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王同的政绩优质回答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熜生活腐朽,不仅滥用民力大肆营建豪华宫殿,而且迷信方士,尊尚道教。迷恋长生不老之术,二十余年不上朝理政。加之奸相严嵩祸乱朝政...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明朝正德甲辰岁,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王同的政绩

王同的政绩

优质回答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熜生活腐朽,不仅滥用民力大肆营建豪华宫殿,而且迷信方士,尊尚道教。迷恋长生不老之术,二十余年不上朝理政。加之奸相严嵩祸乱朝政,致使国家民不聊生。严嵩掌权的二十年里,吞没军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

据《隆庆海州志·人物·隐德》载:“嘉靖甲辰岁,郡中大饥, (张)昶以所积赈邻近居民,赖全活者甚众。”由此可知,王同到任时面临的是一个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内忧外患的海州。这个初来乍到的河南小伙儿,做了哪些好事使得百姓称其为“河南王父母”呢?据《隆庆海州志》载“值时荒歉,悲民久穷,悉心经理,仁威并行。至减税粮,轻马价、并里甲、疏河赈济、茸学育才、兴废举坠,种种实政,暇时亲为篆书匾额碑记。” 按明朝的规定,田赋分夏、秋两季。海州的农田载入官府簿册的计一万一千四百六十顷八亩九分七厘八毫。百姓每亩地要交纳三升多的夏税、五升多的秋粮。由于海州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一户之田常有四、五顷,一人之身常有数十亩,耕者不能尽其力”,加之乡吏富豪从中盘剥,导致田地大量荒芜。嘉靖二十五年(1546),王同在给朝廷的上书中中写道:“惟本州民逃而差不减,田荒而粮照旧。”朱明王朝的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并不因荒年而减免,繁重的徭役,压得海州人民喘不过气来。真所谓“苛税猛如虎”啊!他们为了躲避繁重的赋税、徭役以及各种名目的加派,只得背井离乡,做了逃户。这样使得原本就人丁凋落的海州城更加荒芜萧条了。

王同在上书朝廷奏本的末尾处大声疾呼:“若臣复畏罪不言,将来必至无民,州事尽废。”请求皇帝压缩辖区,合并乡里;缩减赋税,给人民创造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在嘉靖朝那样一个政治黑暗、权臣当道的时候,王同这种不畏艰险、勇于上书为人民诉疾苦的精神就更令人肃然起敬了。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马匹不仅是一种社会性的物质财富,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属于一般政务活动的必要设施、工作条件的配备,更是军队装备的必要内容。因此,马匹的多寡往往被认为是衡量国力强弱的标志,并有所谓“马政即国政”之称。明代的马政分民牧与官牧两类。官牧顾名思义,就是有官方出资饲养马匹,以供国家所需。洪武二十八年(1395),国家废除牧监,裁撤监正、监副等职官,将官马事务改归地方官府管理,把从前浩大的马群分散于民间,进行小规模的甚至是一些小户人家单独的牧养活动。其实质是令民间百姓代政府护育马匹,搞一种差役性的畜牧服务业。

`官马民牧实在是一种繁重的差役,“闾闫受扰,民力难支,故而被时人称为害民之举”。明朝的马政规定:“生必报数,死必责偿”。养马者既费人工、草料,又往往因种马倒毙、生驹缺额而赔损资财。官府又少于抚恤,而多刑责科罚,加之没有社会保险机制,一旦遭遇天灾人祸,“一马之毙未偿,而一马又毙,致死相继而赔无穷,百姓生计难筹。”宋代保马之法虽为酷烈,但不及明朝民牧之盛。因为宋人保甲养马,听其自愿,一旦养马,全免其牧户(马户)之差徭,可明代所行民牧之法,并不问其意愿,且在不少地方,户役与马役并行,并不是完全以养马代常徭。据《隆庆海州志·户赋·马政》载:“儿马一百六十匹,骒马六百四十匹。旧例本色马七十七匹,解表至京;折色马八十三匹,解银至太仆寺交纳。”张峰在《海州志》中称:“此马政也,既征银以输京,而又养马以备用,是一马而有二役也。百姓苦于养马久矣。”如此苛法,实不宜行。开明的封建统治者一般皆强调慎兴役、慎用民力,即主张:“治国以安民为本,安民以不扰民不累民为先”。显然,民牧之制以及有关的督责之法的施行,是朝廷统治战略的不当,有违治国正道。

