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采访德甲〕街头采访尼采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街头采访德甲,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玫瑰人生韩剧 玫瑰人生国语 玫瑰人生全集
优质回答玫瑰人生韩剧 玫瑰人生国语 玫瑰人生全集
pps 导演:奥利维埃·达昂
演员:玛丽昂·歌迪亚 施维泰·丝特 艾玛纽尔·塞尼耶
类型:剧情 地区:法国 英国 捷克 语言:法语 上映时间:2007-02-14
发行公司:Légende Entreprises [法国] Société des Etablissements L. Gaumont [法国]
相关链接:Official site [fr]
影片再现昔日巴黎对手风琴的痴迷和当时杯盘狼藉的夜总会情景。但是,琵雅芙自身故事的力量占主导地位。她的生活中充满浪漫和悲情,既有巴黎和纽约火爆狂欢的音乐会,也有一系列喧嚣骚动的感情故事,以及遭遇死去孩子和爱人拳师迈克尔·希丹的飞机失事的巨大痛楚。
歌坛双栖明星马丽昂·歌迪亚饰演从20岁到47岁(去世)的琵雅芙,在影片《玫瑰人生》你中偶尔会听到歌迪亚的歌声,但是,大部分歌曲仍是琵雅芙的唱片演绎,或者由吉尔·艾格洛特(因为她们的声音极为相似)演唱。
这是一部描写法国著名女歌手伊迪丝·琵雅芙坎坷而璀璨一生的传记片。由法国导演奥利维埃·达昂执导,由马丽昂·歌迪亚饰演这位命运多舛的女歌手。
琵雅芙,出生于1915年,本名为埃迪特·嘉斯森,她是一名杂技演员和一名街道歌手的女儿,童年家境贫寒,由街头卖唱起家,最终登上纽约卡耐基音乐厅,成为一代香颂女王——法国最著名的流行歌手。夜总会老板从道街角落里发现了这名音乐奇才,并为其改名为拉·莫姆·琵雅芙(意为小云雀),琵雅芙是将多愁善感、幽默和严酷的现实主义极好地结合起来,她是法国传统歌曲的化身。 虽然还没在国内电视台播出,但《我人生最后的绯闻》已经有了专属粉丝——“绯粉”,这其中自然与崔真实本人的魅力有关,进入中国的第一部韩剧《嫉妒》就是她主演的,.《玫瑰人生》等影视剧中,. 了让今后的家庭生活更好,她勤俭持家,甚至有些精打细算,吝啬小气。丈夫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女人味,感到感情空虚而越轨认识了一个离婚女人吴美慈,在她的身上,丈夫重新看到女人的娇羞妩媚,因此在结婚10周年的纪念日向孟顺怡提出离婚…… 孟顺怡的妹妹孟英怡一直和一个已婚男人李正涛保持着暧昧关系,无形中扮演了第三者的角色,但随着李正涛的幡然悔悟回归家庭,她的感情也突然顿悟…… 孟顺怡得知丈夫的外遇后,经常以泪洗面,在发现自己身患绝症后,她以惊人的毅力独自拉扯两个孩子,并为了孩子而极力挽留有了外遇的丈夫…… 婚姻生活需要新鲜的刺激才能保持常青不败,看到一个个家庭、一个个社会个体在婚姻陷入僵局的时刻对待婚姻的态度,如何处理破碎的关系,让人对家庭的认识更加深刻,丈夫和妻子对自己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会产生反省并重新认识……
分集剧情
第1集 准备过世公公供桌的顺怡,在市场也发挥顺怡的吝啬本领。 这时接到孟父在警察局电话的顺怡,只好赶到现场替父亲求情,看到父亲落魄的样子而难过的顺怡。消失已久的公公小妾奉小姐突然出现在潘家,看到房子的地契而抓狂的婆婆,气到竟然把供桌打翻了。因公司的事情疲劳的莹怡,看到正涛而心情变的很愉悦。而顺怡满心期待弟弟哲修回国,照顾父亲往后的生活。
希特勒是什么样的人?
