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积德文言文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行善积德甲骨文,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文言文感应篇
最佳答案1. 注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原文: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
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年及壮,家贫授徒。
与同庠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
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于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
生四女,仅存其一。妻以哭儿女故,两目皆盲。
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无大过,惨膺天罚。
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于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 至四十七岁时,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
忽闻叩门声,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坐,口称姓张,自远路而归,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张曰:‘予知君家事久矣。
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公大惊曰:‘闻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乎?’张曰:‘即如君规条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与知交辈,多用书文旧册,糊窗裹物,甚至以之拭桌,且借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君日日亲见,略不戒谕一语,但遇途间字纸,拾归付火,有何益哉?社中每月放生,君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倘诸人不举,君亦浮沉而已,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于中也。
且君家虾蟹之类,亦登于庖,彼独非生命耶?若口过一节,君语言敏妙,谈者常倾倒于君;君彼时出口,心亦自知伤厚,但于朋谈惯熟中,随风讪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怒触鬼神,阴恶之注,不知凡几。乃尤以简厚自居,吾谁欺,欺天乎?邪淫虽无实迹,君见人家美子女,必熟视之,心即摇摇不能遣,但无邪缘相凑耳。
君自反身当其境,能如鲁男子乎?遂谓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真妄也!此君之规条誓行者,尚然如此,何况其余?君连岁所焚之疏,悉陈于天,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恶,数年无一实善可记,但于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于胸,不可纪极。此诸种种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不暇,何由祈福哉?’公惊愕惶悚,伏地流涕曰:‘君既通幽事,定系尊神,愿求救度。
’张曰:‘君读书明礼,亦知慕善为乐,当其闻一善言时,不胜激劝;见一善事时,不胜鼓舞。但旋过旋忘,信根原自不深,恒性是以不固,故平生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何尝有一事著实?且满腔意恶,起伏缠绵,犹欲责天美报,如种遍地荆棘,痴痴然望收嘉禾,岂不谬哉?君从今后,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
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
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
君家事我,甚见虔洁,特以此意报之,速速勉持,可回天意。’言毕,即进公内室,公即起随之,至灶下,忽不见。
方悟为司命之神,因焚香叩谢。即于次日元旦,拜祷天地,誓改前非,实行善事,自别其号曰‘净意道人’,志誓除诸妄也。
初行之日,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忽忽时日,依旧浮沉。因于家堂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愿善念真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