王同深知此理,为维护统治的稳固,也为伸张海州百姓的疾苦,他奋力疾书,与明廷据理力争。《隆庆海州志·户赋·马政》载:“嘉靖二十五年,知州王同念民穷难征,本色马资费太重,二次具奏,共准改折八年。后蒙题准江北俱改折色马,每匹折银十八两,共银三千三十四两。”正是由于他这种冒死进谏,明朝政府开始同意江北地区少量地变卖种马,交银代驹,由政府另行买马。此行不仅为海州百姓谋取了福利,也为整个江北地区的马政工作开创了一条新政策。 要想知道何为“并里”,就得先搞清楚什么是“里”。据《明史·食货志一》记载,明洪武十四年,明太祖诏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里”其实就是明代为方便户籍管理而设置的一种组织单位。“并”乃合并之意。那为何要“并里”呢?

王同在上书奏折里提到逃户的原因是:“自正德六年,突遭流贼残害,自后累罹大饥大疫,逃亡将尽。数年颗粒不收,各项钱粮并征,百姓流移。”而这里的“流贼残害”指的是明正德六年,河北霸州的刘宠、刘宸起义军进攻赣榆的战事,但这并不是海州逃户的真正原因,而是王同的一个托词罢了。

王同在上书奏折中写道:“概州原额一百一十六里,节年灾累,仅存三十余里。原额人户一万二千七百余户,节年逃亡,仅存三千五百余户。原额官民田地一万一千四百六十顷有零,节年逃绝荒芜,成熟仅存一千五百余顷。”“民逃而差不减,田荒而粮照旧。一户常有数差,一丁常有数役,苦累逃亡。”“今年灾伤尤重见,今夏税、秋粮、马草、农桑、丝绢、户口、盐钞协济,夫银、均徭,里甲备用,马价、插站、船头又该银一万五千余两。民无抵准,不能存住。”这些才是海州逃户的症结所在。逃户的出现,导致了繁重的徭役要由尚未逃离的海州百姓分摊,继而逃户现象愈演愈烈,户籍骤减,终将“州事尽废”。王同这才不得不上报朝廷,请求压缩辖区,合并乡里,缩减赋税,给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蔷薇河是沭河下游的主要河道之一,南北朝时称“游水”,是海州周边最大的一条河流。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据《嘉庆海州直隶州志·水利》载:“《方舆纪要》:在州治西一里。东北通海,西北通赣榆,南通新坝,直抵淮阴……河自青伊湖发源,行百余里、至临洪口入海。其水由沭河及分水沙河,受山东蒙,沂诸山水,波势漭沆,最易淤淀泛滥,州西南与沭阳北境皆为泽国。”由此可见,蔷薇河的水患是由来已久的。据《海州蔷薇河纪成碑》的记载,王同在任期间的蔷薇河早在弘治己酉年(1489)已淤塞,到嘉靖乙巳年(1545)已过去了整整56个年头。