优质回答我们可以从希特勒身上看到一种学识广博完美典范,比如,抛开他政治组织能力不说,他是一位过得去的画家,一位顶级的工程技术设计师(和保时捷博士共同设计了甲壳虫和虎式坦克的发动机),一位很有天赋的建筑设计师(参与了奥运会建筑的设计),一个高明的凯恩斯经济学的信徒(物本交易的创始者),一个人文知识极端渊博的演说家,还是一位军事上极其有见地的将军(他对各种先进武器和新兵种极有研究)。这些能力的具备使得他凡事都追求完美,极端自负,藐视任何人的资本,并给了他无比的自信让他怀有发动征服世界的战争的梦想并付诸实施。
还有,就是希特勒本身就充满了矛盾,他无比痛恨犹太人的金融统治和金融投机手法,可他却毫不犹豫用比犹太金融家更卑鄙的金融手法将美英的金融财团讹诈得几乎崩溃,取得了德国经济复兴的第一笔黄金;他痛恨布尔什维克,苏维埃制度,可他却毫不犹豫使用苏联经济的一些手段用于德国经济改造,加速了德国经济强大。他是一位苛刻的素食主义者,热爱动物,主张保护环境,可是这也丝毫不妨碍他冷酷无情地将犹太人扔进焚尸炉;他崇尚先进的科学,欣赏新的技术产品,构建了新的社会制度,但他艺术上的极端古典情趣,却使得他极其藐视艺术上的任何革新(毕加索的画);他经常叱呵德军将官的傲慢阶层思想,可是他骨子里却对普鲁士精神赞美不已;他对他的部下经常极其可怕地批评,可是除非反叛,他却始终尊敬他的手下。
在希特勒的个人自控力上,这种矛盾更加明显:一方面,希特勒的可怕自控力,能够使他整天咀嚼最难吃的食物,谢绝美味;能使他在一群粗汉中,不饮酒,不吸烟,保持近乎疯狂的求知欲;能使他在一群追求他的女人中,维持着几乎清教徒般的生活;能使他拥有巨大权力,却从不为自己亲属谋一丝好处,然而由于对自己能力的无比自负,在希特勒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极其强烈根本无法控制的统治欲,这种统治欲绝不是后来的某些统治者那种可以比拟的,我们可以看到,斯大林、萨达姆和XXX(说明他们已经满足了)都极为喜欢站在高台上俯视大众的姿势,意淫般享受已有的那种超然的权力,而希特勒除了发表大众演讲,一般总是喜欢攀登绵延的台子,享受攀登颠峰的感觉(即贪得无厌的表现),好像永远也没有止境,这两种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当1939年的德国成为欧洲一霸时,希特勒却对他的亲信戈培尔说:“这只是我能力的一小部分。”即使占有几乎整个欧洲,他也没有丝毫满足的意思,坚持要继续他的扩张之路。这种欲望之强烈,古往今来能和他比的,只有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而希特勒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却无论如何都控制不住这种征服欲望,最终也是这种欲望将他送上毁灭(当然这也与能力有关,能力越大,野心越大,自古如此)。
同时,他的命运也是很悲惨的,他的运气也是不幸的(1941年10月的连绵大雨和11月份的早冬),如果他决心夺取世界霸权,我相信,他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而当他决定追寻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的道路征服世界时,他就要很难不失败了。因为与成吉思汗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年代相比,时局完全变了。如同塔列朗劝说波拿巴皇帝的那样:“这已经不是一个征服者的时代了。”在现代世界中,新征服者不得不面对现代政治制度选拔出来的有完整精英智库的敌人,和牢不可破的泛世界联盟作战,不可能像他的前任那样各个击破了。更糟糕的是,他的对手不但更加强大,而且这些统帅往往是一些人类历史上最顶尖的人物(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最可笑的是,当希特勒死后,那些被他生前踩在脚下,被他才华折服的人们,立即将人类历史最笨拙的谎言和最恶毒的谩骂加诸他身上,军事白痴,同性恋,犹太人,性无能
曼斯坦因,这位被希特勒一手提拔成元帅的战前低级军官,编著起史上最低能的谎言,将一切战败责任,推卸给他的已故统帅。而人们很少记得,是谁在军事会议上喋喋不休的宣称:“元首的英明命令,我服从。”是谁在关键时刻自信的报告到:“元首,您放心,不需要包鲁斯撤出斯大林格勒,我可以救他们出来。”
斯大林,这位战胜者,在公开场合宣称:“希特勒就是一条老鼠。”可是,谁还记得,1940年,当希特勒赞赏斯大林的话(希特勒为了麻痹斯大林,宣称他很佩服斯大林)被莫洛托夫传到苏联领袖的耳朵里时,“斯大林,他,几乎咧嘴大笑了。竟然好久都不能平静,好像这是他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赫鲁晓夫回忆录)
面对这种残酷反差,在毁灭的前一刻,这个盖世恶魔是否有所后悔过呢?当一切都已注定,他是否对自己征服世界的举动有过一丝悔意呢?
