秉执其父季之遗德,可见王亥、王恒之父又称为“季”,亦即冥。①甲骨卜辞中有一位名叫“季”的人物,殷人多侑祭于他。《礼记·祭法》说“殷人喾而郊冥”,对冥进行郊祭。总之,冥又称为季,是一位对商族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物。
冥之子王亥在甲骨卜辞中有十分明确的记载。在卜辞里,殷人称他为“高祖亥”,“王亥”或“高祖王亥”,从来不单称之为亥。今所见关于他的卜辞有130多条,超过其前的任何一位先公的卜辞数量。殷人祭祀王亥时祭品种类齐备、数量丰富。有一条向王亥“祈年”的卜辞,进行祭祀时所用的祭品就有豕、羊、貑、小牢、牛、南、羌等七个品种。祭祀王亥时一次用牲可达50头牛之多,并且还经常使用人牲。甲骨文的亥字,除通常的写法以外,有一些还在其上附加鸟形,这应当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有关。鸟形只加于亥字之上,说明在殷人印象中王亥实有奉天命而兴商的业迹。
王亥时期的商族居于冀中和豫北一带,其北部与有易氏为邻。相传王亥曾经将其所驯养的牛羊托寄于有易与河伯。有易之君绵臣杀王亥而取其牛羊。王亥虽然“丧羊于易”、“丧牛于易”①,但其弟王恒却取回了牛羊,其子上甲微则从河伯那里借得兵力以讨伐有易,终于杀死绵臣而报仇雪恨。这件事情说明在王亥、王恒和上甲微的时期商族已经逐渐强大,并且和河伯部落结成了联盟。古代文献关于王恒的记载很少,仅《天问》提到“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说他在所居的班麓之地和有易氏之间往来,取回了王亥失去的“朴牛”。关于王恒的卜辞有10余条,多卜问是否为他举行侑祭之事。王亥和王恒是商族发祥史上首先称王者。“王”的称号是权力的象征,可见他们已经拥有了王权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殷人轮番祭祀先公先王的周祭祀谱中,上甲赫然居于首位。除周祭之外,殷人合祭某一部分先公先王时也常自上甲开始。这种情况表明,上甲以后的殷先公先王才有了明确的世系排列。上甲不仅与河伯部落联合打败有易氏,而且稳固了内部,使商族得以顺利发展。《天问》说:“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而后嗣逢长?”谓上甲诸弟淫乱并危害其兄,上甲随机应变,平息了祸乱,从而使商族后嗣绵延久长。关于上甲的卜辞多达1100多条,祭祀种类之多、次数之频繁、用牲之丰富,在所有殷先公先王中都居于前茅。其影响之大,于此可见。
按照殷人的祭祀顺序,上甲以后的先公是报乙、报丙、报丁,合称为“三报”,报丁以后的先公是示壬、示癸,合称“二示”。《尚书·多士》篇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据推测殷人是从示壬时才开始有典册记载的。示壬、示癸是成汤的祖若父。后来成汤灭夏的事实说明示壬、示癸时期的商族势力正处于上升的阶段。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年的甲骨文是什么意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71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