由于蔷薇河是古代海州重要的运输交通线之一,它的泛滥不仅威胁着海州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时刻影响着“本色米麦至朝廷的起运和盐课”。嘉靖二十三年(1544),也就是王同到任的当年,他便请准察院,用“以工代赈”的方法,招募2440名当地饥民,从(嘉靖)乙巳闰正月十三日始,施工44天,落成于“季春既望”(农历三月十六日)。在海口筑五道堤坝“以障潮汐”,疏通河道13474寻(一寻八尺)。王同以“脏罚银二千两浚蔷薇河十余里,以盐商积引余银五千六百两浚运河一百四十余里……因赈,饥民闻之,牵臂荷锸,日数千人欢呼赴事,不两月而功成。”王同修浚河道,既没有要求朝廷给予拨款,也没有将修河的费用摊派在人民的头上,而是巧妙的利用了“脏罚银”和“盐商积引余银”,将受灾已久的海州人民召集起来,在短时间内就将如此浩大的工程完成了,这不得不说明王同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管理型人才。至此“民不知扰,役不告劳。自今以往,盐利载兴,诸货可致,久湮之迹以再兴,已废之郡以复振”。蔷薇河周边的海州百姓终于可以告别那种流离失所、提心吊胆的生活。

蔷薇河的疏浚,恢复了海州的运输交通,改变了“蔷薇河年久失修淤塞,不能接入新坝涟河之水以达淮泗,致商人盐船自海冒险,且觅牛车拉至海崖上船,经年守装,劳费万状”的局面。自此,盐及其他农副产品即可避免由外海装船,直接从内河码头装载运至淮阴、泗阳、宿迁等地,加速了与外地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农、盐、工、商业的发展。《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称颂其为“商灶俱利,功虽十里,命活万人,事已伟矣。”

近年来,一些地方学者认为“以工代赈”是统治阶级利用饥民的一种手段,用人民迫切所需的生存物资胁迫百姓,以换取廉价的劳动力,借此来粉饰太平罢了。其实,以工代赈的救灾政策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晏子借兴路寝之台以救饥的事例。自宋以后,以工代赈成为官方惯常采用的灾荒救济政策。通过以工代赈,可同时收到救荒,防灾,节约财用等多方面的效益。此后历朝历代以工代赈的成功事例枚不胜举。以工代赈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地方官平时对待兴工程的留心清查,以便灾荒时次第实施,因此与地方官的素质有莫大关系。 海州的学宫,又称孔庙、文庙、俗称儒学。据《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海州的文庙最早始建于唐贞观四年(630年)。元皇庆二年(1313)知州魏荣重修,元末毁于战乱。明洪武三年(1370),知州陈德辅重建。到了嘉靖年间,海州学宫几近荒废,宫中的图书也大多散失殆尽。作为一州父母的王同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嘉靖丁未年冬,他自掏腰包,购进“自六经、性理、训传及历代全史子集,凡三十部,计七十套,共七百六十册”,并在每册书上加盖“海州儒学官书”的钤记。并购置新书柜,放置在明伦堂里。将印信与总目交予掌学者,并叮嘱其注意看管,如有遗失,即可誊抄补之。

嘉靖己酉年(1549),王同在离任前对海州的政事还念念不忘。据《海州官职题名记》载:“古今则史,所以昭善恶也。自后史炽而经亡矣,又自后志传猬兴而史亡矣。史既亡,上自台省,下至郡邑,官如传舍,去即无闻,考古者每深惜之。海州古名郡也,自国初迄今,职于官者姓名漫无题识。”于是王同便组织人力,将有明以来海州历任州官的字、号、籍、岁,按时间顺序一一作了详细的考证与整理,并将其放置中堂内。以“视某而思其善,吾其戒欤;视某而思其恶,吾其法而戒欤。”时时刻刻告诫自己,“劝惩寓焉”。 (一)“相约会所”的设立

大明建国以后,明廷对乡里的教化工作极为重视。朱元璋把教化民风视为治理国家的一项重要手段,立国以后,在制定《大明律》、颁布《大诰》和《教民榜文》的同时,着手在基层建立起一套控制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并倡导在地方上恢复了乡饮酒礼等里社礼制,全力褒扬三代邻里相助、患难相恤之古风。但到了正统以后,法网渐疏,民风渐变,明朝立国之初确立的礼法秩序开始走向衰微。到嘉靖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重本抑末”的传统观念开始动摇,等级森严的礼法制度和伦理规范受到冲击。