马格达女士抱住他的腿,请求他不要自杀,希特勒却无比平静地说:“这就是战败的代价,我必须承受,而我不会向一个乞丐一样,默默无闻地倒闭在马路上的。即使明天将要上百万人诅咒我,可是这又能改变什么呢?”就这样,地下室的最后一扇铁门永远锁死了这个男人的一生。
周国平简介
优质回答周国平简介
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
主要经历
周国平:著名诗人、哲学家。曾著有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销量均突破十万。另有《守望的距离》、《人与永恒》等散文集,以及《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多部译著。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 主要经历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在我们使用的教材语文版的第六册有他的一篇叫《家》的文章!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可到以下网址查看他的著作!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主要作品有: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守望的距离
\妞妞\岁月与性情
参考资料:作家导读周国平的个人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这里是他的博客: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周国平
中文名称: 周国平
性 别: 男
职 务: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生 卒 年: 1945~
国 别: 中国
作品(未发表): 尼采的哲学贡献
省 : 上海市
生平简介
周国平 1945年7月生,上海市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现代外国哲学。1967年7月毕业於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习,先后取得哲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主要代表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捩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专著)、《只有一个人生》(专著)、《人与永恒》(专著)、《博士论丛》(合编)、《胡塞尔的意义理论》(论文),译有《尼采美学文选》……。
周国平简历: 1945年 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 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 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 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 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 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今 周国平著译年表 1986年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版1992) 译:《论辨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台湾版1992)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版1993) 1995年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周国平简介和精彩语录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周国平精彩语录:
*在现实中,爱往往扮演受难者的角色,因为受难而备受赞美
*无止境的浪漫会产生另一种审美疲劳,频繁地换性伴侣也会丧失性经验的新鲜感
*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在我看来是无能的表现。有种的去找真男人真女人面对面过招
*关于好女人,我提过两个标准——灵性和弹性,现在仍觉得对。这主要是讲性格,如果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身体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个女人
*不论是谁,不论他(她)多么痴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爱长期没有回报,始终不被爱,他的爱是坚持不下去的
*对于人的情感,科学永远只能解释局部,不能解释全部
*在真实的爱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赖别人造成的
*恋爱是人生最美妙的时光之一,是神的赐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真正相爱,就应该争取一种比较稳定的结合这里是他的博客: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周国平简历: 1945年 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 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 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 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 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 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今 周国平著译年表 1986年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版1992) 译:《论辨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台湾版1992)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版1993) 1995年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周国平简介和精彩语录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周国平精彩语录:
*在现实中,爱往往扮演受难者的角色,因为受难而备受赞美
*无止境的浪漫会产生另一种审美疲劳,频繁地换性伴侣也会丧失性经验的新鲜感
*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在我看来是无能的表现。有种的去找真男人真女人面对面过招
*关于好女人,我提过两个标准——灵性和弹性,现在仍觉得对。这主要是讲性格,如果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身体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个女人
*不论是谁,不论他(她)多么痴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爱长期没有回报,始终不被爱,他的爱是坚持不下去的
*对于人的情感,科学永远只能解释局部,不能解释全部
*在真实的爱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赖别人造成的
*恋爱是人生最美妙的时光之一,是神的赐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真正相爱,就应该争取一种比较稳定的结合这里是他的博客: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董喜阳的文学对话
优质回答董喜阳:对青柳若干诗歌问题的回答
青 柳:
向我们讲述一下你的经历可以吗?