每日清晨,虔诵大慈大悲尊号一百声,以祈阴相。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傍,不敢欺肆。
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遂缘方便,广植阴功,且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夫因果报应之言,逢人化导,惟日不足。
每月晦日,即计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处为疏以告之。持之既熟,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
如是三年,年五十岁,乃万历二年,甲戌会试,张江陵为首辅。辍闱后,访于同乡,为子择师,人交口荐公,遂聘赴京师,公挈眷以行。
张敬公德品,为援例入国学。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遂登科,次年中进士。
一日谒内监杨公,杨公令五子出拜,皆其觅诸四方,为己嗣以娱老者。内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问其籍,曰‘江右人,小时误入粮船,犹依稀记姓氏闾里。
’公甚讶之,命脱左足,双痣宛然。公大呼曰:‘是我儿也!’杨亦惊愕,即送其子,随公还寓。
公奔告夫人,夫人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
公悲喜交集,遂不愿为官,辞江陵回籍。张高其义,厚赠而还。
公居乡,为善益力,其子娶妻,连生七子,皆育,悉嗣书香焉。公手书遇灶神,并实行改过事,以训子孙。
身享康寿,八十八岁。人皆以为实行善事,回天之报云。
同里后学罗祯记。【译文】 江西有一位俞先生,名都,字良臣,多才博学书念得很好,很有学问。
年岁老大,家境也不好,靠著教书为生,当时称为‘私塾’,当然学生也不多。在这个时候,他与同学十余人“结文昌社”。
“同庠生”就是同年进学的同班同学。‘文昌社’。
2. 求太上感应篇原文译文
太上感应篇(白话译文) 原文点此 【宋】 李昌龄.抱朴子 子的师傅太上说:“灾祸和福祥是没有门户可供主观选择”。
进祸门还是进福门是由人善恶行为决定的。善恶报应,和人的影子一样跟着人的形体移动。
天上地下都有专门监督人间善恶的神灵,这些神灵依据人所犯罪轻重,给以程度不同的处罚。犯罪轻者神灵使你贫穷,经常遇到忧愁和灾难,众人都恨你,刑罚和灾祸跟着你,好事和你没缘份,恶星对你降灾,直到你死。
还有三台、北斗神灵在人的头上、专门记录人的罪过。月亮不明时,灶王爷也和三台、北斗星君一样记录人的罪恶。
不管什么人,只要你犯下罪过,罪过大了要夺命,罪过不大叫你万事不如意,不成功。 大小罪过有几百,你若想长寿,就要避开所有罪过。
是善道就前进,不是善道就退避。不走邪道,不暗中使坏。
要积德行善,多行善事,心慈爱物。忠孝友悌,行事光明正大,以行为感化别人。
怜悯孤弱的人,救济贫穷的人。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动物草木不加伤害。见人有死丧要同情,见人有善事要高兴,见人有困难要帮助,见人有危险要拯救。
见人有收获就和自己有收获一样,见人有损失就和自己有损失一样。不宣扬别人的短处,不炫耀自己的长处。
阻止恶事,宣扬善事,见到好处让别人多得自己少得。受到屈辱不报怨,受到宠遇要警惕。
行善不求别人报答,和人共事不后悔,这样才算是善人。这样别人才尊敬你,天神才保佑你,福禄才跟随你,邪恶才远避你,神灵才护卫你。
你要做的事才会成功,想成神仙才有指望。想成天仙的人要立一千三百件善事,想成地仙的人要立三百件善事。
如果见非仁非义的事而动摇,见伤天害理的事而行动;以做恶为能耐,忍心残害,阴谋伤害善良的人,使用诡计欺上瞒下;怠慢先生,背叛以往善事;狂妄无识,诽谤同学;虚伪、诬陷、欺诈、伪善,打骂宗族亲友;以强凌弱,手段残忍;是非不分,颠倒黑白;虐待下属,猎取功名,献媚上司求好处;受到别人的恩惠不感谢别人,怨恨别人没完没了;看不起众人;扰乱国家政令;奖赏坏人,处罚无辜的好人;杀人抢财,靠陷害打击别人谋取别人的位子;杀害已投降的敌人,排斥贤良正直的人;欺辱逼迫孤弱贫困的人;不守法纪,接受贿赂;把直的说曲,把曲的说直,把轻的当重的;替恶人助威,明知错了就是不改正;明知是善事而不肯去做,自己有罪还要拉别人下水;毁谤圣贤,歪曲道德;射飞鸟,追走兽,掘虫窝,惊吓高处的动物,伤生害命;希望别人有失误,嫉妒别人成功;危害别人得到自己的安全;把属于别人的东西居为己有;拿坏东西换好东西,为了个人私利损公肥私;剽窃别人的成果,隐没别人的善良;学它人缺陷,攻击别人的隐私;浪费别人的货物钱财,离间人家骨肉;侵占别人心爱的东西,协助坏人做坏事;得志耍威风,侮辱别人取乐;毁坏别人庄稼,破坏别人婚姻;发不义之财不知羞耻;好处是自己得,过错推给别人;把自己的灾祸转嫁给别人,把自己的破烂卖给别人;沽名钓誉,心怀鬼胎;挫伤别人的长处,维护自家短处;仗势欺人,鼓励暴徒行凶;无故剪裁树枝,不讲礼义杀猪宰羊;浪费粮食,劳民伤财;破坏他人之家,窃取他人财宝;决水放火,毁坏民房;坏人计划,使人失败;损坏别人器材物品,使别人无法使用;看见别人荣华富贵了,就诅咒他贬官遇难;见别人富足了,就希望他破败散亡;见妇人美貌,就起淫欲之心;拿了别人的财宝,就希望他死亡;求别人而未达目的,就咒骂怀恨他;见别人失误,就说他过错;见别人其貌不扬就笑话他,见别人有才能就排斥他;用毒虫害人,用毒药害草木;怨恨师傅,与父母兄弟不和睦;强取豪夺,靠抢夺别人财物致富;靠舌头伪善求取晋升;赏罚不平,好逸恶劳,没有节制;苛刻虐待部下,威胁恐吓他人;怨天尤人,怨风骂雨;打架告状,妄逐朋党;听妻子话,违背父母规训;喜新厌旧,口是心非;贪占财宝,欺骗上司;制造谣言,坏人名声;把毁坏别人当成优点,张口骂神以为正确;背弃和顺,效法忤逆,不分亲疏;妄指天地为自己辩护,妄引神明遮盖自己丑行;给了别人东西就后悔,借了别人东西不想归还;不守本分,钻营巧取,阻碍别人施舍;淫欲过度,表面和善内心狠毒;把烂食物送给别人,走邪道迷惑众人;缺斤短两,以假乱真,好商取利;把别人的好东西当成贱东西,欺辱傻子;贪心不足,买卖不公;醉酒 *** ,骨肉纷争;男不忠诚,女不柔顺;家庭不和,不敬丈夫;喜欢自我吹嘘,总爱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公婆;怠慢前辈,违反上命;所做的事情对人没好处,心口不一;外表上咒骂自己而实际在咒骂别人,爱憎由已;喜欢脚腿跨过水井和锅灶,从人家饭碗上和人头上跳来跳去;坠胎害子,偷偷摸摸;夜里歌舞,天明怒嚎;面向北方吐唾沫、小便,对灶吟咏和哭泣;拿灶火点香,拿脏柴做饭;夜里不能光身子起来,八节行刑;唾流星,指彩虹,手指日、月、星,长久地注视日、月;春天烧荒打猎,对着北方恶骂;无故杀龟打蛇。这些罪过,司命神灵都依据其罪过轻重,阻止或夺取你的计算,使你徒劳或遭殃。
罪过大了就叫你死,即使你死了还有余债。
3. 求太上感应篇原文及讲解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犹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为,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贿。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贤圣,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 *** ,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扬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人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科之。负他货财,原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於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於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证鄙坏,引神明而监猥事。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馁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
无行於妻子,失礼於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腊,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取非羲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夫心起於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於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4. 太上感应篇原文多少字
《太上感应篇》文句多取自东晋葛洪(284-343)《抱朴子》“对俗”及“微旨”两篇,全文1277字,分总论、善行、恶行和结论4部份,共列举22项善行,155项恶行。
《太上感应篇》最早见于宋代的文献。南宋李石于1164年把《太上感应篇》收入他编辑的《乐善录》中。名儒真德秀(1178-1235)曾为《太上感应篇》作序,宋理宗(1225-1264在位)在篇首御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并协助其出版与流通。
《太上感应篇》 它提倡“积德累功,慈心于物”, 强调“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则体现了儒家伦理。在儒家学说中,尤其强调五伦纲常,认为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界限分明,而在《太上感应篇》中亦以“扰乱国政”,“违逆上命”、“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事,不敬其夫”作为恶行的准则。可以说,《太上感应篇》实际上建立的是,以儒家道德规范和道释宗教规戒为标准的立身处世准则。
《太上感应篇》充分体现了对鬼神权威的敬畏 。该书认为天上、地上和人体内都有录人罪过、降祸福于人的神或鬼,如大地上的司过之神,天上的三台北斗神君和人身上的三尸神,它们对人的规范和约束是时刻存在的,人应该敬畏他们,对象征神鬼的日、月等物皆不可不敬,故而把“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都视作恶行;而“无故杀龟打蛇”也会引起“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5. 感应章第十六译文
感应章第十六 孔子说∶“从前,贤明的帝王奉事父亲很孝顺,所以在祭祀天帝时能够明白上天覆庇万物的道理;奉事母亲很孝顺,所以在社祭后土时能够明察大地孕育万物的道理;理顺处理好长幼秩序,所以对上下各层也就能够治理好。