王同到任以后,除了对百事俱废的州中政务以及急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殚心竭力以外,对海州的教化民风也相当的重视。按《教民榜文》记载,每年春天,各地乡村要以一百户人家为准,按时举行乡饮酒礼之会,由里中德高望重的老人率众乡民宣读誓词:“凡我同里之人,各遵守礼法,毋恃力凌弱,违者先共治之,然后经官;或贫无所赡,周给其家,三年不立,不使与会。其婚姻丧葬有乏,随力相助。如不从众,及犯奸盗诈伪一切非为之人,不许入会。”“乡民百姓凡有善、恶之行,均在亭贴张贴,晓示乡民,以示劝惩。”“凡民间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皆书其实行,揭于其中,劝善也。”榜文中提到的“亭”即旌善亭与申明亭。洪武十五年八月,朱元璋颁谕礼部:“天下郡邑申明亭,书记犯罪者姓名,昭示乡里,以劝善惩恶。今有司概以杂犯小罪书之,使善良一时过误为终身之累。虽欲改过自新,其路无由。而礼部详议来言。”申明亭是宣扬法律、明理、彰善抑恶、剖决争讼小事、辅弼刑治之所。凡是设立申明亭之处,也必设旌善亭,亭上书写善人善事、恶人恶事,以示惩劝。据《隆庆海州志》载:“申明亭、旌善亭,在州大门外,各乡共九十三处”;“乡约会所,在州治南。嘉靖二十四年,知州王同建。”

申明亭、旌善亭以及乡约会所的设置,不仅使“田野之民”知道法律之威严,使民知法、惧法而不敢犯。也使犯罪人之罪行人所共知,将其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使其犯罪之心有所抑制,从而有利于减少犯罪,稳定社会秩序。

(二)弘扬“孝道”与“妇道”文化

孝是中国文化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元素,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把这种建立在父子、兄弟之上的血缘亲情关系规范为一整套社会礼仪,而这种礼仪又成为联系和维护家族、宗族、国家权益的制度准绳。

妇道是中国孝文化的主体之一,主要以“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约束妇女的日常行为。海州民间自古便流传着孝妇窦氏冤死昭雪的故事,据《云台新志》载:“孝妇祠《太平寰宇记》:‘在东海县北三十三里巨平村北。张峰州志:在东海新县北二里。孝妇冢前正祠三间,东为慈孝堂,与姑并祀。东厢二间,门二重,有司春秋致祠。’唐州志:‘孝妇事见《汉书·于定国传》,为东海郯人,非朐人,今郯城南十里有孝妇祠,墓甚严整。然州境奉祠历年久远,人皆呼为奶奶庙。秉彝之好,妇孺皆同其俎豆,当与山海并永矣,乾隆四十八年春,知州林光照,因开浚涟河,祷晴一月,工竣,蠲俸新其祠。嘉庆八年秋,知州唐仲冕祷雨于祠,三日而雨,题“孝德灵感”,以彰其灵。’”

元代大杂剧家关汉卿据此创作了戏剧《窦娥冤》,使东海孝妇这一民间故事流传更加广泛。嘉靖丙午年(1546),王同在忙完了疏浚蔷薇河、重建钟鼓楼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后,与此年在孝妇祠内为这位含冤昭雪的汉代孝妇窦氏树碑立传,挥毫写下《重建英烈祠碑铭》。在今天朝阳狮子山西坡的兴国寺院内,仍完整的保存着一方由王同留下的石刻《哀孝妇》。 倭寇是明朝自始至终的海外祸端之一。早期的倭寇主要是由一部分日本浪人和一些三流武士加上一部分走私商人组成。由于明朝前期内部比较稳定,朱元璋也认真布置沿海防倭措施,倭寇只能是在沿海附近游魂似地偷偷摸摸登陆抢劫一番,又急忙乘船逃走,这种小规模倭患,对沿海地区和造成的危害还不是很大。