董喜阳:
经历是埋藏在心底最隐秘的负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1986年的夏日,我出生在吉林省九台市一个叫二道嘴子的小屯。记忆中6岁之前搬了五次家,与孟母三迁不同的是,要和妈妈、姐姐一起躲避一些不愿见到的人。我从小就对历史和背诵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全唐诗》、宋词、元曲是那个时的最爱。当很多孩子手捧小人书、看《雪山飞狐》、《西游记》,玩跳房子、摔泥巴的时候,我却只沉浸在古典文学和金庸、古龙、柳残阳、卧龙生的武侠小说之中,不知山中岁月。因母亲生在书香门第之家,于是在她的言传身教下我开始背诵《三字经》、《百家姓》,以及《千字文》。按照空间顺序,先后从九台到长春、四平、沈阳、深圳、广州、武汉。大学毕业后曾三下深圳,在那里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也同时接触到了更为后现代主义的诗歌文本与诗歌思想。从事过酒店管理、旅行社策划、记者、内刊编辑、诗歌刊物编辑等工作,一直到回归本省做报社记者、文化公司董事长助理一个朋友打理一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内心当中有着乡村的质朴与憨厚,有着跻身都市主流时尚人群的渴望与欲望,但我却又过早的看透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纸醉金迷的都市生活,进而选择在闹市中自僻宁静,逐渐走上一条贴近生活亮度的诗歌写作之路。
青 柳:
生活中,有没有一次直接或间接的事情让你意识到你该成为一位诗人、或者说你是怎样进入诗歌生活的?哪位作家影响了你的诗歌?
董喜阳:
我走上诗歌写作道路充满很大的偶然性。我的第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是父亲的同学,他觉得我遗传了父亲的文学基因,因此刻意栽培我。在他严厉的管教下,我对文学、历史学、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养成了随时做笔记的习惯。小学四年级参加全乡作文大赛获奖是我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但是记不清楚写什么了。能记起来的是初一那年,也就是1998年在《希望周报》上发表的文章,是文学泰斗冰心奶奶题的报头。当时我是庆阳中学小记者站的成员,独立策划、采访了一位勤劳致富的农村科技带头人。那时我只是喜欢散文和随笔,喜欢那种文体的空灵柔美,无拘无束与散漫自由(当时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我读到了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于是乎想做一个像他一样行走天下的吟游“诗人”,寻找自己的生命坐标。2002年前后,也就是网络诗歌的兴起是我诗歌写作潜伏期和启蒙期。真正的诗歌写作要追溯到2008年,在吉林师范大学念书期间,意外接触到四平市作协的诗人于耀江、孙学军、杨海军,以及长春的钟磊。他们诗歌文本的语言模式与抒情方式吸引了我,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把握与拿捏令人敬佩。也是在他们的带领与推荐下我踉跄的走上了诗坛。坦诚的讲,于耀江和钟磊对我的诗歌写作有着一定的影响,我喜欢他们的诗歌路子和思维方式,我在深圳工作期间,他们的电话问候与博客“长篇大论”的呵护留言深深地影响着我的诗歌写作。
青 柳:
我觉得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应该处于诗人的状态,但在生活的时候更应该是一个生活的人。你是怎么认为诗人的生活的,你是怎么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董喜阳:
我蛮同意你的观点。一个人不管在社会上处于什么地位,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首先不可否认他具有基本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一个优秀的诗人总是能把艺术完美的还原于生活,把诗人还原于原生态现场。作为诗人和现实自然人都要有“入世”与“出世”的准备与意识。诗歌写作就是从人性向智性,最后达到神性的精神过渡,在纯粹的诗歌写作中诗人应该是孤立无援的,是孤独的。就像三岛由纪夫在文章《金阁寺》中提到的:“不被人理解已经成为我惟一的自豪,所以我也不会产生要让自己被理解的表现的冲动……我的孤独愈发的膨胀,简直就像一头猪。”这段话很耐人寻味。我觉得艺术生活与现实生活必须得泾渭分明,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尽量达到和谐统一,尽管这样很难。我在现实生存中属于光合作用植物那一类,积极乐观、锐意进取,奉承“多劳多得、我的青春我做主的”人生信条,在写作中处于游离与孤独状态,冷漠自己的内心,才能获得短暂的安静。
青 柳:
一个诗人的写作应该和他的生命情怀有关,更脱离不了他的生活,他直接的生活场构成了他诗歌的精神诗学。构成你精神诗学的场是什么?你的家乡对你进入诗歌创作起过推动作用吗?