能够明察天地覆育万物的道理,神明感应其诚,就会彰明神灵、降临福瑞来保佑。所以虽然尊贵为天子,也必然有他所尊敬的人,这就是指他有父亲;必然有先他出生的人,这就是指他有兄长。
到宗庙里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修身养心,谨慎行事,是因为恐怕因自己的过失而使先人蒙受羞侮辱。到宗庙祀表达敬意,神明就会出来享受。
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至,即可以通达於坤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中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人不想悦服的。
’”。
6. 急求:太上感应篇(语体文)大家呀
下面是原文和语体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太上感应篇》白话译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 太上老君说:‘人的祸福,本来就没有一定的门路,全都是自己招来的啊!’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善恶的报应,就如同影子跟着身体一样;人到那里,影子也就跟随到那里,永远都不分离啊!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因为人的一生,无论是白天夜晚,时时刻刻,上下四旁,都有主管人间过恶的神明在鉴察着;依照各人所犯过恶的轻重,来夺除人的寿算。(人活一百天叫一算,犯轻的就少夺,犯重的就多夺。)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人的寿命,既然已经因为犯过而被减少,而且还要被惩罚生活贫苦,家庭破碎;又经常的遭逢到忧愁灾难啊! ●人皆恶之。
人人都讨厌造作恶事的人啊! ●刑祸随之。 刑罚和灾祸,也就跟随而来。
●吉庆避之。 吉祥和喜庆,都远远的避他而去。
●恶星灾之。 恶煞凶星,也同时降下了灾殃给做恶的人。
●算尽则死。 使恶人的寿算减尽之后,恶人也就死了!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这是说人的一身,行住坐卧,都有星神在鉴察着。三台星神、北斗星君,常在人的头上盘旋,记录各人所犯的罪恶,并且依照他所犯过恶的轻重,来夺除他的寿命。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又有三尸神,住在人的身体里面,凡是人的心、口、意、语,总是瞒不过三尸神的;每到了庚申日,也就是天神决断人善恶的这一天,三尸神就上到天帝的衙门,据实的报告人的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到了阴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灶神也是一样啊!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凡是人犯了罪过,都难逃神明的鉴察;罪过大的,就被夺除寿命十二年,过失小的,就被减去寿命一百天,这是决定不会错的。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这些大的小的罪过恶业的事情,有几百种之多,凡是想求长生的人,必须先要避免这些罪过恶业啊!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凡是要做一件事,先要想一想,合不合道理;合道理的,就前进去做;不合道理的,就退避不做。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凡是不正经的地方,例如赌场、妓院、舞厅、鸦片烟馆等,都要视为邪径,决定是退避不去。就是在阴暗的房间,别人所看不见听不到的处所,也就是善恶才分的界限;都能够正心诚意,丝毫都不愿意欺骗人。
●积德累功。 积德就要像积钱一样,渐渐的积,就渐渐的多了;累功就要像筑墙一样,渐渐的筑,就渐渐的高了。
●慈心于物。 凡是积功累德的善人,不但是亲亲而仁民,尤其是他的慈心,遍及到了万物啊! ●忠孝。
为人臣子的,必须要尽忠;为人子女的,必须要尽孝。 ●友悌。
做人家哥哥的,必定要友爱弟弟;做人家弟弟的,必定要尊敬哥哥。 ●正己化人。
先要端正自己,还要去劝化别人,共同存着善心,共同去作善事。 ●矜孤恤寡,敬老怀幼。
矜哀怜悯孤儿,要尽力的教养他,成就他终身的事业;抚恤寡妇,要尽力的保护她,成就她一生的贞节;尊敬老人,使他们得到尊养和安宁;爱护年幼的孩子,使他们得到抚育和保护。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虽然是细小的昆虫,无情的草木,也不可以伤害啊!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 凶狠的人,常常作恶而招来灾祸,应该要怜悯他、劝导他、感化他,使他能够改恶向善,转祸为福。