到了嘉靖年间,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原本就不大的国家,分裂成更多更小的诸侯国。由于日本国内各地封建领主的残酷剥削和不断的战争,破产的农民,失职的官吏,失业的流民,战败的武士,无业的浪人,在各地领主的支持下,纷纷向海外寻求出路。我国沿海一带全面遭受倭寇的骚扰,“贼至必焚毁室庐而烟焰数十里,劫杀人民而死亡动数千人。”使沿海人民的生产生活遭受极大的损失,严重破坏了沿海一带生产力的发展。

海州位于海州湾西南岸,我国南北走向海岸线的脐部。据《隆庆海州志》载:“(海州)东滨海道,西接徐邳,北控齐鲁,南蔽江淮。沧海洸漾,茫无际汇。高丽、百济、日本诸国直其东,风帆之便,不测可至。”正是出于这样的地理位置,明朝曾一再采取措施,加强海州的防卫。2007年9月,封其灿老师在南城东山上发现了多处标有“嘉靖十三年”(1534)由“淮安卫军政掌印改守备指挥蒋继爵”留下的题刻,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嘉靖年间的海州地区正处于抗倭海防的前沿阵地。

《云台新志》载:“嘉靖乙酉夏至,海州郡守王同,公出到此题名,备倭熊恩,胡思忠也。”该石刻位于今天连云港港附近的孙家山上。孙家山又称“桅尖山”,1976年,在建设庙岭港区的过程中,原本海拔88.5米的庙岭大多被采掘填海,山上古迹受到很大破坏。因此,至今此处石刻仍未被发现,尚停留在文献记载的层面上。但从此处记载可知,嘉靖己酉年(1549)前后,沿海地区倭寇进犯日益加剧,王同为保障海州地区海防边疆的安全,在“备倭熊恩,胡思忠”等人陪同下,在孙家山附近视察御倭哨所。这也是王同在海州任上留下的最后一段可资查证的政绩事务。

明朝皇帝列表?

优质回答第一位: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王朝的建立者,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极其低微的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是一位传奇帝王。他在家中排行第八,初名为朱重八。作为王朝的建立者,他的江山是亲手打下来的,不是继承的,所以自不必说了。

第二位:明惠宗朱允炆

朱元璋早在称吴王的时候就立自己的长子朱标为吴王世子,将其作为接班人培养。称帝后则直接封为太子。朱标做为朱元璋的嫡长子其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但他却在洪武二十五年去世。那么在嫡长子去世的情况下,根据宗法制则应由嫡长孙继承爵位。所以帝位就应落到朱元璋的嫡长孙,朱标的嫡长子头上,朱允炆之母吕氏起初并不是太子妃,但在原太子妃常氏去世后被立为了太子妃,所以朱允炆在之后也算是嫡长子了,所以他被朱元璋册立为皇太孙,继承皇位。

第三位:明成祖朱棣

根据正史记载朱棣为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的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建文帝登基后施行削藩,朱棣起兵造反,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朱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例子,由于是造反成功当的皇帝自然也就不算是正式的继承了。

第四位: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是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也就是嫡长子。虽然因为身体肥胖而不受朱棣喜爱,朱棣在起兵靖难时更曾暗示其次子朱高煦“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但在成为皇帝后,处于各种原因的考虑还是在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朱棣驾崩后,朱高炽即位。

第五位: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为明仁宗朱高炽的嫡长子,他和朱高炽一起缔造了仁宣之治。朱瞻基的地位十分稳固,早在永乐九年就被朱棣册封为皇太孙,隔代指定为接班人。可见对其的喜爱,传说朱棣起兵造反和册立朱高炽为太子都是因为他命中有帝王气象。朱高炽登基不久,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立朱瞻基为皇太子。第二年,朱高炽崩,朱瞻基即位。

第六位:明英宗朱祁镇

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其母原本只是贵妃,但在宣德三年,朱瞻基废胡皇后,立孙氏为第二任皇后,所以朱祁镇也算是嫡长子了。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夺门之变,复辟帝位。