董喜阳:
我的精神旨归就是让文字替灵魂说话,但不霸占语言制空权。若提到构成我精神诗学的场域其实无外乎精神世界的思索领域和现实生存环境的宽度、厚度。涉及到对中外古今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关注,对现实当下生存图景的精神诉求与悲怜。日常经验性的阅读与咂摸式的思考构成了我诗歌写作的精神场,我的诗歌文本就是对这些生存元素的赞美与批判,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描摹与反思。
像其它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反照。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超以象外,得其圜中”,二者缺一不可,象司空图所见到的,我也一样。从九台到长春,从四平到深圳,这并不相关的四地构成了我现实生活的场,它们维系着我生存的平衡,同时也制约着精神层面的游离与偏颇。认识“家乡”是我诗歌写作提纯的过程,通过写作经历与阅读经验对诗歌美学的剪辑与润色,“场”让我成为传统新诗美学的信徒,同时给予了我对现代诗修习者的体悟。
青 柳:
都说文学被边缘化了,诗歌边缘化更为尖锐。在杂志社一篇呼喊改企的今天,你怎样看待诗人们的创作?你又是如何坚守自己的创作的?
董喜阳:
文学被边缘化似乎都是老生常谈,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在物质飞速发展,肉欲高度膨胀的当下,精神生活不但没有同步的提升,反而陷入时代的泥沼,形成一种对峙的僵局。当物质享受高度繁荣,精神生活就要步入荒漠似乎已经成为不相违背的命题。究其原因,还是经济的虚假繁荣导致人们精神价值观的扭曲与思维混乱。
杂志社从“吃红本”到“自力更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所在的报社也在转企中。诗人始终要靠文本说话,要坚持真的自我,要持守对真实生活的镜像表达。诗人内心的变革要比时代的变革更加迅猛与强烈,出名图利不应该是纯粹诗人的出路,安静的写作,才是出路。几年下来,我很少在报刊上抛头露面,一则可能是文本不够好,达不到发表的要求;二则基本不投稿,朋友约稿除外;三是坚持弄就弄出点动静的写作动机。除《诗刊》以外,《诗选刊》《诗林》《星星诗刊》《绿风》《诗潮》等刊基本走一圈,最后剩下的还是对自我不断的鞭策与警觉,发表不是目的,目的是折射出自我精神气质和对时态精神的回顾与指认。
青 柳:
任何一个作家的写作都是有根的,而根和他的地域性有关。你是如何理解地域性的?你的诗歌的根在哪里?
董喜阳:
我把根的写作理解成带有精神回归性的乡愁写作,而这一写作趋势在每个诗人的生活中与文本中都必不可少。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所在,我们在现实与文本中都倾注了真挚情感,似乎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地域性诗歌写作让你在没有出走的圈子内半径辐射的更长、更远,让本土诗歌的抒情达到对立统一。有些诗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地域范畴,但是心里的疆域却广阔疏远,精神游走甚至远远超过于脚踪探寻。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写作往往都是对地域历史性亏欠的偿还,地域性“根”的写作让你时刻自省、自查。
诗歌的寻根之旅是一种艰难困苦的跋涉过程,对于我们生存过的土地,我们的宏大叙述与微观抒情都是艰难的,地域文化认知的薄弱与地理坐标亲近后的远走、疏离与陌生,使得我们对于本土地域文化处于边缘地位,我们就像一个隔岸观火的孩子,对于家乡看似若即若离实则是痛苦的接近过程。乡愁是诗歌文本中不灭的精神火炬与精魂。就像是苏历铭的城子领、雷平阳笔下的云南昭通,江非的山东平墩湖、黑枣的东山村,是的,我们最早是通过阅读知道这些不起眼的地名的。王夫刚写五莲的《梯田》、熊焱写灯火中的《乡愁》,李小洛偏爱的《我的故乡》,还有那个江西的林莉,远离故土,把上海的朱家角小镇当作第一故乡一样爱着、喜欢着、写着。从这些深情的作品中我们读到了乡情、乡愁,还读出了一种品质:远离喧嚣与浮华的宁静。
我的诗歌之根和吉林本土地域诗歌紧密相连,东北大地文化的豪爽、旷达、自由与宽广铸就了地域文化的粗粒、大气与骨子里的真实气势。怎么样以一个文化人特有的精神姿态进入吉林省的文化精神谱系,在坦然的基础上自然而言的渗透与参与,是我努力与坚持的方向。
青 柳:
美国当代诗人沃伦称肉体的感觉是诗歌的意义,一首诗歌读罢,如果你不是直到脚趾都有感受的话,那不是一好诗。这当然夸大了诗歌的作用,那么你是如何界定一首好诗歌的?