善良的人,常常行善而招来福报,应该要为他欢喜赞叹,鼓励他、成就他,使他更能积极的行善,后福无量啊! ●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遇到他人急切的需用,例如生病的时候需用医药,死丧则要殓葬,饥寒则要衣食等等;我们应该要慷慨的解囊,及时的帮助,以应;遇到他人发生灾难,例如水灾、火灾、车祸、家破人亡等等,我们应该要随著自己的力量,去救护、解除他人的危难,使其能够转危为安。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看见别人运气好得意时,就如同自己得意一样,而且还要尽力的去扶持;看见他人运气不好失意时,就如同自己失意一般,应该要多方的救护。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不要彰扬别人的短处,应该要为他极力的隐瞒;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更要韬光养晦,涵养自己的德性。
●遏恶扬善。 我们应该遏阻人去做恶,以免得他渐渐的横行,那么别人就会受到他的毒害;另外应该要赞扬人的善行,使他更能够为善不倦,那么别人也都会受到他的导引。
●推多取少。 无论是兄弟分财产,或是朋友通钱财,都应该要推让,把多的部份,分给兄弟或朋友,自己则拿取那少的部份,让给别人便宜,自己甘愿吃亏。
●受辱不怨。 虽然受到了别人的侮辱,也只是责备自己的德行薄、功德浅,不能够感动他人;因此更应该要积德累功,决不会去怨恨别人。
●受宠若惊。 凡是在受到升迁奖赏等荣宠的时候,应该要有不克负荷,若惊若惧的想法,怕自己的德薄功浅福报不够,不能够长久的保持啊! ●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布施给他人的恩惠,绝对不求回报;赠送给他人的财物,也绝对不后悔。 ●所谓善人。
把前面所说的众善,都能够奉行的,才叫做善人。 ●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
积极行善的文言文
最佳答案1. 行善的诗句或者古文
见他人善,当如己善,必助成之;视他人物,当如己物,必爱护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出自《周易坤文言>>;《国语晋语六》:“夫德者,福之基也。”《国语·周语上》:“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列子·说符》:“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随缘行善,心无挂碍横经叉手步还趋,积善方知庆有余。唐 刘兼 《贻诸学童》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宋)杨万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
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
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
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
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
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
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太上感应篇》
2. 积极激昂的文言文
推荐你荀子的劝学劝学(0人评分) 0.0朝代:先秦作者:荀子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性 一作:君子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
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
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
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
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
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
3. 景公行善的文言文翻译
景公①之时,雨雪②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③之裘,坐堂侧陛④。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怪哉!寡人闻命⑤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今所睹⑥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哗揣糕废蕹肚革莎宫极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①景公,齐景公。②雨雪:下雪降雨,用作动词。
被,通“披”,穿着。③狐白,狐狸腋下的白毛。
狐白之裘,集狐腋下的白毛制成的裘(皮衣)。这是裘中最珍贵的。
成语“集腋成裘”,引申为积少可以成多。④陛:宫殿的台阶。
⑤闻命,闻教,受教。这是尊敬对方,得其教诲。
表示接受对方意见的敬辞。⑥睹:看见的⑦循,巡,巡查。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