第七位:明代宗朱祁钰

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九月―1457年正月在位,在位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土木之变后被众人推举为皇帝,因为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所以不适用于常规继承规则。

第八位:明宪宗朱见深

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明宪宗追封)。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受命监国,朱见深被立为太子。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夺门之变而复辟,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朱见深并非朱祁镇的嫡长子,但因为朱祁镇的皇后钱氏无子,所以也就没有嫡子了,那么根据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则,则应由朱见深继位。两度被立为太子的朱见深皇位得来也非常坎坷。

第九位:明孝宗朱佑樘

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弘治之治”的创造者。其母为纪氏,明宪宗宠幸万贵妃,他的两个哥哥也都被万贵妃所害死,他也是因被宫人隐藏才得已存活。六岁时其父才得知他还有儿子,因为他是宪宗长子,宪宗无嫡子,所以册立其为太子,成化二十三年即位。

第十位:明武宗朱厚照

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朱厚照不仅是嫡长子,而且是明孝宗唯一的儿子,两岁时便被册立为太子。治十八年(1505年),15岁的武宗即位,次年改元为正德元年。

第十一位:明世宗朱厚熜

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本来他是没有任何机会当上皇帝的,但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死后无嗣,加上孝宗也只有武宗一个儿子,故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朱厚熜生父为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他本人也只是次子,连继承王位的资格都没有,但他的大哥早夭,所以他是兴王一脉的长子。而兴王又是明孝宗诸弟中最长的一位,所以他靠着各种运气而得到了皇位。朱厚熜的即位原理是兄终弟及,朱厚熜能做皇帝也是个意外。他即位后便发动“大礼仪”事件掌握权力,其追尊其父兴献王为皇帝的做法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宗法制的威信。

第十二位:明穆宗朱载坖

第三子,母杜康妃,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世宗册立次子朱载壡为太子、三子朱载坖为裕王、四子朱载圳为景王。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三月,太子朱载壡薨,裕王朱载坖以次序当为太子。由于世宗次子朱载壡立为太子后享年不永,所以迟迟未予册立。本来他只是嘉靖皇帝的第三子,但嘉靖皇帝的前两个儿子早夭,所以他是事实上的长子,又因为嘉靖皇帝没有嫡子,所以皇位只能有他继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即位,改元隆庆。

第十三位:明神宗朱翊钧

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为孝定太后李氏。明穆宗有四子,长子朱翊釴、次子朱翊钤,俱早亡。所以朱翊钧为明穆宗事实上的长子,又穆宗无嫡子故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第十四位:明光宗朱常洛

明神宗朱翊钧长子,万历十年出生,因其母为宫女,身份低微,故从小不得父爱。朱常洛是明神宗偶然临幸宫女所生。明神宗的皇后王氏、昭妃刘氏自万历六年(1578年)册封后,都无子嗣。明神宗无嫡子,想立宠妃郑氏之子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但因此举违背祖制和理法,遭到群臣反对,最终朱翊钧妥协,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皇帝终于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

第十五为:明熹宗朱由校

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十六岁被万历皇帝封为皇太孙,明光宗在位一月便驾崩,朱由校即位,年号天启。

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检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0月2日-1644年4月25日在位)[3],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刘氏。和其祖先朱翊钧一样,朱由检的皇位也是命运使然。明熹宗本来有儿子的,但是天启六年发生了历史上匪夷所思的“天启大爆炸”,其子因惊吓过度而死。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甲辰(1627年9月19日),明熹宗崩,由于没有子嗣,朱由检受遗命于同月廿四日丁巳(1627年10月2日)继承皇位,时年十七岁。次年正月初一癸亥(1628年2月5日),改年号为“崇祯”

明朝甲辰年是哪一年,明治甲辰年是哪一年

优质回答明朝甲辰年是哪一年

一.大明王朝的缔造者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安徽凤阳人。

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的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元朝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称帝,改元洪武,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于1398年,时年71岁。