董喜阳:
庞德说诗是生命意识的最高点,是的。一首好的诗歌不仅是指外在呈现出的情绪、直觉或是肉体阅读后的快感与精神愉悦,它更应该是抵达心灵深处的灵丹妙药,是指引你对宇宙苍生的深刻认识、对宏观事物的朴素认知,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融会贯通。一首好的诗歌文本起码具备以下几点:一是智性乃至神性的审视世界的眼光;二是明确而自觉的语言建设指向;三是对于诗歌元素的综合把握与处理能力;四是有没有简洁、洗练的诗歌境界的追求;五是要具有点化心灵、引渡众生的道德意识。纵观中外古今,涌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西方欧美的、南美洲的,中国新诗是一种模仿与力赶直追,但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惊醒的好诗。
青 柳:
似乎今天一片呼声,诗人应该有时代意识,更应该肩负时代的使命。你认为诗的使命是什么?它是思想性的呢还是艺术性的抑或是别的?
董喜阳:
歌德曾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一个诗人有一个诗人的时代。诗歌文本与诗人终归是时代的产物,它们出现和兴起、乃至燎原之势都符合物质决定意识与朴素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宇宙万物环环相扣、道法自然的精神归宗。一种艺术形式首先要具备的就应该是紧迫的时代感,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而诗人要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客观中肯的价值观和伟大的艺术操守。从某种意义上讲,诗人对于文化的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只是“喧宾夺主”,归根结底还是精神层面的影响深远。在诗人生命淬火的过程中,诗人要学会修行。要沉下来集中精力于自己内在生命的关注,打捞生命中情感的沉船,在修远诗歌的道路上,建筑自我的精神“庙宇”。
青 柳:
客观评价你的写作,你认为你写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吗?你如何看待发表,你诗歌的独立精神是什么?
董喜阳:
答案是肯定的,还没有。我的诗歌文本拥有年轻人的热情与敏锐,固执与坚持,也有着哲学家的豁达与大度,这当然是我创作的初衷。但是一首诗写出来之后需要的是时间长久的考量与推敲,需要研究与推理考证,这不代表我就写出了好的诗歌,只能说我的想法是好的。这也让我想起著名诗人奥登总结诗歌的时候说过:“如果一个诗人的创作都是满意的作品,那么最后他的诗集就会薄的令人沮丧。”时间是最好的精神巫师,也许若干年后会有自己和读者都满意的诗歌作品问出。
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的确影响过我,但如今好像无关紧要。我觉得发表不是坏事,它是对你自我精神劳作的肯定与认同,但发表不是目的,它是一次诗歌走上祭坛检验真伪的过程。真伪与优秀与否不发生直接关联,就像动机与结果一样,发表只是创作经历的部分,或许是时光淹没的部分,或许是你浮出水面的高潮部分。
我的诗歌精神是:诗歌创作是你精神语境中富于尊严感与挑战性的生存模式,诗歌是生活的关照和呈现,应该把诗歌还原于生活,在快乐的生活中扩展诗歌的精神维度。
青 柳:
在我的阅读视野内,我感觉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辉煌期后,90年代至我们这个世纪的前几年,从各类刊物刊载出来的诗歌或者各个年选来看,虽然创作群体庞大,但创作出来的诗歌整体不是令人满意,而从这两年开始有回升的趋势,仿佛诗歌的春天到了。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这个问题?