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忍饥挨饿的人。
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4. 积极向上的古文100字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5. 宋人行善文言文翻译
原文:
昔者,宋人好善者,三世不解①。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以问先生②。先生曰:“此吉祥,以飨③鬼神。”
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其子曰:“前听先生言而失明,今又复问之,奈何?”其父曰:“圣人之言,先忤④而后合。其事未究⑤,固⑥试往,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先生。先生曰:“此吉祥也,复以飨鬼神。”归,致命⑦其父。其父曰:“行先生之言也。”
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楚王大怒。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军罢围解,则父子俱视。
翻译:
宋国有个人喜欢做好事,祖孙三代都不懈怠。家中不知道什么缘故黑牛生了白犊,便去问孔子。孔子说:“这是吉祥的征兆,用它去祭鬼神。”
过了一年,他父亲的眼睛无缘无故地瞎了。之后,黑牛又生了一头白犊。他父亲又让他儿子去问孔子。他的儿子说:“先前听孔子说是吉祥的征兆,但你的眼睛却失明了,如今又去问他,有什么意义呢?”他的父亲说:“圣人的话,往往开始抵触,但过后却很吻合。事情还没到最后,你再去问问他。”于是,他的儿子又去问孔子。孔子仍然说:“这是吉祥的征兆,用它去祭鬼神。”儿子回家向父亲传达了先生之言。父亲说:“一定会如先生所言的。”
过了一年,他儿子的眼睛又无缘无故地瞎了。那之后楚国攻打宋国,包围了宋城。在这时候,彼此交换孩子来吃,劈开人骨来烧。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战死了,连老人、病人、小孩子、都上了城墙,坚守着城池而使楚军不能攻下。楚王非常生气。城被攻破后,所有守城的人都被屠杀了。他们父子只因为双眼都瞎了的缘故,可以不登城守卫,等楚军退去,城的包围解除了,他父子的眼睛一齐恢复了视力。
文言文
最佳答案偿有闻,有一人,稚时父令士使知其命,乃卜,卦示其幼时丧父,中年丧母,而立妻亡,老来孤伶,无子无嗣。乃惧!问有何途而改之。士曰:天命难违!然若亲民爱仁,积善行德,可试!父遂稚而知之为人之善道。嗨!竟验!今年已半百,父母尚在,儿孙满堂,官至中堂,勤政爱民,深受庶戴。知天命者非不可违也,唯积善行德,多行好事,善人者,天亦善之,遂书达与子孙,福达后辈。
翻译:曾经听说,有一个人,他很小的时候,他父亲让道士来替他算命卜卦,卦上说,他小时候父亲早亡,中年的时候目前会丧命,到了30岁妻子也会离他而去,到老了也是孤苦伶仃,没有子孙后辈。他的父亲非常恐惧,问道士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这种命运!道士说,天命难为,但是如果能亲民爱仁,积善行德,可以试一下。于是他父亲从小就叫他做好事做好人。嗨!居然还真有用,他如今已经年过半百了,父母都还在,儿孙满堂,而且当的官位也不小,凡事亲力亲为,热爱百姓,也深受百姓的爱戴。知道了天命是不可违抗的,但是如果积善行德,多行好事的好人,上天也会善待他的。于是写家书留下给子孙,这份福分也留给了后辈
这个是我自己瞎编的,希望可以帮助你。文言文太多了,不一定能找到你看到那篇
请帮忙把下列白话文译成文言文:
最佳答案我李氏原籍江西宜春丰城湖茫,后迁川,寄籍资州。先祖贵龙公,生于咸丰二年三月壬子日,合茔太君李陈氏,江津人,生于道光三十年六月庚戌日。先公曾官五品,为救苦而弃职。同治十三年,自资州迁叙府,寄居学院箱子拐处,光绪十三年迁长宁,遂定居县城米市街,开西医公信堂,故时人称之公信公。先公看病赠药,不收分文,行善积德,为子孙法。我李氏前有将相公侯以光国史,后传善良俭让以为家风。……(后面看不懂,不好乱写。)
求文言文 租牛待赎 的翻译
最佳答案宋·范仲淹《租牛待赎》白话释义:
吴门董个亭的封翁,他们家世世代代积德行善,被乡人称颂。曾经因为年成不好(年成歉收),他见到农夫无力度过年终,把耕牛卖给屠宰场,于是倡议邀请乡绅聚集资金,在城外开辟了一个园地,依照农夫卖耕牛的价格,将牛买下放养。
春天耕作时,任凭本人将牛赎回,每年救活的牛(使牛活下来的)数量无法计算。他的儿子封国华成为进士、入翰林院(任翰林学士),后转任御史,做了郡守监司。二儿子封国琛也乡试中第,人们都说这是封翁应得的善报。
原文:
吴门董个亭封翁,其家世积善,为乡人所称。尝以岁歉,见农夫无力卒岁,以耕牛售诸屠肆,乃倡义邀绅士集赀,于城外辟一园,如所售之价,买牛而牧之。
春作时,听本人取赎,每岁活牛无算。其子(国华)成进士、入翰林、转御史,为郡守监司。次子(国琛)亦登贤书,人皆谓封翁应得此善报也。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
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行善积德文言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77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