二.明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

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集团,夺取了明朝,建元,是为明成祖。 1421年,并下令编纂了《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代宗朱祁钰,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对的进攻,迫使瓦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明朝版图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始,多为一帝一号。故自明朝时,便习惯以年号来称呼皇帝,年号按时间顺序依次为:

洪武、建文、、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

1.明太祖 高皇帝

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在位31年71岁

2.明惠宗 让皇帝

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即位1399年-1402年在位4年26岁

3.明成祖 文皇帝

朱棣(1360-1424) 年号“”。

1403年-1424年在位22年65岁

4.明仁宗 昭皇帝

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1425年在位1年。

5.明宣宗 章皇帝

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 1425年即位1426年-1435年在位11年。

6.明英宗 睿皇帝

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3年 。

7.明代宗 景皇帝

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在位9年 。

8.明宪宗 纯皇帝

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1465年-1487年 在位24年 。

9.明孝宗 敬皇帝

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1488年-1505年 在位19年 。

10.明武宗 毅皇帝

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

1505年即位1506年-1521年 在位17年 。

11.明世宗 肃皇帝

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1522年-1566年在位46年 。

12.明穆宗 庄皇帝

朱载垕(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1567年-1572年在位7年 。

13.明神宗 显皇帝

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1573年-1620年 在位48年 。

14.明光宗 贞皇帝

朱常洛(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15.明熹宗 悊皇帝

朱由校 (1605-1627)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1621年-1627年 在位8年。

16.明思宗 烈皇帝

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1628年-1644年在位17年38岁 。

1644年三月十七李自成两路会师城下十九日破城,崇祯帝朱由检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

明朝(1368―1644)276年

皇帝年号公元干支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戊申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己酉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庚戌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辛亥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五年1372壬子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六年1373癸丑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七年1374甲寅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乙卯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1376丙辰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年1377丁巳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一年1378戊午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二年1379己未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庚申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辛酉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1382壬戌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六年1383癸亥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1384甲子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1385乙丑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九年1386丙寅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年1387丁卯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二年1389己巳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三年1390庚午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五年1392壬申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六年1393癸酉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1395乙亥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九年1396丙子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1398戊寅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1399己卯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二年1400庚辰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三年1401辛巳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四年1402壬午