董喜阳:
我们年岁相仿,诗歌经历大致相同。我是2008年才真正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之前只是单纯的关注烦扰复杂的现代诗坛。对于新世纪的诗歌生态谈不到满意,在诗歌多元化与边缘化的今天,生活元素信手拈来都被诗人入诗。有人说诗歌与现实生活和公共生活是相互打开的,所以很多诗人任意的嫁接与混搭,肆意的跨界与流窜,诗坛的活跃程度以及文本“出产量”令人咋舌。诗歌外部环境的改善与诗歌本体品质的改善没有同步,这种游戏化、时尚化的“运动情结”还没有完全消解,随之而来的诗歌变革不彻底,残留居多。诗人不应该是考学专家,也不应该是新闻工作者,诗歌不以新旧来评定优劣,创作的心理机制尤为重要。限制抒情导致垃圾叙事,令人担忧。诗歌闹剧与充满噱头的诗歌现象令人对现代诗歌生态生厌也实属正常。
创作基数大、作品质量差、人员繁冗更令人纠结。虽然诗坛人声鼎沸、热闹喧腾,但优秀的诗歌文本却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我们辜负了缪斯的厚爱,亵渎了读者的精神渴望。我不提倡诗歌的春天,当然诗歌也不会灭亡。它是生活的一道菜,没它不好玩。全是它,玩不起也HOLD不住。诗坛应该少些浮夸的“行为主义”和“私有化独立写作”,它在腐蚀健康的诗歌精神,导致诗人作为诗歌主体的自我放逐。
青 柳:
我感觉对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推荐你读过的对你曾经有过重要影响的书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下你读书的经历?
董喜阳:
经验性与旨归性的阅读令人愉快。从小我只是喜欢武侠小说、人物传记和《圣经》。因为我们家是教堂,父母是基督教的全职侍奉者,整个家族都是虔诚的朝圣者。从小家里书架上摆放的全部是爸爸各种版本的《圣经》和分门别类研习讲道的书籍,这些书我是闲聊无事夏日拿来避暑用,后来迷恋并走上了信仰之路。在高中通读过余秋雨、余杰和林清玄的书,钟爱台湾董桥的散文和林语堂的幽默小文、鲁迅的杂文、徐志摩的诗歌。台湾的洛夫、余光中、痖弦、纪弦、郑愁予、席慕容的诗我都喜欢读与收藏。后来大学接触到的书有让·博德里亚的《象征交换与死亡》、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宗白华《美学散步》、李泽厚《美的历程》、摩尔《伦理学原理》、尼采《悲剧的诞生》、阿多诺《多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高行健的《戏剧集》、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佛洛伊德《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苏格拉底《谈话录》、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美学》等。
国内的大致有《诗品》、《太平广记》、《全唐诗》、《随园诗话》、《围炉诗话》、《沧浪诗话》、《宋诗抄》,以及钱钟书的《宋诗选注》等。诗集读过的也很多,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卡尔菲斯、奥登、艾略特、里尔克、博尔赫斯、蒙塔斯、塞弗里斯、埃利蒂斯、,米沃什、布罗茨基、帕斯捷尔纳克,还有俄罗斯的阿赫马托娃、茨维塔耶娃、英娜·丽斯年斯卡娅等。
青 柳:
你认为你的写作是自由的吗?
董喜阳:
应该说我的写作是自由的。写作题材与写作时间自己确定、写作喜好与写作情趣自己确定,不为名利与生存而写作,不为功力主义与奴性写作而创作文本,单就这点来说是自由的。写作要致力于心灵疆域的自由与宽广,而并非现实世界生存空间的蹩促与逼仄。我喜欢英娜·丽斯年斯卡娅的一句诗:“我要看得比你辽阔”,只有占领精神高地,才能做到肉体的舒展自由。一个人愿意等待,那个人才愿意出现。我喜欢这么说,写诗也一样。
青 柳:
一天之中你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是写作吗?
董喜阳:
坦诚点来说不是,写诗只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不是天天都写。阅读与对话、学习与交流也是写作的一部分。每天为生存而奔波劳碌,在报社工作要随时采访、跑外,要写稿,浏览国内外重大新闻,每天坐在办公室看报纸,管理两个文化公司,要随时想着好的策划文案和公司的合理化运转。回家要做饭,看电视和安静的阅读。凡是和生存有关的吸烟、喝酒、打牌与去厕所都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写作是一直坚持的方向和目标,这些年从来没有间断,写诗、散文、诗学随笔和诗评、影评,很多是自娱自乐的“抽屉文学”。
青 柳:
你有没有写诗的计划?你的写作,是随时随地的吗?
董喜阳:
就目前的创作态势与独立写作的姿态来讲,有一些不成文的写作计划。比如说在今年打算出一本诗歌集、散文集的资料基本准备就绪,还有一本评论集和一本随笔集,想要一个“驷马奔腾”的局面。再比如说三十岁之前要写多少文字,都在哪里发表,未来写作坚持什么方向等,在心里还是有一杆属于自己的秤在衡量。要开自己的花,结属于自己的果并不容易,有计划才能事半功倍。不过都是自我的想法,没有和实践对接,也没有和外界合理的碰撞。
写作不是随便的,我觉得写作是需要高度尊重的,是一件特别严肃的事情。灵感的突发和灵光的凸显可能是随时随地的,但是建设性的和建树性的写作一定是一个严谨的过程。
青 柳:
老庞德说艺术家必须一直改变。那么你改变过自己吗?
董喜阳:
哲学上说,思想要时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因此说,变化是必然趋势。改变固然重要,但是朝着什么方向改变才是重中之重。艺术之路前进苦难,想要超越自己不仅是才思与顿悟的果效,更是机遇与执着的产物。卡瓦菲斯和很多大师一样,青年时代的写作只是准备而已,他在中年后真正找到自己的声音。这说明他的坚持改变了他自己,他也一直走在改变的路上。像台湾的洛夫,八十几岁了还一直求新求变,从《石室之死亡》到《漂木》,从四五十年代欧美诗学风潮泛滥,他们的模仿、嫁接与全盘植入,到后来的摸索探究、自主创新与艺术升华,都是变化的过程。余光中对待西方诗学有着“全盘否定”的过去,而后来也改变成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了,只有忽略与淡忘自己才能改变的更好。
我喜欢改变,也一直在改变。工作变动、家庭变动,其实诗艺也在变动。从学生时代的青春期写作到浪漫主义抒情诗到步入社会现实后的现代主义叙述诗,再到现在的后现代主义“口语诗”(不是口水诗,是一种更带有“后”意识的新诗写作),从诗歌文本意象塑造、结构、语言驾驭能力、建筑美、音乐美、思想性的过渡与转变都是不断提升自我的过滤过程。
青 柳:
你如何看待中国当代文坛?
董喜阳:
个问题真想“略过”。当代文坛像一个深渊、泥沼,更是樊笼。每个从事文化写作的人都叫嚷着寻找世外桃源,脱离体制,实则都深陷其中而不自觉。有那么一些文人们在文坛中和稀泥,为了受人关注而扮演跳梁小丑,弄出各种“问题”,抖落各种事件,使出骚乱、搅拌,各占山头、拉帮结伙只能事,把文坛弄的乌烟瘴气。却高调的喊着“清者自清”,总为自己怨打不平。他们是太了解中国人的心里,你们喜欢看热闹,那我就制造热闹,围他们的大观,如街头卖艺的喊着:“看寥寥数人咋把中国偌大文坛搅得天翻地覆”,服了!
诗人大多敏锐而忧伤,喜欢在圈子主义里来回逡巡、彷徨无助。在中国当下文坛,诗人的生命背景与生命角色往往不掌控在自己手里。脱离体制内的自由写作会让你失去话语权,游离体制外散在的写作会令你沉寂到无影无踪。政治立场下的文化参与份额是孤立无援的,行政手段说是阉割几个文化离经叛道者简直如同碾死蚂蚁般轻松。文人相轻、尔虞我诈,挣不到名利,只是在那点虚伪的尊严面前自甘下贱。国内文学大奖年年丑态百出、高层知识分子打仗事件有增无减、层出不穷,后面的跟屁虫更如苍蝇“嗡嗡”直叫,他们能脱离肮脏的厕所之地自然会拼命的维护既得利益,即使看看热闹也是好的,什么玩意!
文化遮蔽现象严重影响文学优秀作品的良性循环,过早堪破一切的文人都选择明哲保身,远离聒噪与喧嚷的名利场,江湖之外再无宁静,真希望中国文坛不是第二个楼兰古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街头采访德甲〕街头采访尼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831106.html