明成祖朱棣元年1403癸未

明成祖朱棣二年1404甲申

明成祖朱棣三年1405乙酉

明成祖朱棣四年1406丙戌

明成祖朱棣五年1407丁亥

明成祖朱棣六年1408戊子

明成祖朱棣七年1409己丑

明成祖朱棣八年1410庚寅

明成祖朱棣九年1411辛卯

明成祖朱棣十年1412壬辰

明成祖朱棣十一年1413癸巳

明成祖朱棣十二年1414甲午

明成祖朱棣十三年1415乙未

明成祖朱棣十四年1416丙申

明成祖朱棣十五年1417丁酉

明成祖朱棣十六年1418戊戌

明成祖朱棣十七年1419己亥

明成祖朱棣1420庚子

明成祖朱棣十九年1421辛丑

明成祖朱棣二十年1422壬寅

明成祖朱棣二十一年1423癸卯

明成祖朱棣二十二年1424甲辰

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1425乙巳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1426丙午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二年1427丁未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1428戊申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四年1429己酉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五年1430庚戌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六年1431辛亥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七年1432壬子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1433癸丑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九年1434甲寅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十年1435乙卯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1436丙辰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二年1437丁巳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三年1438戊午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四年1439己未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1440庚申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六年1441辛酉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七年1442壬戌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八年1443癸亥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九年1444甲子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1445乙丑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一年1446丙寅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二年1447丁卯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三年1448戊辰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1449己巳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1450庚午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二年1451辛未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三年1452壬申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四年1453癸酉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五年1454甲戌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六年1455乙亥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七年1456丙子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1457丁丑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二年1458戊寅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三年1459己卯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四年1460庚辰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五年1461辛巳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六年1462壬午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七年1463癸未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八年1464甲申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1465乙酉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年1466丙戌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三年1467丁亥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四年1468戊子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五年1469己丑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六年1470庚寅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1471辛卯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八年1472壬辰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九年1473癸巳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年1474甲午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1476丙申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三年1477丁酉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四年1478戊戌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五年1479己亥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六年1480庚子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1482壬寅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九年1483癸卯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一年1485乙巳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二年1486丙午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元年1488戊申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二年1489己酉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三年1490庚戌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四年1491辛亥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五年1492壬子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六年1493癸丑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七年1494甲寅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八年1495乙卯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九年1496丙辰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年1497丁巳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一年1498戊午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二年1499己未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三年1500庚申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四年1501辛酉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五年1502壬戌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六年1503癸亥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七年1504甲子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1505乙丑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1506丙寅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二年1507丁卯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1508戊辰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四年1509己巳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五年1510庚午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六年1511辛未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七年1512壬申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八年1513癸酉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九年1514甲戌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年1515乙亥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一年1516丙子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三年1518戊寅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四年1519己卯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五年1520庚辰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1522壬午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年1523癸未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年1524甲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年1525乙酉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五年1526丙戌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六年1527丁亥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七年1528戊子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八年1529己丑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1530庚寅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年1531辛卯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二年1533癸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三年1534甲午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五年1536丙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六年1537丁酉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1539己亥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年1541辛丑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一年1542壬寅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二年1543癸卯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四年1545乙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五年1546丙午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七年1548戊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1549己酉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年1551辛亥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一年1552壬子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三年1554甲寅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四年1555乙卯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六年1557丁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午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1559己未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九年1560庚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年1561辛酉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二年1563癸亥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三年1564甲子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五年1566丙寅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1567丁卯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二年1568戊辰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三年1569己巳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四年1570庚午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1571辛未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六年1572壬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1573癸酉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年1574甲戌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年1575乙亥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年1576丙子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五年1577丁丑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六年1578戊寅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七年1579己卯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八年1580庚辰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九年1581辛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年1582壬午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一年1583癸未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二年1584甲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三年1585乙酉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五年1587丁亥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六年1588戊子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七年1589己丑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1590庚寅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九年1591辛卯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一年1593癸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二年1594甲午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三年1595乙未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四年1596丙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五年1597丁酉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七年1599己亥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四年16, 06丙午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1600庚子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丑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年1602壬寅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一年1603癸卯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三年1605乙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六年1608戊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七年1609己酉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1610庚戌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九年1611辛亥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年1612壬子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二年1614甲寅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五年1617丁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六年1618戊午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七年1619己未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1620庚申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1620庚申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1621辛酉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二年1622壬戌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三年1623癸亥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四年1624甲子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五年1625乙丑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六年1626丙寅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七年1627丁卯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1628戊辰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二年1629己巳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三年1630庚午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四年1631辛未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五年1632壬申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六年1633癸酉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七年1634甲戌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八年1635乙亥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九年1636丙子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年1637丁丑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一年1638戊寅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二年1639己卯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四年1641辛巳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五年1642壬午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

南明福王朱由菘弘光元年1645乙酉

南明唐王朱韦健隆武元年1645乙酉

南明唐王朱韦健隆武二年1646丙戌

南明唐王朱韦金绍武元年1646丙戌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元年1647丁亥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二年1648戊子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三年1649己丑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四年1650庚寅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五年1651辛卯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六年1652壬辰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七年1653癸巳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八年1654甲午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九年1655乙未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年1656丙申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一年1657丁酉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二年1658戊戌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三年1659己亥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四年1660庚子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五年1661辛丑

就是与明朝甲辰年是哪一年相关内容,是关于明朝的分享。看完明治甲辰年是哪一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朝皇帝年号的是什么?

优质回答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始于太祖朱元璋,终于思宗朱由检,共16帝。

明朝皇帝谱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文(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 “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75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垢(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1610-1644)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王同的政绩》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